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具特色的还是海派京剧中的布景设置。其中最具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代表性并在中国传播迅速的是话剧,它对海派京剧的诞生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意义非常深重。张古愚在《上海京剧忆往》中对上海和北京的京剧演员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他说上海演员一年要演400多场戏,没有北京演员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准备。

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一)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程

时间来到了20世纪,从这之后,全国曲艺界随着海派京剧在上海剧坛的兴起也迎来了行业的新气象,话剧与海派京剧的融合发展也走过了十余年的路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戊戌变法至1907年:过渡借鉴时期

王忠声的春阳社,在上海兰心大剧院公演《黑奴吁天录》时,上海人初次见到新鲜的舞台布景、灯光和演员全部身着西装打扮,纷纷啧啧称奇,与此同时也并没有摒弃用锣鼓唱皮黄的伴奏形式,甚至在演员登场时还有用引子、上场白或数板等诸多花样,最滑稽的是也有人扬鞭登场。这就充分表明了海派京剧早期的革新观念只是吸收了西洋话剧元素,并没有直接照搬过来,因此从这一阶段来看,话剧与海派京剧同根相连,依旧存在着过渡性的特点。

2.1908—1912年:交流学习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员对舞台、剧目等多方面的创新,海派京剧到达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海派京剧频繁的社会演出活动使其各方面发展繁盛,因而影响着长江流域的城乡,并一直传到了京、津地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其大致内容讲述的是宋真宗时期,李妃临产,刘妃出于妒忌,让内侍郭槐定计用狸猫将刚出生的婴儿换走,并命宫女寇珠将其溺死。在当时这部连台本戏有四家舞台同时献演,各戏班纷纷拿出绝活为求表演吸人眼球

当时在天蟾舞台的一场演出中,刘筱衡饰演的寇珠与陈琳一同商议,如何将婴儿装入桃盒内,以此瞒天过海,救出太子,可此时郭槐突然出现,强行要求打开盒盖检查。台上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台下也都屏息凝神,一起跟着提心吊胆,眼看着陈琳将盒盖打开,台上台下满眼诧异,本该在盒内的婴孩被满盒的仙桃所代替,郭槐见目的没有达到,便愤然离去,陈琳也顺利走出宫门。原来是演员使用了魔术的手法,才能把化险为夷这一出演得生动传神。台下的观众看见陈琳出宫后婴儿尚在盒内,大声称叹,满堂喝彩。

3.1913—1949:多元发展时期

经过大量的演出,如何保持市民对海派京剧的新鲜感和兴趣逐渐成为海派京剧的研究重心,而这段时期也是海派京剧发展的转折点。大多观众观看海派京剧主要是因为之前总是长久以往的观看传统京剧,而海派京剧新颖奇特的机关布景,仿佛给传统京剧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样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海派京剧渐渐衍生出了有新鲜感、观赏度高、娱乐性强的特性。这些也都成为海派京剧不可复制的特色。

最具特色的还是海派京剧中的布景设置。例如在台本戏《火烧红莲寺》中,初演时,由于在舞台设计上有大量精妙复杂的机关布景,使闻言的观众蜂拥而至,剧场门前的交通一度趋于瘫痪。这部剧从1935年至1939年,四年期间一共演出了34本,始终有大量观众前去观看。1936年3月,卓别林来沪交流学习时,就曾观看过这部戏的第四本并作出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部戏在舞台上多次变换场景,是西方戏剧非常少见的,也只有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才能有这样的观看体验。近年来,在当今上海戏剧舞台,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好,机关布景几乎很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化的产物,让人倍感遗憾。

(二)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时代背景分析

1.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中西方社会在18世纪后期渐渐开始进行大规模交流,由于双方政治立场不同,物质文化的往来逐渐占据了交流主体,甚至可以说西方国家来中,更多地是为了索取,而基于有自身娱乐的需求,会开展一些演讲、话剧、戏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精神文化的交融。其中最具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代表性并在中国传播迅速的是话剧,它对海派京剧的诞生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意义非常深重。通过历史考证,尽管在近代,京剧是本土文化,但它在上海等现代化城市的传播力度是不能轻易和西洋话剧相比拟的。(www.xing528.com)

1850年,一个英国民间剧社在上海的一个小剧场里表演了《飞檐走壁》《金刚钻切金刚钻》等话剧,这是可考的西方舞台表演节目在中国大地的首次亮相。1867年,“上海大英剧社”在上海兰心剧院表演了《银鱼在格林威治》节目,受到民众的欢迎,该剧社也得以在上海立足。此外,当时介绍外国表演艺术的书籍也逐渐增多,其中《清稗类钞》一书,就详细载录了上海最大的三个外国剧场,分别是“谋得利”“兰佃姆”和“礼查客寓”,并列述了三个剧场的不同表演形式与特点。

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我国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较大,并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使得西方文化的传入十分迅速。外国人通过在中国建立“租界”这一特殊的区域,使我国创造文化空间的载体被列强所分割,而上海不同国家的租地在成为上海文学艺术的避难所的同时,也将一束文明之光摄入了清朝长期封建政治的中国。

租界内部的政治氛围与海派京剧非常浓厚的民族、民主气息紧密相连,其表现出来的现代性、近代性与租界所表现出来的大致相同。租界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与证据,同时也是西方数千年文明的结晶体现,上海及其内部租界成为中西方文化教会的桥梁,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海派京剧更好、更快速地得到了发展,加速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进程,铸就了其具有包容性的气度,是海派京剧进行大胆创新的物质与精神动力。

2.经济变革的商业需求

以上海内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由西方侨民的大量进驻,西方文化空间载体的获得,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移植迎来极大的社会冲击,并受到后来精神文化的影响。这让上海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上海社会与上海的文化艺术随着上海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也逐渐走向了商业化,京剧演出的性质也随之而改变。受众群体较广,可发展艺术空间较大也成为京剧演出商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上海各大小剧场都有上百场京剧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由此可见上海京剧的发展达到了非常鼎盛的阶段。

而北京的演出频率较之于上海就要逊色一些。张古愚在《上海京剧忆往》中对上海和北京的京剧演员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他说上海演员一年要演400多场戏,没有北京演员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二十年代北京京剧名净刘奎官也说,那时候在北京唱戏只是白天唱,一个月最多唱十天八天,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都演不了,有时候一个月才唱五天。由此可见,比起上海京剧行业满满的档期安排,北京的京剧演员则更加的轻松惬意,也使北京的京剧演员对于档期的安排更加从容,这也是北京京剧市场相比于上海市场相对低迷的商业表现。另外,我们可以从上海人对来沪表演的北京富连城科班的不满可以看出,上海京剧演员的演出节奏比北京演员要紧张得多。

上海京剧的营业模式突然商业化得益于上海民众对于京剧的高度喜爱,这也使京剧行业出现了竞争,海派京剧也是在这种竞争中逐渐形成的。上海京剧不同于北京京剧的营业模式在清朝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北京京剧的演出形式大多是传唤入宫演出,由于演出的受众群体的特殊性,报酬通常以“赏赐”的形式下发给演员,而上海已经开始出现剧场售票的商业模式,这为西方元素在海派京剧中的出现以及海派京剧的视像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通对外通商口岸,市民阶层的富裕成为海派京剧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也进一步实现了传统京剧由于经济方面匮乏而无法实现的各类革新。

3.艺术变革的内在动力

演员们经常提到的戏剧来源于生活,说明戏剧是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一种艺术形式。社会生活的物质制约着戏剧演出。因而,大多中国传统戏剧皆来自于中国民间,通过中国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由戏本先生进一步整理,进而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传世佳作,同时民间贫乏的生活条件,也造成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匮乏。以上种种条件也造就了“尚虚”这样传统戏剧的表演风格。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内在欲望在走向“尚实”的道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文化中,舞台布置、背景设置的比重占据相对较小,但也并非排斥,之所以形成“尚虚”的表演风格,是因为舞台美术想象力的贫乏和物质条件的不足,因而使舞台视像化的形成尤其缓慢。上海不是个人或家庭这种小单位的富裕,而是具有群体性的,整个城市共同的繁荣富庶。城市的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了大众化的戏剧艺术发展,也正是整个上海的富裕,大众化的戏剧艺术才真正地将其艺术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综上,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出社会的发展程度,并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