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校合作:有效沟通,建立友谊

家校合作:有效沟通,建立友谊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家长渐渐建立起朋友关系后,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我经过几年班主任的历练,在与家长的沟通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明显多了几分融洽。家长到学校来, 多半是因为孩子出了问题或成绩下滑而被班主任所请。学生出现问题后的关键是老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要想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没错,但不能过分要求。疼爱孩子没有错,可只用心不狠心,反倒害了孩子。

家校合作:有效沟通,建立友谊

与家长渐渐建立起朋友关系后,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有些家长虽然年长,但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时候我就会以一个晚辈、一个朋友的身份去教育批评他,因为孩子出现的有些问题的确是由于家长导致的。 班里有一个男孩很厌学,常常出现离家出走的想法,后来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才发现,这个孩子的家长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 这位家长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要让孩子考公检法,要让孩子高考分数在600分以上,几乎每次和孩子谈话时都要提及。 对孩子要求严格,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作为家长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的做法首先是教育这个家长,尽管年龄相对而言我小,但这位家长还是很谦虚、很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意见,改变他的教育方式以后,这个男孩的学习慢慢赶了上来,而且更加自信! 我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家长能这样谦虚地听我的意见,我想可能正是由于自己友好的处理方式才会赢得家长的信任,让他们更愿意放心,更明白我对孩子真的在用心付出。

我经过几年班主任的历练,在与家长的沟通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明显多了几分融洽。 这样的结果使有些问题的处理上避免了一些麻烦,使我工作起来更加顺利和轻松。 比如,需要孩子回家反省,家长会很配合地带孩子回家;又如,让孩子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尽管很麻烦,家长很配合、很支持;再比如,孩子犯了错,家长对于我的一些处理方法非常支持,而不是一味地维护孩子的利益。 在和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听家长的诉说,尊重家长,一视同人。

家长到学校来, 多半是因为孩子出了问题或成绩下滑而被班主任所请。 这个时候的家长,其实心理上多少是会有些羞愧和不好意思的,我们当班主任的没有必要再不给家长好脸色看或者不给家长台阶下。 老师需要被尊重,但只有当我们去用心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时,他们才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 学生出现问题后的关键是老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若把问题片面地交给老师或者家长一方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想只要老师和家长拧成一股绳,家校联盟,彼此多一些理解和配合,多给孩子一些帮助,多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们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收获知识和梦想,这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

下面,我谈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社会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而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 每一位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能找上好工作,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中国的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那种殷切期盼,那种操心程度,着实让人感动。

每年六月,既是孩子们的毕业季,又是父母最焦虑的季节,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 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考入好学校,父母自然松了一口气,举全家之力为之庆祝。 相反,若孩子没有考进重点学校,父母自然满脸忧愁,只能唉声叹气责怪孩子不成器。 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都能上最好的学校,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教育而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代价也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哪个阶段都想要孩子在名校的摇篮里成长、学习。 在家长们看来,或许只有孩子上名学校,才有可能在最后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顺理成章地考进一所好大学,然后在将来巨大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体面又能赚钱的好工作。

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当父母的不易和想法,也特别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和用意,换位思考,或许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为孩子拼命付出,为孩子不顾一切,也真的说不定吧。 有人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家长想怎么样孩子就要怎么样,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境遇也不同,我们当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这是一个民主自由的世界,即便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不成熟,我们也要给他们一定的支持和理解。 要想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没错,但不能过分要求。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现在的孩子又有多少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话又说回来,如今很多孩子淡漠亲情,没有感恩之心又是谁之错? 有些父母从小就溺爱孩子,外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底线的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半点拒绝都不敢有。 有些八九岁的孩子居然还让父母哄着喂饭,可即便喂着吃,还要看孩子的心情好坏,心情倘若不好,一口饭都不愿意吃。 疼爱孩子没有错,可只用心不狠心,反倒害了孩子。 老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父母若惯孩子,不忍心让孩子受罪,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就越不中用。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今后的人生。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不娇惯,不纵容,该严厉时一定要严厉。

很多家长自以为把孩子送进了最好的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就可以前途无量,更理所当然地把孩子的教育全部都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 不可否认,好学校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拥有最好的师资力量,也有着很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些都是好学校带来的优势,但从来没有一所学校敢保证自己培养的学生都是优秀的。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把孩子放在了学校家长就没有责任了, 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这是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常说“家长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完全代替不了的作用。 教育不能只靠老师和学校,需要整个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不断配合和努力。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要明白家校配合的重要性,要主动联系老师,担负起作为家长所应担负的责任。

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有些家长看似很爱孩子,实际上并不愿意为孩子牺牲自己的时间,总是没有陪孩子的时间;有些家长看似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却连孩子老师的姓名、联系方式都不知道,甚至连老师的面都没见过……或许每个家长都可以找到上千条无奈的理由,可不管理由有多充分,孩子终归是我们所生所养,有些责任逃避不了。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既然有了孩子,就要有所选择,就要用心教育,陪伴不一定会有好未来,但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www.xing528.com)

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圈养”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放养”。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么是全程监控,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一切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给孩子一点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把孩子当孙悟空一般牢牢掌控在自己的五指山下; 要么只负责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保证孩子吃好穿好,至于每天上学去干了什么,在校读的什么书,作业写完没有,虽然嘴角边时常挂起,但过问完了也就没了下文。 很多家长总告诉我:“我每天都在陪伴孩子啊,陪孩子一起起床,陪孩子一起吃饭,陪孩子写作业……”“为了给孩子挣学费和生活费,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地打工挣钱,哪有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听起来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是一肚子怨言,都认为自己没有错。 可是两种截然不同教育方式下,却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定需要家长陪伴的,但是怎么陪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随着孩子性格的变化,也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班里有一位男同学的父亲告诉我他的孩子在初中时,他们父子关系很好,到了高中他依然采用着和初中一样的教育方法,可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成绩下降,父子关系也大不如以前。 这位家长很是苦恼,有些疑惑不解。 我告诉他你们家孩子本身自控力就非常不错,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我们不能总拿孩子当小孩, 不要总是参与或干预孩子的一切行为。 孩子在成长路上有太多的变化,我们家长也要随着孩子的改变时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切不可一种方式走到黑!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要能意识和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有问题的,要能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太多的家长,当孩子出现的问题时,二话不说,暴跳如雷。 以前见到过一个家长,一进办公室就对着孩子破口大骂,撸起衣袖就要动手,且不谈周围的老师怎么看待他这种行为,也不谈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就想想这个孩子当时会有怎样的复杂心理? 以暴制暴显然解决不了问题,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没有起到管教孩子的作用。 可是当孩子出现好的表现时,又感觉格外的亲近,满心欢喜,买这买那,全然忘记了自己发脾气时的样子。 这种忽冷忽热,不听孩子解释的教育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内心积怨已久,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 因此,我建议家长注意改变自己的脾气,耐心聆听孩子的解释,谁对谁错,我们该惩罚就惩罚,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该鼓励就鼓励。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教育孩子要心平气和,先听孩子怎么说,不可忽冷忽热。

我们很多家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敢和孩子说不。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不合情理的要求,往往只能是被迫地屈服。 班里有位家长向我哭诉,他的孩子周六一放学人就不见了,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家,周天早上出去,午饭也不回家吃,一直在同学家玩到下午才回来。 他们一说孩子,孩子就和他们闹情绪,扬言再管教就离家出走给他们看,面对孩子的吓唬,他们就不敢再多说一句话,由着孩子来。 还有位家长,暑假找我帮忙给他的大儿子在校辅导班报名,孩子成绩本来是够的,只是阴差阳错地错过了报名时间。 后来我给学校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学校答应孩子可以报名。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执意去别的学校上课,家长也没办法说服孩子。 两个小故事,虽然过程不一样,但结局却是一样,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不合情理的要求,家长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 倘若我们一切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都按孩子自己想的来,这不叫孩子有主见,而是相反是为了逃避责任,为的是逃避家长的管控和约束,是为了更奢侈安逸地生活。 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我们就很难再管教,因而失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我时常告诫身边的家长、亲戚和朋友,一定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该自己拿主意的就不给孩子任何希望。 只有这样,我们家长才会慢慢在孩子中树立威信,也让孩子懂得如何尊重孝顺父母。 想要教育好孩子。 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现在的教育总有些本末倒置, 被教育者往往控制着教育者的情绪变化。 孩子只要给家长来一句“我不想上学了”,家长很快便没有了底气,反而求着孩子好好读书。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儿子(女儿),你就当给爸妈念书,算爸妈求你了,行吗?”这句话背后是多少家长的无奈和辛酸。可是就算这样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吗? 孩子真的会为了父母痛改前非,从此用心读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碰到的大多数案例中,纵然孩子的学是在上,书也在读,可是学习情况却依旧没有多少起色。 这样的家长,固然值得同情,但是做法有待商榷。 孩子不想上学,不想读书,我们就要去找到孩子背后不读书的原因,分析他们的不读书的逻辑思维。 孩子是真的遇到了学习困难,压力太大,情感上出了问题,还是真的拿不读书来要挟父母,要逃避父母无休止的管教,或者别的原因等等。 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找到补救办法。 孩子如果是因为讨厌父母的管教,故意拿读书来要挟,那我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拿不读书当真,家长你必须当真,他敢说你就敢做。 家长当真,孩子就会败下阵来。 不要害怕孩子真的就不上学、不读书,那多半是因为抓住了父母的弱点,在心理层面往往孩子已经占据了上风。 读书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个原则永远不要偏离。 就算父母再着急,也不能失去这个原则。 当遇到这类孩子的时候,别着急,好好想想怎么样去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怎么样让孩子明白学习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才是正确的引导途径。不要求着孩子学习,而是孩子求着我们要学习,这才是我们教育者最想看到的结果。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对于学习这件事,不应该是你求着孩子,而是孩子求着你。

手机带来和引发的问题,已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沉溺于手机世界,在我看来,那也只不过是心里孤独的表现罢了。 家长也是这广大手机“低头族”的一员,他们一边在告诫孩子不要玩手机,对身体多不好,多影响学习,可是一边自己又在玩着手机。这总让人感觉有些啼笑皆非,浑身不舒服。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家人都抱着手机在玩,妈妈逛淘宝、看网剧,爸爸玩快手、玩微信,孩子抱着手机打王者、刷抖音。 没有语言的交流,偶尔只有眼神的交汇,真想用“其乐融融”来形容这样的家庭。 可是真不敢想象如果我们一个个家庭都如此地“其乐融融”,那离行尸走肉还会远吗? 孩子年龄小,具有一定的效仿和模仿能力,他们很容易从父母那里获取一些习惯和动作,可这些习惯往往是坏习惯,这些动作也往往是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不良动作。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也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知识涵养,规范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给孩子树立榜样和学习典范。 怎么做,首先应该是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多去了解这个世界,多去看看别的家庭怎么去培养自己的孩子。 有关于育儿的书真的很不错,建议家长朋友们可以去读读。 比如,华裔母亲蔡美儿的著作《虎妈战歌》、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作品《优秀的绵羊》等等都写得非常不错,对我们家长甚至老师教育孩子都有一定的指导、借鉴、启发意义和反思价值。 但是我还是要再次强调,这也是我给学生经常说的,看书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切不可把别人的经验拿来直接用,切不可把别人的观点当作经典。 我们老师、家长也一样,“拿来主义”是我非常不提倡的。 其实我们老祖宗也给我们留下很多经典读物,我们一样需要去看,比如老祖先留下的经典——《易经》,就非常值得一看。 里面不仅有关于育儿的方法,还涉及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见解和知识水平。可能有家长会说:“我不识字,我怎么去看书学习?”可是不识字,不是我们不提高自身涵养和修养的借口,也不是不教育孩子的借口。 有些家长总说我们不识字,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不会教育娃娃。 不识字,我们一样可以去学习,从他人身上学习,从生活中去学习,一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眼界,一样可以很好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这就看我们家长有没有一颗善于改变,善于学习的心。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放下手机,多读书,多学习,就算不识字,也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调查,不难发现往往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在人生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在他们的背后往往也有着非常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要和谐,首先夫妻关系要和谐、融洽、平等,相亲相爱,相敬如宾。 美满、幸福、和睦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其次,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不断成长,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家长,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孩子健康积极的正面影响,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些家长总是将生活中的负能量、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把自己遭遇的不公,对生活的不满发泄给孩子,有些甚至拳打脚踢,让孩子心灵受到巨大创伤,留下阴影,无法愈合;再次,家长要努力营造出充满爱的家庭。 这种爱既是夫妻之间,又是邻里之间,也是父母与子女的爱。 爱是家永恒的主题,失去了爱,家也就不再有意义,没有爱的家庭又怎么会培育出有爱的孩子? 这话听起来不好听,可实际上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能多多考虑孩子的情感,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 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创造更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安心、快乐地成长! 想要教育好孩子,给家长的建议是:成长,也是家长的事,要努力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对于形形色色的家长,不论他们经济条件如何,不论他们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也不论他们的学历、身份的高低,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同的问题。 家长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孩子的教育是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教育,更离不开学校、社会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件大事情,不仅关乎着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还关乎着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长远。 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共同进步,齐心协力,努力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人、成才!

上述建议,与各位家长共勉。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