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与丰富的教育方式-儿童是未来的样子

爱与丰富的教育方式-儿童是未来的样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学校,我们的教育者能给予孩子怎样的爱与丰富?爱与丰富,我们可为的太多,不可为的也太多。而我们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也应该是切实地提升自我,修炼自我,打开自我,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保持着一颗向善的种子,努力地践行爱与丰富的教育,过爱与丰富的人生。

爱与丰富的教育方式-儿童是未来的样子

三个小时,站在我们的身边,没有PPT,没有讲稿,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始终与我们处在对话当中,刘铁芳教授说他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进入彼此的生命状态,寻找共鸣的生长点,而我也凝神聚气三个小时,仿如看一场只有字幕的精彩的原声电影,用心、用眼、用耳去触摸每一句对白,每一个情节,每一行字幕,生怕一分神,便跟不上节奏与思辨。对于我这样的尚停留在实践层面的“同质生长者”,听刘教授的讲座,真如做了一场思维的体操,且有许许多多的共鸣与共情。走出教室,站在秋风瑟瑟的街边,我不由自主地给隔壁湖大读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想邀他共进晚餐,他说在寝室看书,不用。我知道儿子已是一个独立的生长体,他更多地需要我的“不打扰”,于是,又给老公打电话,给亲爱的“老万”打电话,在电话里交流听刘教授讲座的感受,两人还真是同一尺码的喜欢。这一切的电话,皆因“爱与丰富”四个字深深地打动了我!

爱与丰富,让我们感性而生动地活在世界之中,让孩子感性而美好地活在世界当中,以打开的方式,感受生命的温度,让自己,让儿童活在爱与丰富当中,接纳世界,接纳他人,接纳自我,接纳生活给予的一切。

我们学校,我们的教育者能给予孩子怎样的爱与丰富?在立“规矩”与“儿童天性”当中,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儿童愉悦地“社会化”,消除走进小学后的生命紧张感;增加学校交往的场域,如师生一起游戏的场域,师生一起读书的场域,师生一起运动的场域;让校园、课堂有爱;让我们的老师打开自我,打开自我的基点,不但具有同质性的丰富,还应接触不同领域的异质丰富,读一点不懂的书,接受不同层次的扩展,找到更适合自我丰富的一种方式……爱与丰富,我们可为的太多,不可为的也太多。(www.xing528.com)

其实,对于儿童来说,作为师者的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重要,儿童世界或者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而我们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也应该是切实地提升自我,修炼自我,打开自我,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保持着一颗向善的种子,努力地践行爱与丰富的教育,过爱与丰富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