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夜大餐微课制作:年轻学生亲身体验项目式学习

年夜大餐微课制作:年轻学生亲身体验项目式学习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主题为“欢乐庆牛年”,学生以“年夜大餐”微课作品展示成果。10日晚,我们进行年夜大餐制作前的最后一次交流,询问学生是否有新想法,向学生提出拍照、录视频、制作菜肴等细节方面的建议。我们班的张鑫瑜同学详细记录了自己制作年夜大餐及微课的过程:千篇一律的假期生活总会让人感到乏味,除了写作业和读书之外无事可做,直到老师宣布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年夜大餐”,我的生活又充满了色彩。

年夜大餐微课制作:年轻学生亲身体验项目式学习

2021年1月,我参加了上海互加教育《对话生活》“PBL项目式学习”共创课程学习。2月初,与福建省漳州市陈秀玉老师、吉林省西阳镇赵亚男老师、河南省项城市张娜娜老师、湖南省长沙雅礼雨花中学熊慧琴老师组织开展跨省、跨校、跨年级、跨学科的公益微课共创活动,我们带各自的学生与真实的生活做了一次连接。活动主题为“欢乐庆牛年”,学生以“年夜大餐”微课作品展示成果。

我于2月5日晚招募学生,招募过程很纠结,大家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十分陌生,部分学生听说做微课,感觉太难,便“知难而退”了,最终有31人报名。

2月6日,我指导学生制作电子版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第一个脚手架。学生很感兴趣,上学期班里没有一名学生会画思维导图,即使小组合作也没有产生理想的创作,他们想洗刷前耻,因此学得很认真。学生把设计好的图传到群里,我逐一点评后,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己的设计进行交流,刺激思维,以便产生新创意。

学生通过钉钉群开展第一次交流共创后,着手改进先前设计的导图,这个步骤完成后,我和学生准备进行第二次交流。因为有一个小组没有及时反馈信息,我及时连线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

8日,完成思维导图终结版设计,设计过程融入数学、语文、生物学等学科元素。10日晚,我们进行年夜大餐制作前的最后一次交流,询问学生是否有新想法,向学生提出拍照、录视频、制作菜肴等细节方面的建议。关于用英语制作微课,学生感到难度较大,害怕做不好,我没做过多要求,如果门槛太高,学生感到心理压力大,就失去活动的意义了。

从12日晚至14日早晨,班里共有14名学生上传作品。14日中午,我通过钉钉群再次连线学生,召开阶段总结会,上交作品的学生分享制作年夜饭和微课的过程。有学生说制作水果拼盘时,为了美观,浪费了不少水果,有点心疼;有学生说自制蓝莓果酱的过程太有意思了;有学生说懂得了根据光线和背景选取角度拍照;有学生说自己的作品改了四五遍后才提交;有学生说在作品中加入的特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学生说弄不明白的时候向同学求助,感到很温暖……没有勇气制作的学生听了大家的发言受到触动,会议结束后,积极行动,截至14日当晚,我们班的UMU展示平台已上传27部作品,其中有3部英文微课,每部作品都得到老师们的评语和鼓励,并且打上相应分数。

我通过“问卷星”设计了调查问卷,第一题:看到“年夜大餐”设计制作通知,你的心情怎样?A、高兴;B、紧张;C、好奇;D、没有感觉,这道题32人进行有效填写,选择C项26人,占总人数的81.25%,根据统计数字,足以看出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生以前没听说过项目式学习,不会制作思维导图,更不必说制作微课了,平时拍照技术不佳,不注意光影变换和周围环境的配合。这次极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一次又一次交流共创中完成,学生的摄影水平得到提高,思维导图中不仅加入了自己的构思,还加入集体交流后产生的新创意,创作出十分精美实用的电子版思维导图。制作微课时,学生互相探讨,实在弄不明白的请教老师。

历时半个月的共创活动结束,一路走来,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经历了由好奇到行动、由独立思考到走向合作、由剪映制作零技术到微课产品发布的过程,集体从盲区一步一步走向光明,实践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获得了极大的自信,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我们班的张鑫瑜同学详细记录了自己制作年夜大餐及微课的过程:

千篇一律的假期生活总会让人感到乏味,除了写作业和读书之外无事可做,直到老师宣布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年夜大餐”,我的生活又充满了色彩。(www.xing528.com)

设计完年夜饭思维导图后,我兴致勃勃地拉着妈妈去买菜。我有好一阵子没和家人一起逛超市了,此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超市里人头攒动,年的气息越来越浓重,眼前的色彩明亮起来,超市里大多数人衣着鲜艳,摊位前的人们和营业员笑呵呵地沟通,每个角落都充满年味。按照思维导图,我迅速挑好了年夜饭需要的食材,拎着满满的“战利品”回了家。

第二天是除夕,远方的天空尚存一抹斜阳时,我在厨房淡薄的光线下开始准备处理食材。没有经过劳动训练的我笨手笨脚,洗菜的水盆被我弄翻,水流了一地,光是洗菜就用了很长的时间。抬头见夕阳的光线如同被风吹散一般迅速消失,心中自叹起做饭的不易。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春晚马上要开始了,我却一个菜都没有做出来,心急如焚。妈妈看到我焦急的样子,赶紧过来帮忙。

我首先要做的菜是红烧鸡块。妈妈耐心地告诉我鸡块要下水煮多长时间,需要加多少酱油和白糖,我边做边拍照片,寻找做微课的素材,虽然过程紧张了点,却忙得不亦乐乎。等鸡肉焖了几分钟后,打开锅盖,肉香扑鼻而来。接下来要做的是蒜薹炒肉,这道菜对我来说就简单多了,只需要把肉先炒熟,再加入蒜薹和适量的盐、酱油、花椒翻炒。当我把带着温度飘着香气的菜端上桌,家人一眨眼的工夫就把鸡块吃完了,得到的好评如潮,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姑娘做菜手法越来越熟练了,嗯,真好吃啊!”妈妈在我旁边笑着说,我的心情如百花开放一般美丽。年夜饭吃完,第二天,我把录好的视频素材进行分类筛选整理。我用3天时间制作微课,第一天以思路设计为主;第二天写好英语配音的脚本;第三天制作,有条不紊,不慌不乱。到最后配音这一步,我却犯了难,字幕不知道该怎么添加,只好去求助同学,同学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一步一步地教我,还用手机记录了整个流程,一股暖意像春水流进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与温暖。

上传完微课视频已是15日晚,第二天早上醒来,翻开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我的作品得到98分,被选为本次共创活动的优秀作品。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看了好长时间,下午老师发信息祝贺,并向我要了住址和电话,说“互加计划”负责人会把奖励寄给我。

开展这些活动,老师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陪我们一路前行,如果没有她,我们可能不会知道什么叫作项目式学习,怎样制作微课,更不会有这次真实而有意义的体验。老师却一再强调这不是她的功劳,而是因为大家能用心学、用心做,才有这么大的收获。

这次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很多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比如做微课、用英语配音、自己设计并亲手制作年夜饭。这个过程足以令成长变得意义非凡,我领悟到无论什么事,决定做就要马上开始,一旦开始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初中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劳动等。这次年夜大餐设计制作过程,学生深刻体会到烹饪的乐趣,学会精心采购,学会用思维导图设计菜品,学会雕花,学会制作微课等多项生活技能,对生活的热爱也随之增加。当教育回归到实践,陶行知所主张的烹饪、缝纫、养蚕、电器维修、农作物种植、小制作、小发明等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随时开动脑筋和动手操作的时候,成长与生活才算紧密地联系起来。唯有创造力不断被激发,生命活力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唤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