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文教学风格改进:中学语文实践案例

散文教学风格改进:中学语文实践案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L老师不断反思,也在教学语言、教学风格和多媒体课件上做了改进,还加入时下中学生所热衷的追星、动漫、游戏、音乐等元素,力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重塑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不大的现状。然而L老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剔除这些刻意加入的小插曲,正式进入散文文本的教学时,学生们的反应仍似从前,要么目光呆滞、神游四海,要么毫无反应、各干各事。

散文教学风格改进:中学语文实践案例

C中学的 L老师是一名有着十余年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高级老师,一直坚守语文教学一线,从事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L老师珍爱老师这份职业,热爱生活,业余爱好广泛,在老师岗位上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几年前,在中学散文教学上,她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却依然孜孜不倦、热情不减地讲解着散文文本,但是学生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课堂教学效果每况愈下。

L老师不断反思,也在教学语言、教学风格和多媒体课件上做了改进,还加入时下中学生所热衷的追星、动漫、游戏、音乐等元素,力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重塑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不大的现状。

在访谈中,L老师谈到了她以前为重拾散文教学之隽美而做的事情:“前几年我还没意识到这些现象,一直以为是自己步入中年,人格魅力不如从前了。现在的孩子都非常有个性,又处于青春期,师生之间代沟还挺大,所以我想着缩小师生的距离。你要走近一个人的内心,让他认可你、喜欢你,必须先有一些可以互相交流的点,所以那段时间我一直试着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www.xing528.com)

做好这些“功课”之后,L老师信心满满地踏入了教室,在课堂上她间或穿插一些与散文文本相关的小知识,用时下的流行词汇新说作者轶事。幽默的教学语言确实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整节课在一阵阵欢笑中度过。然而L老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剔除这些刻意加入的小插曲,正式进入散文文本的教学时,学生们的反应仍似从前,要么目光呆滞、神游四海,要么毫无反应、各干各事。

她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幽默、新奇的语言确实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这不失为一种拉近学生距离、展现老师人格魅力的有效方法。然而这对散文教学而言只是表面的,真正进入散文,解读散文文本时,大多数学生仍然不感兴趣,在激发学生思考方面收效甚微。加之学生手里有参考书,老师讲的是什么、下一步要讲什么,在参考书上完全有迹可循,即使漏听了一部分,课后也能从参考书上补回来。这也许是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L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大量阅读和学习散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用于课堂实践。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反思和改进,仍收效甚微。L老师忧心不已,“现在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散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文类,承担着布道明理、育人立德的主要功能,所以学生对散文学习的这个态度我真的很忧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