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效果

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效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多维联动”小学英语创意作业内容设计路径1.联动“交际演说型”作业,提升口语能力类型特征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课题组借鉴该活动的主旨思想,在三到六年级开展以“为你读诗”为主题的英语诵读创意作业活动。

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效果

整合了多样化的作业资源,借助了先进的作业设计理念的引领,但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真正将作业落地。因此,课题组通过设计和开展不同类型的英语创意实践作业,以实践促发展,在实践中改变学生做作业的态度,切实提升作业完成的实效性。

图6 “多维联动”小学英语创意作业内容设计路径

1.联动“交际演说型”作业,提升口语能力

(1)类型特征

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以口语能力提升为目标,设计不同形式的口语作业。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确立个人观点,并能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陈述。

(2)操作流程

■主题确立

教师结合本单元口语教学重点内容,确立口语作业的主要展示形式,并向全体同学进行公布,明确作业内容、准备时长及最后的展示要求。

■团队组建

学生根据口语作业主题内容,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2~4人小组组队。组队之后分工,及时开展口语展示、排练等前期作业准备活动

■资源选取

围绕16项课程核心口语话题,多渠道选取符合要求的资源,赋予语言表达更多维的生活语料。对选取的资源进行整合、改编,自主创新口语的语篇内容。

■演说驱动

通过模仿、改编、录音、展示的交流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搭建口语作业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度和交际能力。

图7 “交际演说型”实践作业操作流程

(3)案例解析“为你读诗 情感升华”

■步骤一:主题确立

“为你读诗”是2013年起由Be My Guest携手中国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共同发起的一场诗歌艺术活动,希冀以读诗的方式,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百度百科)。课题组借鉴该活动的主旨思想,在三到六年级开展以“为你读诗”为主题的英语诵读创意作业活动。

■步骤二:团队组建

在相应的PEP课文主题下,自主选择诗歌/故事/课文(Read the English poem/story/text),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两人合作进行朗读,也可以小组团队合作。

■步骤三:资源选取

表1 供选课文主题

同学们各自挑选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朗读。哪怕是同一主题下,不同小组选择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以父亲节为主题,朗读Silent Strong Dad。有的同学选择的主题是重阳节,朗读的内容与重阳节话题相符合,但表达的情感意义又有所差别。

●步骤四:演说驱动

在“为你读诗”活动中,同学们结合书本学习主题,自由搭档,选择喜爱的名篇名著进行语音模仿,然后将录音发送给老师。老师通过班级海选挑出优胜作业,在英语公众号推送,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推送展示,让更多的家长和同学能够欣赏到。

(4)策略提炼

■竞争激趣,支架助推

教师举办口语竞赛,要求学生结合作业的主题及老师提供的支架内容,整合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特长,进行口语创新表达竞赛活动。由于口语支架只提供了句子的主干,这为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拓展了空间。

戏剧新编,自信展示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教师将英语口语作业设计为戏剧式改编,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经典的英语戏剧故事后,结合课文主题,设计简短的舞台剧进行展示。

■留白想象,创新演绎

课文中的对话作业,角色扮演容量少且缺乏真实性,因此,通过想象对话中可能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表演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表演,增加对白和人物,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2.联动“读写设计型”作业,提高读写能力

(1)类型特征

课题组开展读写设计型的英语实践类作业,旨在提升学生笔头作业兴趣,加强对书写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类作业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积累,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同时结合作业美化设计功能综合输出语言。

(2)操作流程

■明确形式

书写作业的形式影响作业完成的效率。因此,在书写任务布置后,首先需要对作业的形式进行思考,基于设计元素开展的读写作业可以借鉴海报、绘本、便条等形式。

■设定目标

仔细解读明确作业中书写内容的目标达成要求,在基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读写内容,所完成的内容能够与相应教学年段的书写能力保持一致。

■分工协作

读写设计类的作业内容要求比传统书写作业更高,作业容量更大,完成难度大,因此需要在作业开始之前进行分工讨论,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规划作业完成时间段。

■图文并举

本类型作业的内容除了完成书写部分之外,还需要设计、美化。因此,页面内容需要提前进行板块规划,合理设置图文比重。

(3)案例解析“漫画环游 语义交融”

■步骤一:明确形式

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B Let's learn一课为例。PEP英语单元课时中,Let's learn板块主要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将传统的抄写单词作业改为将词汇用漫画的形式进行图文结合型实践展示——漫画环游。

图8 “读写设计型”实践作业操作流程

■步骤二:设定目标

Draw and write about Sam:What can Sam do?Please draw beautifully and try to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am can...At least 6 sentences.小组漫画环游: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写一写,来描述Sam能做的事情。(至少用6句话)

■步骤三:分工协作

在这个创意作业中,主要学习内容是swim,speak English,cook,play basketball,play ping-pong 5个词组。我们的课题实验班级结合词汇课的作业内容,以6人小组漂流接龙(1人1图)的形式进行了词汇的形、义的理解性运用。

■步骤四:图文并举

同学们通过合作,借英语连环画来展示小组的创作能力,增强自信。每一位同学在规定的页面内,绘制一幅主人公Sam能够做的事情,并在图片下方做出对应的文字说明。这一项作业帮助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重点词汇的音形义都进行了明晰、真实的运用。

(4)策略提炼

■借图喻义,明晰特征

PEP教材字母的学习是英语起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之一。学生学习字母的主要困难在于:字母形状的记忆、手写体字母格式及字母发音。将字母与图像之间进行联系,用生动形象的趣味图像来凸显字母的特征,深化学生对字母的记忆。

■导图梳理,连词成文

句型篇章书写是检验学生内化语言、书写能力的途径。然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偏弱,写话能力偏弱,教师借助导图绘制书写要点,并以此为契机梳理语篇内容,完成整体文本。

■生活图示,真实体验(www.xing528.com)

教材中部分阅读篇章生活气息浓厚,比如邮件、书信、海报、便条等,因此,在完成这一类书写作业任务时,通过模仿绘制生活中实际的文本格式,增强书写作业内容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3.联动“主题探究型”作业,促进思维提升

(1)类型特征

目前开展主题式研究已成为一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流学习方式,此类作业主要是围绕一个核心话题,以英语调查、调研、访谈等形式开展研究,注重对语言学习内容的再加工,达成活用语言、深化思维的目的。

(2)操作流程

■目标指向

调研类作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教师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调研目标,明确本项调研内容不超越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能力。

图9 “主题探究型”实践作业操作流程

■模板探究

调研结果的反馈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展现,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调研报告、小论文、研究成果、学习心得读后感等模板作为最后调研成文的示范性模板。

■实地调研

调研类作业耗时较长,主要原因是需要结合调研主题内容进行实地走访、对涉及人员进行访谈交流、查阅资料以获取相关第一手的资料。

■合作反馈

调研活动完成的最后一步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调研后的交流活动。同学们展示调研的数据和结论,交流活动既是对活动的回顾和思考,也是英语真实交际的好契机。

(3)案例解析“海报设计 规则意识”

■步骤一:目标指向

在日常生活中,规则意识是社会有序运行、社会公民正常活动的重要保障。教师结合五年级关于规则意识培养的内容,布置设计rules海报,提升生活认知能力。

■步骤二:模板探究

PEP五年级下册Unit 6 Work quietly一课主要谈论的就是校园中不同场合的规则内容。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设计了以下实践作业内容:Please make a rule poster for our city.以海报设计作为规则探究的外显载体

■步骤三:实地调研

学生以假日小队形式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每6人为一个小组,利用课间巡视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观察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同学或者街上行人和警察等进行访谈,了解问题所在,并且对调研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和记录。

■步骤四:合作反馈

在海报设计活动中,同学们将校园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专用场地的规则设计上,而城市规则薄弱之处往往是人流繁忙的红绿灯路口。以此制作的海报既美观又有针对性,突出了生活中不同场地规则的重要性。这些海报还可以进行张贴和宣传。PEP教学内容中,这一类作业还有很多,比如校园布置海报设计、俱乐部活动海报设计、服装秀设计等。

(4)策略提炼

■交流访谈,访有所思

访谈作业是主要针对高年级同学的英语创意作业内容。结合课文所学主题,学生可以在课后化身主持人,通过采访不同的人物对象,既对调研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在真实的语言交流过程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问题前置,调研梳理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主题,同学们可以在调研前,预先对主题问题进行调研,罗列可能性问题,然后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并根据采访的记录进行整理,整合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做到创意作业中,从而提升思维预测能力。

■分享交流,时间保障

要让学生真正深入调研活动,除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探究后续的交流分享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让调研内容真正落实的一环。因此,需要落实调研完成后的交流展示活动,可以进行小组交叉汇报,形成研究闭环,发展学生的持续思维能力。

4.联动“场景体验型”作业,发展综合素养

(1)类型特征

语言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单一的听说读写任务,那么语言的技能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本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只有体验语言在真实交际过程中的意味,才能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对运用语言合理性的思考。

(2)操作流程

■规则设计

体验交际类作业的形式比较灵活开放,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对作业实施形式和目标进行细致规划和设计,明确活动的具体开展要求,有序开展作业。

■场馆确立

本类型实践作业的空间场地一般不局限于课堂或者家发生,因此,根据每一次活动学生的体验类型,提前进行场地的联系落实,实地查看、熟悉,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展示预演

体验交际作业考验学生临场的应变能力,有很多时候需要对临时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因此,学生需要对相关流程进行预演预热等,确保最后体验活动的成功率。

■总结感悟

总结是对学习活动的再提升,体验活动展示之后,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修改发言稿,收集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资料,为语言再提升打下基础。

(3)案例解析“场馆解说 实地展示”

图10 “场地体验型”实践作业操作流程

■步骤一:规则设计

五年级同学们准备去西溪湿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英语教师请全体同学通过网络了解湿地博物馆的大致场馆分布情况及主要的展品。然后,根据合作小组的划分,分头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并写出解说词。届时,在场馆中进行英语讲解。

■步骤二:场馆确立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每学期都进行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段分布的不同,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半天的时间,走出校园,来到一些有名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场馆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解说员需要提前与场馆联系,提前到场地了解馆内情况。

■步骤三:展示预演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场馆进行提前了解,这样参观过程会更加顺利。在参观湿地博物馆这个活动中,英语老师提前要求同学们将收集的信息用英语写下来,小组轮流担任讲解员模拟介绍,做好外事小导游的排练工作。

■步骤四:总结感悟

博物馆实地介绍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活动过后,同学们将解说稿整理出来,在班级中展示,相互学习借鉴。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出一大批对英语学习有兴趣,语言能力过关,心理素养和应变能力都比较强的英语学习小能手。

(4)策略提炼

■临场表达,情绪体验

场景体验类活动中,可以设计主持类的作业形式。因为校园生活中,学生参加的很多活动中都会出现主持人角色。将主持与英语相结合,不仅考验了学生语言、表情、情绪等能力,更是对学生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锻炼。

■德育整合,综合育人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有比较多的德育类实践活动,比如春秋游、自我服务竞赛、艺术节、体育节等,将德育实践活动与英语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这不仅能够开拓英语运用的平台,提高活动效率,同时也能与育人目标保持紧密联系。

■文化内涵,礼仪养成

场景体验类活动中,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还需要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礼仪的养成,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能缺失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