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城县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盐都区图书馆探索总结

盐城县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盐都区图书馆探索总结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抢救和保护处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从而调动了全社会参与“非遗”普查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区政府的通知要求,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全区共收集“非遗”线索1462条,调查项目205个,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

盐城县域民俗文化建设研究:盐都区图书馆探索总结

盐都区在省、市“非遗”办精心指导和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性、本真性”的指导原则,联系盐都区实际,确定前期宣传发动、线索摸排、全面普查、精心制作四个工作阶段,组织全区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2009年5月底,顺利完成了普查任务。

1.宣传发动

为了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支持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自2006年5月起,先后在《盐都报道》、盐都电视台开辟专栏,加强对各类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2003年11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形成,后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并利用橱窗、横幅、印发宣传手册、举办专题展览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宣传“非遗”普查的范围、方法和步骤等。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能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滋润人们心灵、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抢救和保护处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从而调动了全社会参与“非遗”普查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了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圆满完成普查任务,2005年9月,盐都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对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区政府将普查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予以安排,同时抽调文化、财政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人员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精心策划、科学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根据区政府的通知要求,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培训,宣传发动,排查、收集、整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第二阶段为实地走访、调查;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编、数据库的建立和公布普查结果;第四阶段为规范完善档案材料。

2.线索摸排

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资料汇编工作,我们抽调局社文科、区文化馆骨干力量参加全省、全市组织的“非遗”培训,并成立“非遗”普查工作小组,举办各镇文化站长及普查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同时针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题讲解、培训、指导。区普查工作专家委员会一行6人奔赴全区14个镇(街道)、2个区(新区、西区),历时20余天,一是帮助各地搭建普查班子,动员对当地情况熟悉的老教师、老干部、老工人、老农民、老民间工艺师参加“非遗”普查座谈会,排查线索,将当地最有特色的非遗项目一一列出,安排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同志负责资料的整理和编写。二是借此机会向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做好宣传,赢得他们对此项工作的关心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普查工作以大力支持,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小组接到群众主动报来的普查线索40余条。普查工作接近尾声时,龙冈镇劳动服务所一位同志主动给分管普查工作的区文广局分管局长打来电话,告知他的母亲今年81岁了,做得一手漂亮的虎鞋、虎帽、端午香囊,并询问是否在此次普查范围之内。得到线索以后,我们迅速落实有关人员登门了解相关情况,填写表格,并组织录音、录像。7月上旬,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学生一行10人来盐都区参加主题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火种”的社会实践,刘筱翠老人制作的虎鞋、虎帽、香囊参加了在市体育馆广场举行的“非遗”项目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欣赏、购买。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竞技项目“护卵”、民间舞蹈“跳判官”、消费习俗“金刚脐”制作技艺、生产商贸习俗“祭秧”等,都是基层群众主动提供的线索,有的填补了此次普查项目的空白。

3.全面普查(www.xing528.com)

为了彻底摸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我们动员了全区14个镇(街道)的近300名对地方情况熟悉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农民、老工人、老民间工艺师参与普查,14个小分队奔赴全区258个行政村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投入经费50多万,坚持做到“四不漏”:不漏种类、不漏线索、不漏艺人、不漏村组。此次普查共涉及17个门类,多达100余个种类,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具体做到“一查”:以各镇为单位,对本镇境内的乡土历史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大普查;“二清”:弄清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存在现状、传承情况;“三展示”:展示调研活动的重要过程,体现抢救历史文化资源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展示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原貌及抢救、保护和传承情形,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大调研活动的文化成果,对调研活动收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行全方位的陈列展示。

(1)基本摸清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全区共收集“非遗”线索1462条,调查项目205个,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一是种类、数量状况。调查项目涵盖17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64个,传统音乐40个,传统舞蹈11个,戏曲4个,曲艺2个,民间美术18个,传统手工技艺28个,生产商贸习俗1个,消费习俗10个,人生礼仪6个,岁时节令17个,民间信仰8个,民间知识6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个,传统医药3个,其他2个。由此可见,我区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岁时节令类资源较为丰富。二是资源分布状况。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尚庄镇29个,大纵湖镇10个,大冈镇10个,楼王镇10个、秦南镇9个、学富镇6个、郭猛镇6个等。从项目在全区分布的差异性来看,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门类的项目大同小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三是传承人状况。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老艺人,全区共走访了非遗传承人(老艺人)200多名,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其中对重要项目的传承人,不仅登记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了拍照存档。2008年,区政府公布周纪珍等23位艺人为第一批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建立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一是纸质档案。全区共编纂文字资料18册,近百万字,其中,编纂盐都区普查成果资料汇编本1册。二是电子档案。此次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对录入数据的电脑实行专人管理。三是照片档案。普查对205个项目进行数码照相,共拍摄照片1000余幅。四是音像档案。全区共完成调查项目录音26小时,录像58小时,音像资料50多盒。五是实物档案。共收集民间作品、实物近百件。

(3)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是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区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工作,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八桅立式大风车盐城老虎鞋、沈拱山的传说和一批传统曲艺作品等。二是结合普查,推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盐城老虎鞋、淮剧、沈拱山的传说、八桅立式大风车4个项目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义丰龙舞、龙冈柳编、张庄藕粉圆等7个项目列入盐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狮舞、三人花鼓、花担舞、剪纸等23个项目列入盐都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龙港的布纽扣、杨飞筷子书法等18个项目正申报盐都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坚持查用结合。对普查成果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展示。一是抓好重点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在完成盐城老虎鞋、八桅立式大风车、沈拱山的传说、淮剧等普查、申报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之前,我们重点抓好项目的整理上报,申报盐城市第一批“非遗”名录。通过深入民间走访及组织人员到基层挖掘、收集素材,指导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帮助完善资料、装订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基础台账资料。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会审,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完善、补充方案。全区共普查非遗项目200多个,其中列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7个,区级“非遗”保护项目23个。三是查用结合,发挥普查效用。近几年来,我区通过开展各项“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展示活动,让人们了解盐都历史,认知“非遗”的保护利用价值。先后组织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第三届南京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盐城市首届文化产业交易推介会及5·18盐城经贸洽谈会、中国·盐城汽车文化节开幕式、盐城水街开街仪式暨盐城海盐文化节开幕式、风韵之都盐都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民间艺术表演)等大中型文化活动,宣传、推介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大了盐都区“非遗”保护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组织全区民间艺人现场制作、展示绝活,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2009年6月13日,全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与江苏省文化馆联合在盐都区文化馆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艺术作品展)、农民歌会等活动,出版发行盐都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个性化邮票,从而使得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5)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队伍。这次普查涵盖盐都区境内所有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员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普查工作开展以前,大部分文化馆(站)的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许多老同志尽管多年前搞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及此前的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要求却不甚明了,对新加入的普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普查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标准细,许多项目的调查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所有资料都要使用电脑操作。因此,这次普查对新老普查员来说,从知识结构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涌现出了许多敬业奉献、令人尊敬的先进典型。几年来,我区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共组织和培养了180余名专业和业余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区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区、镇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以村(社区)文化员为基础,以社会协查员等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队伍。2009年6月中旬,区“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的普查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了一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精心制作

在普查小组中选调对普查情况熟悉、有较好文字功底的精干人员,对各镇上报的普查资料统一把关,专门负责资料的汇总、整理、分类、归档工作,负责起草《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2009年7月1日,省文化厅非遗处杨树发、李永二同志专程来盐都区检查、指导《非遗资料汇编》的相关工作,对《盐都区非遗普查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修改和完善的意见。至8月底,《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编辑出版的各项工作已经完成,并于9月中旬完成印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