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儿童生活的英语教学实践探究:思维启动点

基于儿童生活的英语教学实践探究:思维启动点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准备阶段就开始进行教材内容与思维相关点的选取、挖掘和梳理,找准教材内容中有助于展开思维活动的内容,为真正进入思维课堂做好铺垫。转变教师设计理念,结合多样化的语音绘本内容,将语音课堂的目标定位在规律的迁移运用上,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解读文本,能够有效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基于儿童生活的英语教学实践探究:思维启动点

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准备阶段就开始进行教材内容与思维相关点的选取、挖掘和梳理,找准教材内容中有助于展开思维活动的内容,为真正进入思维课堂做好铺垫。

1.目标挖掘,探思维切入口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教学的过程。要设计出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活动,首先需要从目标的确立入手。我们可以在既有的目标设定基础上,联动不同教材载体,增加思维目标的设定,以此推开思维教学的大门。

(1)联“话题”:内容延伸 创新语篇

PEP教材的对话课,教材语篇内容一般都是以重点句型为核心进行文本编写,教师容易把记忆背诵文本对话内容当成主要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转变理念,立足语言运用来设定教学目标。虽然一个课时的对话句型比较单一,但是可以与教材相近话题进行联动,创新语言使用,提升思维能力。

案例1:五年级下册Unit5BLet'stalk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1:(常规目标)

1.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能够运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询问并回答。

3.能够使用句型I'll...for...表达在妈妈生日派对上能做的事情。

教学目标2:(思维目标)

1.能够理解对话大意,体会角色情感并表演。

2.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n is ...'s birthday? 询问并回答。

3.能够基于后续生日派对情境,结合食物、玩具、活动等话题进行拓展续编。

[案例解析]对比案例中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关于最终对话学习目标指向上的差异。教学目标2突破词句机械记忆的浅层目标,通过整合三年级上册Let'seat、三年级下册Whereismycar?、五年级上册Whatcanyoudo?等话题相关内容进行情境想象与语言再构,语言没有固定答案,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充分提升学生思维想象的能力,形成个性化语言输出。

表1 不同主题对话课思维目标设定范例

续 表

(2)联“绘本”:规律迁移 举一反三

英语语音课堂的教学较为枯燥,大多数教师容易将语音课的目标定位于书本语音单词的拼读和掌握上。这样的教学目标容易使课堂陷入机械式朗读学习的困境中。转变教师设计理念,结合多样化的语音绘本内容,将语音课堂的目标定位在规律的迁移运用上,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

案例2:三年级下册Unit 3 Let's spell“i”闭音节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1:(常规目标)

1.能够说出元音字母“i”在闭音节中的发音。

2.能够拼读出big/pig/six/milk等四个语音单词。

3.能够完成书本Readandlisten的练习。

4.能够根据描红和书写big/pig/six/milk等四个语音单词。

教学目标2:(思维目标)

1.能够说出元音字母“i”在闭音节中的发音。

2.能够理解含有“i”的CVC结构词形,并根据规则拼读出单词。

3.能够根据构词规律,创新出符合规律的含有“i”的CVC单词。

4.能够掌握CVC单词的书写,并完成练习。

5.能够在不同语境中朗读含有“i”的CVC单词或者编写有意义的句子

[案例解析]观察上面例子中两种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可以充分体会教学目标结合思维意识提升的目标,情况发生了较大的不同。常态模式中,教师围绕书本内容设定目标以语音知识记忆为主。思维模式下,教师突出语音规律的拼读、创新、拆音的迁移能力。学生需要真正内化规律,并将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表2 不同类别语音课思维目标设定范例

(3)联“生活”:开放自主 对比思考

一般来说,英语PEP教材中阅读类教学内容容量比较大,内容也相对丰富。仅仅关注字、词的掌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将教材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落实在评价、建议等自主开放式的观点表达中,充分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

案例3:五年级上册Unit 1 read and write教学目标设定

[案例解析]从案例中我们明显能够看出,常规教学目标注重知识学习,而基于思维的课程目标更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的认知,对同伴设计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优点和不足的思考,形成个性化的观念,并进行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从而找到自身阅读思维能力发展的突破口。(www.xing528.com)

表3 不同年级段阅读课思维目标设定范例

2.文本挖掘,探思维隐含点

教材文本的解读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解读文本,能够有效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词汇、句型、语篇入手,探寻隐含的思维点。

(1)细嚼慢品:读词汇,探“差异”

词汇是篇章的基本单位,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相比,会存在情感背景意义等较大的文化差异。把握这一差异所在,我们可以找到撬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支点

①解读文本主语,体会情感对比差异

[词汇解读]在这个对话文本当中,单词“she”反复出现,通过对文本上下文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词指的是一只猫。那么,为什么文本没有用“it”来表示猫呢?究其原因,这和英美国家家庭认为宠物家庭成员的文化现象是有关系的。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本课的人称代词,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对比和思考。

②解读语气助词,聚焦文化礼仪思辨

[词汇解读]在这一篇文本中,教学的重点无疑是对话: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但是在答句的后面是否一定需要加上“please”这个单词呢?事实上,有和没有这个单词,会对语言使用的适切性产生重大影响。关注这个单词就能联系到对文明礼仪问题的思考。

③解读特定词组,探究文化背景解密

[词汇解读]“Jasmine Flower”是有名的中国民歌,旋律优美欢快,深受外国友人喜爱。因此,“Jasmine Flower”究竟是怎样的一首歌?为什么要教笔友唱这首歌?挖掘这个点从而引发学生对对话发生的背景进行思考,了解跨国笔友之间的情谊。

(2)字里行间:寻句子,品“内涵”

在处理某一些教学文本时,我们会发现,光了解句子文章的表层意思,思维点的寻找并不那么容易。我们需要从仔细解读句子字里行间的意思入手,才能找寻到文本思维点。

①寻前后呼应,品生活哲理

教师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语言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生活常理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是编者为了体现语篇特殊的主题含义而有意为之。

正如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当中,Robin作为厨师,做出了两人爱吃的食品,但是鸡肉和冰淇淋放在一起烧合情合理吗?其实编者是为了说明菜肴搭配的合理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这个句子,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

②寻言外之意,品逻辑推理

在教材文本中,我们还常常能发现有一些信息并没有被直白地告知给学习者,是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要探寻这一类内容的真实答案,需要学习者动脑思考,从上下文已有的情境内容入手,通过合理推理才能得出结论。而这样的内容是非常好的思维训练素材

正如五年级上册Unit 1 A Let's talk当中,Pedro同学eat lunch(吃午饭)这一项活动的时间在文中是没有直接答案可以寻找的。我们需要根据Pedro上午放学时间和下午上课时间之间的差额进行逻辑推理才能得出结论。

③寻蛛丝马迹,品情境延续

还有一些教材文本中,虽然事件发生的地点已经进行了阐述,但是,文本中还会给出后续事件发生的地点。这样的文本也值得教师深读,后续事件发生地就是语言运用交际的情境变换点,可以以此为契机,展开后续情境的想象和讨论,这也有利于推进学生思维的萌发。

正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B Let's talk中,Chen Jie提出,请Sam带小狗去公园。教学可以从这个点出发,展开讨论:小狗去了公园,它会干些什么呢?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合情又合理,还能引发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想象。

3.插图挖掘,探思维着力点

教材插图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和情境性等特征,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挖掘插图内容,找寻插图中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着力点,并以之为基石,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让课堂活动思维化有显著提升。

(1)析插图趣点,享创意无限

激发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情感需求点。教师可以通过对插图趣味点的解析,布置真实有效的讨论任务,进行头脑风暴,真正触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2 四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主情境图

【插图解析】Zoom 拖着Zip并且用Zip的尾巴来打扫教室。这个与众不同的“扫帚”是插图的亮点所在,因为它充满了趣味性。那么,生活中还有其他特殊的“扫帚”可以用来打扫教室吗? 稍稍改变生活的常规,展开讨论,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打破固有框架的束缚而脑洞大开。

(2)析插图疑点,展探疑释因

对文本内容产生好奇,才能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对插图信息缺失处进行探究,通过质疑、提问等方式推进学生思维判断力、推理能力的提升。

图3 三年级下册Unit 4 My classroom主情境图

【插图解析】PEP教材每个单元的主情境图中都会有Zoom和Zip这一对好朋友的身影,但在本单元中,我们发现Zip的踪迹不见了。围绕这一疑点展开讨论:今天的图片中少了谁? 她可能会去哪里? 为什么Zoom没有去? 如此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对图片细节的追问,对学生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析插图奇点,促思维辩证

教师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活常理来判断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来找出问题的关键。由此,联系对比生活实际,将有效促进学生对问题背后原因的思辨。

图4 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Read and write插图

【插图解析】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发现,插图中Robin根据便签条要求制作了奇怪的食品。教师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活常理来判断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来找出问题的关键。由此,联系对比生活实际,将有效促进学生对问题背后原因的思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