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著名普洱茶区及其茶叶分布

云南著名普洱茶区及其茶叶分布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16个州(市),有15个有茶,129个县(市、区)中有120个产茶,93%的地区为茶区。其中,以澜沧江流域地域最广、面积最大、产量最大,其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60%以上,著名普洱茶区几乎全都在此区域;而且这区域到处都是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云南大叶种几乎也在这一区域。普洱茶区占地面积较大,茶区内又具体划分为八个小茶区,分别是镇沅千家寨、澜沧景迈、邦崴、景谷、景东、孟连、宁洱等茶区,这些茶区主要生产普洱茶。

云南著名普洱茶区及其茶叶分布

云南16个州(市),有15个有茶(除迪庆州外),129个县(市、区)中有120个产茶,93%的地区为茶区。

其中,以澜沧江流域地域最广、面积最大、产量最大,其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60%以上,著名普洱茶区(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几乎全都在此区域;而且这区域到处都是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种C.sinensis var assamica)几乎也在这一区域。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优越,如古时的六大茶山,攸乐山、南糯山、布朗山、大渡岗、邦马山、勐库、临沧、凤庆、云县、南涧、大理、云龙、保山、施甸、龙陵、昌宁、腾冲、潞西、盈江、思茅、景谷、景东、镇沅、普洱、澜沧、江城、元阳、安宁等山区茶园平均海拔高度世界茶区所罕见。

1.普洱茶区概述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毗邻西双版纳,在北回归线上。普洱市居住着多个民族居民,包括汉族傣族佤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苗族瑶族等。

普洱茶区占地面积较大,茶区内又具体划分为八个小茶区,分别是镇沅千家寨、澜沧景迈、邦崴、景谷、景东、孟连、宁洱等茶区,这些茶区主要生产普洱茶。普洱市各地年均气温15~20.2℃,1月为一年之中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10.3~13.2℃,5月、6月为一年之中最热的两个月份,平均气温17.9~24.6℃,气温年较差7.9~12.3℃,年无霜期超过315天。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多雨地区年降雨量将达到1300~1600毫米,旱季在11月到次年4月,旱季降水量未达到全年降雨量的15%,雨季降雨量超过全年降雨量的85%,全市全年超过150天是降雨天气,年相对湿度达到76%~85%。年日照时数达到1873.9~2206.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处于43%~50%。普洱一年四季气候适宜,冬季温度并不是特别低,夏季温度并不是特别高,立体气候在普洱十分明显,正是这种气候条件促进了茶树的生长。

普洱茶区的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多个古茶园依然得到良好的保护,例如困鹿山古茶园、景迈山古茶园等。普洱在云南省各个市中土地总面积最大,达到6652万亩。普洱市海拔低于1400米的热区面积为3480万亩,超过全市土地面积的50%,达到全省热区面积的28.6%。普洱茶区大多数位于海拔1200~1800米,年均气温为17.8℃,年有效积温4500~7000℃,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雨季同时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砖红壤pH值为4~6,十分利于茶树的生长,一年四季茶树的品质没有较大差别,I类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最适合茶树生长。与此同时,普洱茶园以山区、半山区为主要分布区域,此区域内没有污染源,受到茶农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种植习惯的影响,加之有利的地理条件,茶叶农药残留量全部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为开发推广无公害茶、有机茶奠定了基础。

普洱市将普洱作为市名,也是希望以此来推广普洱茶,宣传普洱茶,提高普洱茶产销量,力求将普洱市打造成享誉中外的普洱茶品牌。

截至2018年末,普洱市参与茶叶生产的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农户、100多万农业人口,全市茶园面积共计160万亩,包括35万亩乔木型古茶园;采用现代栽培技术栽种的茶园面积达到130万亩,茶叶总产量超过12万吨,在云南省各市中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均位列第二名。近年来,普洱市茶叶生产速度进一步加快,生产的高产优质无性系良种茶数量占比增加,茶叶产量、质量增长趋势明显。

2.西双版纳茶区概述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州,与老挝、缅甸接壤,距离泰国、越南较近,西双版纳土地面积共计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达966.3千米。西双版纳辖区内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占地6959平方千米。而其中超过95%的土地为山区,约6662平方千米;坝区面积占5%,约341.1平方千米。

西双版纳茶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21℃,这里从未有冰雪天气。西双版纳地区全年仅有两季,分别是旱季和雨季,旱季由11月开始,至第二年4月结束;雨季为5~10月。最冷的月份是1月,月均温16℃;最热的月份是6月,月均温28℃。中海拔地区全年320天为无霜期,低海拔地区全年无霜。年日照时数大约在1800~2200小时。西双版纳茶区茶园位于海拔800~1800米地区,年相对湿度超过82%,以山地为主,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土壤主要是赤红壤、砖红壤,土层较深,具有较高的自然肥力。生态植被主要是橡胶林以及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超过50%。这种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www.xing528.com)

西双版纳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西双版纳茶区有12万亩古茶树、古茶园,据统计,共有82234亩超过百年的古茶园,勐海县和勐腊县分别有46216亩、27793亩;这些古茶树、古茶园至今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这种稀有性和垄断性十分明显,丰富了茶叶历史研究的资源,同时为高档普洱茶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该研究所依托勐海县内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茶树育种工作,已经繁育出多个云南大叶茶种无性系良种,具体包括云抗10号、云抗14号、矮丰、长叶白毫、云抗27号、云选9号等。

西双版纳的茶叶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种茶以及多民族文化交流自古以来在西双版纳地区盛行,围绕茶叶产业形成了独特、丰富的茶文化,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普洱茶文化,古六大茶山均位于西双版纳地区,分别是攸乐茶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曼撒(易武)茶山,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西双版纳发展茶叶产业带来优势,西双版纳地区涉茶人口逐步增多,这也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临沧茶区概述

临沧位于澜沧江、怒江中下游,年均温达到17.5℃,年降雨量平均1400毫米,位于北回归线上,该茶区气候温润,日照丰富,纬度低、海拔高,由澜沧江和怒江为其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土壤为红壤土,pH值酸性明显,适合茶树生长。与此同时,高海拔的地理条件延长了茶叶的生长周期,在高海拔地区茶叶的品质将更胜一筹。临沧茶区的茶园大多位于澜沧江两岸,这里高山密林,空气湿润,无污染,土层、落叶层深厚,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适合茶叶生长,有利于产出高质量的无公害茶。该茶区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越。1982年,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认为应在临沧建立茶园,并将临沧茶园品牌推广至全世界。

临沧的产茶量在云南位居第一,是勐库大叶种茶原产地,主要生产普洱茶原料,被称为“滇红之乡”。临沧茶园位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上,现有茶园143.5万亩,茶叶总产量高达12.5万吨,其中包括40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65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其中包括9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35万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以及3.5万亩有机茶园。临沧市人口共计230万人,农业人口190万人,其中包括160万人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

4.保山茶区概述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北高南低的地势特地,怒江和澜沧江贯穿保山,保山茶区对比其他茶区雨量最少、气温最低、平均海拔最高、纬度最高。辖区内包括昌宁、腾冲、龙陵、施甸,茶叶生产范围较广。

保山茶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茶树品种多样,主要生产云南“滇红”、普洱茶,1986年、1987年两年,辖区内昌宁、腾冲、龙陵被国家评为首批优质茶基地县以及国家出口红茶商品基地县。目前,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共计10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共计15万亩。

截至2018年12月,保山茶区茶叶种植面积68.3万亩,产量达到5.1万吨。全市总人口共计240万人,其中四分之一为涉茶人员,茶农共计45万人。茶产业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5.4%,作为保山市的支柱型产业,位列云南省第四。

云南省除了以上所罗列的茶区之外,还有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大理州、德宏州也产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