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是未来的样子:第三方评估的开放性

儿童是未来的样子:第三方评估的开放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么引领老师们“敞开”?学校每一页已有资料、档案、每一本教案都向评估组“敞开”;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每一个学科的课堂向评估组“敞开”。

儿童是未来的样子:第三方评估的开放性

于是,学校在与第三方督前沟通中,双方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了此次督导的目的:以发展性督导为主,以学校的办学现状及学校自主选择的发展目标为基础,指导学校制订、修订更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帮助学校建立自评和外部督评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进内部现代治理体系的建立,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双方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也把“敞开”的理念传达给老师们,但有的部门、老师还是做不到把“本真”亮出来,改变不了传统的上级部门入校检查评估时那种“扬长避短”——将好的一面呈现,将差的一面掩盖,对入校检查评估大家有一种自然的“讳疾忌医”。怎么引领老师们“敞开”?怎么把我们的学校完全“敞开”呢?

1.评估过程开放性

第一,督前准备的“敞开”:如为第三方提高全面的人员名册,包括师生名册、家长、社区、上级相关科研、教育部门的人员名册、电话,为全面的问卷、访谈做准备;提供学校翔实的已有的文本资料,包括自评报告、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办学基本情况表,甚至是每一盒档案、每一本教案;提供真实的总课表,以往,为更好迎接督评,很多学校会另外“做”课表,标注推荐课等,我们为督评组提供实地督导两天的真实课表,全覆盖听课督评(包括校长)。

第二,实地督导的“敞开”:发展性督导基于的是诊断性评价。讲求评方与被评方的合作建构,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尽量使之客观。督导过程基于技术获得数据,学校的数据库与评估方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基于实证形成结论,基于对话形成思想——不断地对话与追问。如指导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从目标的实现度这个角度问校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总目标是什么?你认为现阶段完成了哪些目标?目标达成中哪些是你最满意的?七位专家轮番与校长、中层、教师交流、对话,校长整整四个小时处在各位专家不断地追问与对话中,有的问题让校长、中层哑然——问题导向促进发展,于是倒逼着大家去思考、去反思、去进一步规划。作为校长的我,知道了五年规划无梯度,无年度目标,也渐渐清晰了五年内该怎么去分解目标。不仅与人对话,还与文本对话,与课堂对话。学校每一页已有资料、档案、每一本教案都向评估组“敞开”;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每一个学科的课堂向评估组“敞开”。真正做到全程开放,信息共享,思想共融。确保了督导评估的全面性、数据收集的效度与信度

第三,督评后期的“敞开”:就提出的需改进的问题与校方沟通,进一步让大家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为形成正式督评报告做准备。

2.参与评价对象的开放性

在学校、专家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督评组邀请了学校家委会及社区代表、家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人员多元参与评价,大量的老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员、上级部门人员座谈、电话访问、问卷。因为参与人员的多元,收集的数据、反映的问题也越客观。(www.xing528.com)

3.评估内容的开放性

一是学校的价值系统包括办学理念、校训、三风、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以此督评学校办学思想与价值追求的引领规范能力;二是目标系统包括学校发展定位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分项目标,以此督评学校愿景设计与目标的定位能力;三是操作系统包括实施路径、推进方法、具体措施,以此评估学校综合运用人财物各种资源达成目标的常规落实能力;四是保障系统包括治理体系、监测评估体系等,以此评估学校自我评估系统以及纠偏提高的持续发展能力。

4.评估结论开放性

除了督评结束后,向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口头反馈督导意见。凡是享有知情权的人或者关心学校发展的人都能知道督评结果。

正如督评后大家发出的感慨:开展这样“底朝天”似的体检,真的需要一定的底气和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