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实践体验环节案例优化三

课堂实践体验环节案例优化三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说模块的一些遗憾之处,便是在课堂活动环节对于学生的全体关注度可以更加全面。2.学生感想朱星月老师给了我们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并让我们依据音乐进行一段表演创作。当朱老师播放出第一段音乐时,这些顾虑全在脑海中消散了。

课堂实践体验环节案例优化三

案例名称:公益音乐广告

设计教师:朱星月

来源模块:电子音乐

(一)设计目的

准确把握音乐中的情感内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默剧的形式进行表现。熟练运用拍摄工具和分镜头图表,选择合理音乐,掌握影视镜头语言、影视拍摄技法、影视剪辑手法、影视特效制作方式,小组制作出完整的公益音乐小品。在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编创与评价能力。

环节过程描述: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1分钟左右的公益广告剧本。

学习分镜头写作手法,对剧本进行细化。

学习微电影拍摄手法,并进行完善。

采用两种以上的拍摄手法进行拍摄。

采用至少3个以上的镜头剪辑。

为广告选择合理的音乐进行编配,选取音乐作品需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

作品展示,小组互评。

(二)效果与反思

1.教师反思(www.xing528.com)

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电子音乐这一基本立足点,把握了四环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实现对于电子音乐的全方位剖析,并在活动中初步达到以美育人、以德育人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欣喜之处在于,发现学生比自己想象的接受更多,反馈更多。比如讨论实践环节,学生在对《海上钢琴师》谱面的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把握出音程关系的变化与男主人公情感发展之间的契合关系,并以此展开创作,达到了较好的情感外化体验效果。

若说模块的一些遗憾之处,便是在课堂活动环节对于学生的全体关注度可以更加全面。今后设置展示的途径可以更加多样,评价体系也可以更加完善,让所有有想法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关注,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2.学生感想

朱星月老师给了我们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并让我们依据音乐进行一段表演创作。一开始在还未听到音乐时,心里充斥着一种紧张又无措的感觉,对音乐十分好奇却又不知该演绎出什么精彩的剧情。当朱老师播放出第一段音乐时,这些顾虑全在脑海中消散了。当时,我只觉得在这样平稳的旋律中,有一丝揪心与悸动。后来,朱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这段音乐的旋律和声后,我才发现,这种不安是由开头的那个二度音程构成的。四个极其简单的音符,叠置二度音程,却有了这样敲击人心的效果。

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幕幕都市中人来人往、人流穿梭急促交汇的场景。我的眼前出现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她们因为一场意外车祸阴阳两隔,却无法停止对彼此的思念,随着音乐的高潮段落到来与之后节奏逐渐缓慢,乐器也逐渐减少。最后,她们在拥挤的人潮中与彼此相会,却不得不随着音乐停止而迎来永别。

根据这个构思,我们创作了分镜头,并设计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排练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将故事与音乐的发展结合,如何在没有剪辑的情况下表现出场景的切换和时间的流逝。最终,我们利用社会实验室的天然优势,快速换装,实现了场景的转换,并以主要人物的浓烈情感与熙攘人群的冷漠对比,将这种悲伤的情绪渲染。

在这次的音画制作中,我理解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动人的关键——情感的丰富性与普适性,同样也启迪了我未来的表演道路。[3]

【注释】

[1]高三 戚一鸣

[2]高二(3)班 顾怡汵

[3]高三(5)班 王佳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