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项目式学习实施步骤

学生项目式学习实施步骤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导学生自由组建小队,进行任务分工,并根据学校提供的“菜单”(见表2)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制订项目式社会实践活动探究任务书。实践体验,“支架”辅助。学生赴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进行实地探访。此外,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也可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多维互动的探究与交流,适时地给予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学生项目式学习实施步骤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结论,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亲身实践、合作完成任务,实现真正的探究。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探究流程

1.准备阶段

由教师实地踩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活动的组织铺垫;挖掘各科教材中与苏州河相应的知识点,制订《“苏州河寻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一栏表》(见文后附件);联系上海梦清园林管理有限公司,预约团队参观时间等事宜。

2.实施阶段

(1)设计驱动问题,形成驱动任务。项目选题确定后,重点是设计任务,其核心是学生在项目发动的初始事件后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有关“苏州河”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个驱动性问题。教师通过这一任务(问题),让学生明确清晰的目标,并感受到挑战。学生通过信息收集、知识传授以及基础型课程学科知识点渗透等,初步了解苏州河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教师将学习内容结构化处理,并力求以适合小学生的问题形式呈现:

●苏州河在哪里?

●为什么要治理苏州河?

●苏州河治理成效如何?

●治理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遇到的困难是否能顺利解决?

●市民对苏州河治理的态度如何?

●苏州河治理后,它会变得怎样?它的未来如何?(www.xing528.com)

……

学科课程标准的整合和相关联内容的重组,是提出驱动性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案例便是如此。结合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特点,具体形成一个驱动性任务:以你喜欢的方式讲述苏州河的故事。这一项目成果,便是将驱动性问题转化为若干具体的实践内容,并据此拟定出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的“游戏规则”:去梦清园、苏州河的路线,和苏州河有关的历史信息,梦清园、苏州河附近有意思的地点,游览完梦清园后最大的收获,你观察到的苏州河变化,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最终成果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

(2)组建小队,明确任务。指导学生自由组建小队,进行任务分工,并根据学校提供的“菜单”(见表2)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制订项目式社会实践活动探究任务书。

表2 “走进梦清园,亲近母亲河”项目式社会实践活动各小队探究任务菜单

在开展这样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以探究学科为引领,形成协同教学的教师团队;进而带动学生形成3~4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构成小组的成员尽量对学习或研究各有喜好,不同兴趣特长、不同个性特点的异质组合在学习中有助于相互补充和配合。接着各小组明确项目任务,思考如何应对项目的驱动性问题,以及建立合作规则,拟订计划。项目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持续推进,每周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是在教室里,也可以采用校内或校外实践等不同形式。

(3)实践体验,“支架”辅助。学生赴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进行实地探访。以小队为单位结合探究任务书,立足园区资源,展开探究性学习。

虽然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但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非常忙碌的:每个教学单元,先由教师介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些学科基本知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及对学生学习的观察,预测到学生的困难点在哪儿,并就关键的环节给学生搭建“支架”,即以某一个主题的“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指导;根据不同的内容,监督小组的进度,在不同小组中穿梭,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还要组织有效的小组间交流,分析在先前研究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推荐好的方式;同时在合作方面,教师也需要就如何利用时间、分配任务、团结合作等作指导;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师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比如第一小组邀请家长帮忙录制故事音频,第二小组向信息老师请教PPT制作,第三小组专门拜访学校戏剧社教师,了解如何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演讲能力等。

(4)信息整理、成果展示。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实地探访的基础上,各小队结合在梦清园的所探所想处理信息,整理并形成各小队项目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学生为了讲好这个“苏州河的故事”,邀请家长、同龄人、小区邻居等参与成果的展示,故事结合了音频、视频、PPT展示、绘画、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展示中回答问题,并反思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项目的,下一步要怎么做、他们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否为自己感到骄傲等。四年级组“走进梦清园,亲近母亲河”成果交流会上,有一组讲述的是“未来苏州河的景观”,他们在用图片、文字展示苏州河的过去的同时,使用3D打印技术,呈现了想象中未来苏州河部分景观的模样……学生对“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有了更真切、快乐的理解。

3.成果小结

我们通过“走进梦清园,亲近母亲河”活动的实践,初步整理了项目式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实施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要方式,以让学生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学生个性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施的主要程序是:紧扣主题进行知识储备—动手动脑组织实践活动—鼓励运用促进发展。

这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相关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并以合作学习、主题探究、信息收集处理等形式,在学生实践、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较为专业、抽象或是历史年代较为久远的知识或概念,教师可以采用教授型的方式展开,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选择学习方式,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此外,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也可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多维互动的探究与交流,适时地给予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