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9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鉴第21卷

2019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鉴第21卷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是武陵山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防保、康复、培训为一体的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直管医院、恩施州红十字医院。民大医院是国家级综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恩施州乡村医生培训基地,是湖北省血液透析临床培训基地、恩施州首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及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

2019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鉴第21卷

【概况】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简称民大医院)是武陵山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防保、康复、培训为一体的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直管医院、恩施州红十字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6张。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高级职称140人,博士15人,硕士210人。医院现设35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有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风湿免疫科、儿科建设)、肾病内科中医肝病科、产科),33个州级重点专科,3个州级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中心、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心),1个省级专科培训中心(血液净化)。民大医院是湖北民族学院临床医学院,现有18个临床教研室,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诊断学、康复理疗学、检验医学、中医学6个专业,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民大医院是国家级综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恩施州乡村医生培训基地,是湖北省血液透析临床培训基地、恩施州首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及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现设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恩施基地(腔镜外科、肠病科、新生儿急救科、肝胆外科),10个校级研究所。2018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2%、医院资产总额达到8.3亿元、门诊人次55万、出院人次3.8万、手术室手术9700台、三四级手术率60%。修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病种,实施单病种结算工作,2018年,24个科室开展109个临床路径病种,45个病种1917人按照单病种结算。

【医疗技术质量】2018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50余项,遴选重大疾病救治贡献案例18项;胸痛中心、中医中药研发、超声介入、肺结节诊疗、运动医学、生殖医学等6项“火炬计划”启动实施;医院心脏介入技术跨入省内一流水平,血管内科配备CCU病房,能够熟练完成对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冠脉支架常规植入;关节外科在州内率先开展以肩关节镜为代表的运动医学手术;耳鼻喉咽喉科在州内率先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普外Ⅱ科在州内率先开展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小儿内科建立全州首个哮喘标准化门诊;医院组织参加全省省部属医院紧急医学救援演练及竞赛,获得三等奖。制定18项新的核心制度,组织全员培训、考核,通过运行病历检查、知情同意专项检查等,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严格实施重大、致残手术审批制度和疑难危重病人全院讨论制度,审批重大疑难致残手术483例,组织实施全院疑难危重病人讨论60次。开展“四合理督导”行动,使全院的“辅药占比”合理下降;院内制剂实现生产107批次,制剂销售总额较上年增长9.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在数量与质量上提升,其中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70例,占44.30%,优于国家平均水平;在药师职业技能大赛湖北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三等奖。医院护理团队在恩施州护理知识与技能大赛中同时获得团体及个人奖一等奖,在全国护理院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首次入选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成立恩施州第一支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多次下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教学科研】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继续完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留学生教学、住培生培训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的多层次医学教育格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2018年,首届22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全年完成本科总教学量2.5万学时,接收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护理、药学、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实习生528人,接收进修生280人,为恩施州培训乡村骨干医师100名,培养全科转岗培训医生80余名。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卓越医师班教学改革试点,实行卓越医师班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结对,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到院面授PBL教学方法;组织第一届优质课竞赛,20多名教师完成双语网络师资培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再次获得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影像技术专业获得2018“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18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率团到医院视察全科医生培养工作,对医院医学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全年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项、湖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立项15项、恩施州科研项目立项17项,首次与湖北省卫健委科教处合作共建科研项目10项,获课题经费370万元,在湖北省地市州医院里名列前茅;全年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风湿免疫科苏林冲同志的文章影响因子达8.7高分,C库及中文核心期刊20篇,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组织成立恩施州围产医学专科联盟等6个专科联盟。

【人才队伍】医院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组织第一批技术人员赴新加坡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3人被四川大学成功录取为定向培养博士,派出39人外出进修学习3个月以上。全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56名,其中包括1名高级职称人员、12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学成归来,2人被评为“恩施州优秀人才”。

【基础设施建设】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大楼主体工程的建设及装修布局完成。医院中长期规划设计、征地拆迁以及住院部三区立项、设计、地勘、门急诊改造、修建新医技楼等工作推进。(www.xing528.com)

【行政后勤管理】组织2018年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汇报评比活动,全院23个行政职能部门、5个临床科室申报34项改进项目。改进主题涵盖面广,涉及医务、护理、药事、院感、教学、科研基建等方面。完善HRP医院运营管理项目及RBRVS绩效分配项目。建立健全医院临床数据中心与业务中心以及检验信息系统、手麻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临床监护数据的信息化记录;启用门诊移动输液系统,保证患者就诊安全;新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上线运行平稳。推行移动OA等电子化办公系统,简化行政办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医院品牌技术;首次探索开展进口设备免税工作;开展行政查房,完善医院行政工作督导机制;财务、物价、物资采购、审计工作规范。

【对外交流合作】2018年,先后有包括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25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到民大医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民大医院选派5名临床、医技、护理及行政人员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交流学习,促进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推进“人工耳蜗”与“胸痛中心”建设。建立与华西医院网络联盟医院、重庆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解决部分患者就医难问题。2018年,深化合作模式,促进7家医联体单位发展,下派各医联体单位专家40余人次,落实双向转诊200余人次。新增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为技术协作单位,选派2名专家进行医疗技术支援。

(撰稿:洪玉洁/编辑:廖兆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