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便民图纂》的作者及内容分析-中国饮食典籍史

《便民图纂》的作者及内容分析-中国饮食典籍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便民图纂》的作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清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中云:“《便民图纂》不知何人所辑。”总之,《便民图纂》的真正作者或者说初刊者,仍有待考证,但约定俗成人们一般还是认可邝璠。《便民图纂》共十六卷。万历刊本《便民图纂》书影是书中与饮食有关的内容主要见“起居类”及“制造类”。另外,《便民图纂》中还收集了治病的食疗药方250 剂,分属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有风、寒、湿、暑等十三门。

《便民图纂》的作者及内容分析-中国饮食典籍史

关于《便民图纂》的作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明史·艺文志》著录为邝璠纂。清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中云:“《便民图纂》不知何人所辑。”章钰以《明史·艺文志》为据,认为“是书为璠撰无疑”。近人王毓瑚认为这类书“大约都不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撰人只好题‘无名氏’或者假托某个人。……本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由邝璠付刻,所以后来习惯用了说是他编写的”。不过,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并不支持王毓瑚先生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次付刻也不是邝璠所为。总之,《便民图纂》的真正作者或者说初刊者,仍有待考证,但约定俗成人们一般还是认可邝璠。

邝璠(1465—1505),字廷瑞,山东任邱(今属河北)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翌年任苏州府吴县知县,历官瑞州知府、河南右参政。

《便民图纂》共十六卷。第一卷为“农务之图”,第二卷为“女红之图”,第三卷为“耕获类”,第四卷为“桑蚕类”,第五、六卷为“树艺类”,第七卷为“杂占类”,第八卷为“月占类”,第九卷为“祈禳类”,第十卷为“涓吉类”,第十一卷为“起居类”,第十二卷、十三卷为“调摄类”,第十四卷为“牧养类”,第十五、十六卷为“制造类”。可见本书的内容相当丰富,是明代家政类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

万历刊本《便民图纂》书影

是书中与饮食有关的内容主要见“起居类”及“制造类”。

“起居类”中收录有饮食宜忌、饮酒宜忌、饮食反忌、解饮食毒、孕妇食忌、乳母食忌等内容,系有关饮食资料的汇编。“饮食宜忌”一节,收载食疗要点及饮馔选择要点,如“空心茶,卯时酒,申时饭,皆宜少”。“谚云:‘上床萝卜下床姜。’盖夜食萝卜则消酒食,清晨食姜,则能开胃”。“铜器内盛酒过夜者,不可饮”。“饮酒宜忌”一节收载了饮酒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凡醉后慎勿即睡,必成眼昏目盲之疾,待醒方睡最佳”,“醉不可强食”等等。“饮食反忌”一节,收载各类不可同食的食品的饮馔及解毒法。解饮食毒、孕妇食忌、乳母食忌等节也都收有相关的宜忌内容,不少具有科学道理,但也有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69](www.xing528.com)

“制造类”上编中,共收录了八十二种食品的制造、收藏方法。如煎茶法、造酒、造醋、酱法、煮肉、烧肉、腌鹅鸭、鸭卵、造脯、造鸡鲊、鱼鲊、酒曲鱼、去鱼腥、糟蟹、酒蟹、酱蟹、酒虾、煮蛤蜊、煮奁笋、造脆姜、糟姜、醋姜、酱茄、糟茄、蒜茄、香茄、香萝卜,以及加工与收藏干鲜果品法、大料物法、素食中物料法、省力物料法等,涉及茶、汤、酒、醋、酱、脯腊、乳品、腌菜、果品等等。实际上,这部分的诸多内容摘抄自几本元代农书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食类》,据篠田统先生的统计,“发现烹调的八十三条中与《居家必用》同文,或大致同文的有四十四条,和《朝鲜山林经济》引《臞仙神隐》同文的二十五条。其中《神隐》与《必用》之间重复的有十五条,结果《必用》与《神隐》加一起共五十四为本书所引用,正好达到百分之六十五”。[70]但是这里理清了元朝三部农书的紊乱叙述,而且还作了许多补充,尤其是在食物贮藏方面创新甚多,价值甚高。如“牛腊鹿修”法云:“好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作条或作段。每二斤,用盐六钱半,川椒三十粒,葱三大茎(细切),酒一大盏同淹三五日。日翻五七次,晒干。猪羊仿此。”又如“造鸡鲊”法云:“肥者二只去骨,用净肉五斤(细切),入盐三两,酒一大壶淹。过宿,去卤,用葱丝四两,姜丝二两,桔丝一两,椒半两,莳萝、茴香、马芹各少许,红曲末一合,酒半升,拌匀,入罐实捺,箸封泥固。猪羊精者,皆可仿此治造。”

另外,《便民图纂》中还收集了治病的食疗药方250 剂,分属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有风、寒、湿、暑等十三门。这些食疗药方大部分是根据宋朝、元朝和明朝医书集成的,在古代农村医药短缺的情况下,它具有宝贵的实用价值和“便民”意义。

此书出现以后,学界虽有对之批评者,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然意求全备,往往冗琐。”然推崇者居多,郑振铎先生在《漫步书林》中指出:“这部书很有用,但不多见。……这部书的全部内容都可以说是适合于农民们日常应用的,与《居家必用》至少有半部是为学士大夫们所适用的不同。我想,虽然其中不免有迷信禁忌之语,但大体上是‘便民的’。”

是书版本主要有:嘉靖二十三年王贞吉刻蓝印本,题佚名撰;万历二十一年永清刻本,题名邝璠撰;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年石声汉、康成懿校注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