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火药:世界征服的创新发明

第三节火药:世界征服的创新发明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火药的发明起源于中国,这几乎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火药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炼丹活动。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火药被发明出来就是被用作武器。北宋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详细记载了三个火药配方,是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最古老的火药配方。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黑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然而今天全世界使用的炸药都属于黄色炸药。

第三节火药:世界征服的创新发明

火药,这里指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配比组成的混合物。在这三种成分中,硝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扮演着氧化剂的角色,使火药能够自供氧气燃烧。黑火药的发明起源于中国,这几乎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火药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炼丹活动。

炼丹术在中国起源很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已经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三国时期之后,道教兴起,这些方士就加入道教,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尝试炼丹,于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着道教在中国越来越盛行,炼丹术也越来越发达,奠定了中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

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后,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将它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黄金、白银矿石,制造成易于吞食的丹丸,人吞食后,其中“不腐不坏”的特质被人体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无稽之谈,然而自秦汉隋唐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也都信以为真。在这种背景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它的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的毒性,使它成为可吞食的丹丸,这就成了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最后丹没炼成,却发明了火药

炼丹家最常用的一种药物是矿石中的硫黄,因为硫黄能改变其他矿石的形态。硝石的成分是硝酸钾,硝石也是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如果不小心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就会引发火焰,甚至爆炸。

虽然说中国炼丹术士可能很早就发现了“火药”引起的爆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发明了火药。在科技领域,我们要注意区分“发现”和“发明”。只有当人们有意识地利用它燃烧和爆炸的特性制成了“人工产品”,才算是真正发明了火药。

集大成的军事典范著作《武经总要》。宋仁宗时,命曾公亮、丁度等编撰《武经总要》,成书四十卷,分前、后两集,前集叙述北宋初期的军事制度,后集采录历代兵谋得失。图为《武经总要》中关于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枪南宋军队发明了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火药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步枪

火药被发明出来就是被用作武器。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火药武器出现的时间不晚于北宋初年(10世纪末)。当时制造火药主要是用来作为攻城的武器,这些火药武器需要借助弓弩、抛石机等发射出去。北宋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详细记载了三个火药配方,是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最古老的火药配方。

宋代战争频繁,宋人发明的火药武器很快传到了辽国,宋高宗下令禁止向辽国售卖硫黄、硝石等制造火药的原材料,然而这并不能阻止火药新技术向四方传播。

青铜火铳,制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1935年发现于河北房山(今属北京)云居寺。铳身刻有“至顺三年”铭文。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青铜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蒺藜陶弹内部可以装填火药,引爆后可以对敌人造成伤害

一窝蜂(模型):这是一种明代的筒形火箭架,乱箭齐发,宛如群蜂蜇人(www.xing528.com)

明代神火飞鸦(模型),长45.5厘米,宽57厘米,这是用竹篾扎成乌鸦形状的飞弹,其内部装满火药,由四支火药筒推进,可飞百余丈,落入敌营,鸦身火药燃烧,攻击敌方

1234年蒙古帝国灭掉金国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和火器全部带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第二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古军队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到伏尔加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俄罗斯境内。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和日耳曼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这种火箭被波兰人叫作“中国喷火龙”。

骁勇善射的蒙古士兵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关于火药的情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阿拉伯人称之为“中国雪”)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手持火器的蒙古大军在名将郭侃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的率领下进攻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2月15日,阿拔斯王朝的都城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被攻陷。蒙古人打败黑衣大食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了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长期驻扎在欧洲,也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蒙古军队攻城图

由于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欧洲人有了足够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希腊人马可在研究中国火器的基础上写了《焚敌火攻书》,记述了35个火攻方法。这本书在1804年由法国人杜泰尔译为法文,随后又被译为德文和英文。

意大利是较早获得中国火药知识的国家之一,欧洲人语言中的“火箭”一词就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语中。1379—1380年,意大利两大城邦国家威尼斯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垄断权发生战争,双方在这场战争中都使用了火器,这是欧洲人制造使用火器的最早记录。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黑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然而今天全世界使用的炸药都属于黄色炸药。黄色炸药起源于1771年合成的苦味酸,1885年黄色炸药才被第一次应用在军事上。1887年,诺贝尔改造了原配方,制成了“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虽然黄火药的威力远比黑火药大,但是,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比黄火药早许多。马克思所说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确定是指黑火药无疑,因为当时黄火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14世纪波斯手抄稿插图,成吉思汗攻克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9—10世纪时为萨曼王朝首都)

中国人优先拥有黑火药的发明权是确定无疑的,不必说隋唐时期炼丹术士的记载,单凭宋代《武经总要》中的3个黑火药配方便至少领先了世界200年。

后来在欧洲战事中广泛使用的黄色炸药的确不属于中国人的发明,但在黄色炸药发明以前,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已经通过元朝大军的征伐传遍了世界各地。

欧洲野战炮,摘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