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案例教学实践:古诗词初探

中学语文案例教学实践:古诗词初探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过程中,诗先进入学生的眼中,再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从而悦于情,这使学生能初步在整体上感知文本。所以X老师的教学也是先从读入手。于是X老师开始了她的第一节古诗词审美教学的课程。于是X老师打开了这首《二泉映月》,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这首二胡乐曲,忍不住说终于找到了一首完美的配乐,于是跟着音乐读起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中学语文案例教学实践:古诗词初探

登高》是杜甫的一篇名作,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历来被人们所传诵。前人对它的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该诗是诗人离开家乡漂泊于西南地区,在夔州登高而作,写的是自己登高所见之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集中于眼前的景物,以沉郁悲凉的笔触描写了秋天萧条之景,抒发了漂泊他乡的悲哀情感,具有很深刻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读诗,初步感知

诗是情感的艺术,读诗有助于品味诗歌语言美,在诗词的诵读中读出自己独特的体会。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诗先进入学生的眼中,再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从而悦于情,这使学生能初步在整体上感知文本。而无论哪一种文体的教学都离不开文本,所以学习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就是阅读,读通、读顺才能读懂,才能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X老师的教学也是先从读入手。

今天X老师早早就来到了班级门口,等着给学生上一堂不一样的古诗课。而学生们听说今天要上一节与众不同的课,更是早早地就来到了班里。“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起来了。X老师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了讲台,虽然内心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但是准备充分的她暗示自己是可以的。于是X老师开始了她的第一节古诗词审美教学的课程

X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是杜甫的《登高》。由于提前已经叫大家预习过了,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已经感受到这是一首很美的诗呢?好,无论感受与否,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诗歌的审美新天地。既然是讲美,那么也应该有美的东西与它相配才对,所以首先我们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我为大家配上音乐

听说要配乐朗读,大家都感到十分新颖,上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课,有的学生从来没有配乐朗读过古诗,大部分同学认为只有现代诗歌才需要配乐朗读,有的甚至认为朗诵比赛才需要配乐。于是大部分同学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更是激动地举着手叫着“老师,我我我”。

X老师打开了音乐文件,一首暴风骤雨般强劲的吉他曲《She Is My Sin》响彻整个教室,这是一首典型的摇滚乐。X老师偷偷地观察着学生的变化,她发现一些同学面露难色,面面相觑一脸疑惑。

X老师:怎么不读呀?(暂停了音乐)

全班同学:读不下去。

X老师:怎么读不下去呢?这可是世界名曲,怎么?难道你们看不上这首曲子?

A同学:这个音乐节奏太快了。

X老师:那这么说,你们认为这首诗不是这样的节奏,对吗?

同学们:嗯。

X老师:那这首诗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能否根据诗本身的内容解释回答?

B同学:“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已经表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所以读起来要缓,刚才的音乐太快了,读不出哀的感觉

C同学: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萧萧下”“不尽”“滚滚来”这几个词应该是慢慢地,“萧萧下”和“滚滚来”要拉长音,读出那种无边和不尽的感觉。

D同学:颈联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达,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要读出作者的漂泊之苦和老病孤独的状态,尾联承接颈联,要读得缓慢而沉重。

X老师欣慰地听着同学们的分析,在黑板上写下“悲伤、缓慢、沉重”等词。

X老师:同学们的理由很充分,成功地说服了我,看来这首摇滚乐确实不适合这首诗,既然大家认为这首音乐又快又吵,那我们就换一首再试试。

于是X老师打开了另一首音乐,这是一首施特劳斯最著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但是同学们依旧觉得不合适。X老师故作为难地说:“这可是世界名曲呀,这都不行?”同学们纷纷说这个曲子太欢快,而这首诗是悲伤的。同时有些同学似乎看出来老师是有意为之,于是便调侃老师做个示范。

X老师:其实我也读不出来(笑)。两首曲子都被同学们否决了,第一首太快太吵,而这首诗是缓慢的;第二首太欢快,而这首诗悲伤、沉重的。那么我这里还有一首曲子,不知是否符合同学们的胃口。

于是X老师打开了这首《二泉映月》,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这首二胡乐曲,忍不住说终于找到了一首完美的配乐,于是跟着音乐读起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在学生跟着配乐朗读之后,X老师还进行了全班赛读,看哪一位同学的情感最接近诗人,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去自主把握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最开始是以吟诵的方式来阅读的,但今天在语文课堂上把“吟诵”的方式全面铺开已经不现实了,因为老师和学生全部摇头晃脑的场景实在是与时代不符,同时如何把握诗歌韵律、平仄关系也大大超出了中学语文课标范畴,所以本案例采取一种变通处理方式,就是配乐朗诵。这种方式并不需要学生对音乐有多么深入的理解,只要认真听就可以了,避免了古诗词教学一言堂的情况,把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而学生们也十分投入,通过配乐朗读,学生更好地把握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初步感受到这首诗所具有的情感美,并且这种情感是学生通过听不同的配乐自己感悟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自主分析出来的,显然X老师的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二)赏诗,深入理解

1.以象味意,走进文本

“象”,本来是指客观事物或人物的外部形态,“意”是作者的主观之意。诗论者历来认为,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是情和景,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成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登高》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中出现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八个意象,风之急冽、天之高阔、猿之哀鸣、渚清沙白、鸟之回旋、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形成一幅壮阔的秋景图。落木萧萧而下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长江的滚滚气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些景象也正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学一首好诗是无法不去分析其意象而走进意境的。

面对学过许多古诗词的高中生,X老师并没有再去讲解“意象”“意境”这些重复的知识点,而是一开始就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找出意象,分析每一个意象。或许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找出这些意象很简单,但分析起来却有难度,可如果学生自己不去尝试分析,那么他们就永远不会分析,所以问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况且老师已经提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想必学生也已经自主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所以中国诗词意在象中。于是X老师开始带领学生们走进古诗的意象的分析,以象味意。

X老师:通过前面的朗诵,学生对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这精炼的语句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中的意象,并简要说明这些意象是什么样的,同时思考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A同学: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这些意象。

X老师:很好,那么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A同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登上高台眺望远方,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使他站在高处更觉寒冷,望着天上落单的飞鸟,不免悲从中来。

B同学:秋风吹乱了杜甫的白发,也吹落了树上仅有的几片叶子,伸手去拨挡住眼前的白发,却听见远处时时传来阵阵猿的哀叫。

C同学:寒风凛冽的江边,一位衣衫褴褛头发稀疏且泛白的老人独自登上高台,看着奔流的河水、落单的飞鸟以及萧萧而下的落叶,听着猿的哀叫,禁不住潸然泪下。

X老师:很好,同学们充分展开了想象,好像亲眼见到了这景象一般,那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意象所构成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又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同学们能不能将此情此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B同学:“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写风的凛冽,诗人登上高台更加感受到风之大,这风吹乱了作者的头发也吹冷了诗人的心,以此来写出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此时此刻心境的凄凉。而“天高”又显得人是那么渺小,天地之间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哀猿”更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郦道元在《三峡》中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说诗人此时已经是倍感凄凉了。

C同学:“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说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在盘旋。此时诗人的视线由高处移向了远方,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下有一群迎风飞翔、不断盘旋的鸟。

X老师:为什么这鸟是在不断盘旋而不是飞向远方呢,营造这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C同学:可能这只鸟飞得太久了,它已经无法再飞回它的家乡,但它又不肯放弃飞翔,所以只能独自徘徊在这寂寥的苍空。之所以勾勒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就是在暗示我们诗人就像这只飞鸟一样,他十分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但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D同学:这只鸟是失群了的孤鸟,曾经它也是一只堪比雄鹰的大鸟,但是现在经历了世事沧桑,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这一只孤鸟不知该何去何从。其实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故友的离去使他的生活更加窘迫,他就是这只孤鸟,独自盘旋在这一方天地。

X老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到位,这是一只孤独的鸟、痛苦的鸟,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这就是诗人现在的处境,想飞却飞不高,在重阳来临之际,亲人们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菊花,而作者却一个人远在他乡登高远望。那么请同学们继续展开想象,畅所欲言,继续分析下一联的景象,“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又暗示着什么呢?

E同学:“无边落木萧萧下”是说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现在已经是深秋,万物凋零,面对此景,作者深感此时此刻自己也已经迎来了生命中的秋天,自己也该像那落叶一样萧萧而下,但落叶归根,自己又该如何回到故土呢?“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说时间无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止,奔流不息。

F同学:这两句形成了对比,个人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悠久形成对比,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X老师:是呀,生命易老,韶华易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目睹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唐繁华,也经历了“由荣到枯,由盛转衰”的乱世场景,杜甫的生命俨然已经老去,但历史依然年轻。那么请同学们现在把自己想象成年老多病的作者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个人登高远望,带着刚刚配乐朗读的感觉,再来读一下这两句诗。(www.xing528.com)

全班学生:风急(颤抖而凄惨)天高——猿啸哀(悲伤得要哭了感觉),渚清沙白——鸟飞回(望向远方思念家乡,不知还能不能再回去我故乡的感觉)。无边落木(一气呵成,木字拉长音)萧萧(拉长音)下,不尽长江(一气呵成,江字拉长音)滚滚(拉长音,读出磅礴的气势)来。

听着同学们的分析和朗诵,X老师内心无比欣慰,或许对于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学生们来说,去理解这样一首饱经沧桑的诗人写出来的诗具有一定难度,但不可否认每一位同学都在尽可能地去努力理解。

X老师:在背景音乐和意象分析下,同学们读得都很棒,想必大家是真的领会了这首诗的内容,走进了诗人的世界,目睹了诗人眼前的景象。

通过意象的分析以及画面的想象,再加上之前的配乐朗读,学生对此诗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把握,逐渐体会到了作者登高远望、目睹这满目萧条之景的无可奈何,但面对生命又具有一种豁达。其实此时学生早已于不知不觉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这一点通过学生的朗读完全能够看出来。

诗歌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感受意境之美,从而引发对情感美的感悟。课上到这里,X老师依旧没有提示学生任何有关意境的字眼,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这一环节,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发现意象的美,并进行分析表达。老师的提问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自觉,问答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感悟情感,走进作者

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杜甫的这首《登高》不仅景象壮阔,情感更是耐人寻味。

经过对意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够直接感受到这首诗是悲凉而忧伤的。文如其声,言如其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只有了解作者,走进作者,才能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情感。于是X老师在引领D班同学们分析意象、不断朗诵之后,又带领同学们再次走进古诗,去感悟作者。

X老师:同学们,在配乐朗读中我们基本把握了这首的感情基调,在意象分析中我们更是明确了悲凉萧条的意境,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在这种基调和意境之下再次回归文本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同学们想象一下长江边上这位身患疾病的老人独自向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一路跌跌撞撞,终于登上高台,抬眼望去却是满目凄凉。他一生坎坷,而此时又逢战乱,自己远在他乡,面对此景不禁有感而发。那么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呢?抒发了什么情呢?能不能根据自己课前预习搜集的材料做简要分析呢?

教室里瞬间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的同学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早已按捺不住,踮着脚,屁股早已脱离了板凳,举着手满怀期待地看着老师,希望老师能叫自己回答。

A同学: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可见作者漂泊时间之久,重阳节这一家人团聚之日也不能回到故乡,所以表达了作者孤独的情感。而且杜甫自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始终漂泊在外,写此诗时已经在外漂泊了八年,可见他离家之久,正可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B同学:我认为这句不仅仅是孤独,更是来自内心的悲伤。“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作者在秋之前又加了悲字,可见这个秋天诗人很悲伤,一个暮年的老人独自拖着病老的身躯登高,可见其是悲伤的,这就像中秋节一个人望着天上的圆月吃月饼一样。

C同学:是的,我也认为是悲伤的,这就好像过年不能回家同家人一起看春晚、吃饺子一样,这要是我肯定都难过地哭了。

D同学:那我也想举个例子,这就像情人节别人都去过节,而我却遭遇分手一样。

……

不同却类似的经历引起了学生与诗人的情感的共鸣,学生在更深的程度上理解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

X老师:看来同学们都是悲情人物呀,还是琼瑶剧看多了(微笑),不过“悲”确实是贯穿这首诗始终的。宋人罗大经说这一联有八意,八意有八可悲,同学们能读出几层来?我们先来看“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谁试着揣摩一下?

全班学生:离乡之远的悲、秋天萧索的悲、漂泊他乡的悲、漂泊之久的悲。

X老师:不错,此句中正是包含了这四种悲,罗大经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那么谁再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中所包含的悲?

F同学:年岁已高的悲、体弱多病的悲、独自登台的悲、登高望远的悲。

X老师:不错,看来大家都是罗大经嘛,这么多悲附加在诗人的身上,这个老人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可这就结束了吗?接下来作者又是如何描述的?

全班学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X老师:那么这两句诗又如何解释呢?从这一联中你读到了怎样的杜甫呢?

面对老师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们低头沉思,交头接耳。老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去寻找答案,可以相互讨论。X老师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掌握知人论世的古诗分析方法。

时间过去了几分钟,同学们渐渐举起手来。

G同学:我读到了愁苦的杜甫,他的愁苦来自国家的动荡不安,此时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时局动荡,战乱四起,国家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杜甫是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人,像他曾在《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中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鲜明的对比道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愁。

H同学:诗人的愁苦还来自自己已经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就像刚才G同学说的那样,此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国家仍旧处于战乱之中,时局动荡,但此时的作者年事已高,纵使他再忧国忧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I同学:我觉得作者在感叹家国破碎的时候,还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这是一种自叹悲苦之愁。此时国家时局动荡,诗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暮年依旧漂泊在外,不能归故里。想到逝去的亲人朋友和“常作客”的自己,诗人内心无比悲苦。这种种愁苦交织在一起,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

X老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似乎明白了,正是这一丝丝、一缕缕的愁苦使得诗人两鬓斑白,风雨飘摇的国家和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导致白发丛生,所以才有了“潦倒新停浊酒杯”。那么作者为什么又停下了酒杯呢?何不借酒消愁呢?

A同学:因为前面说“百年多病”,所以诗人已经不能再饮酒。

B同学:因为“常作客”“艰难”,可能没有条件饮酒,而且举杯消愁愁更愁。

X老师:借酒消愁,但是又不能喝酒,愁苦悲伤无处释放,全部郁结于心,然后借助这首诗表达出来。所以同学们现在是否更加理解作者的心情了呢?

课堂时间总是有限,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X老师要求大家课下根据今天的上课内容完成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对该诗进行美的表达,可以是根据配乐朗诵感受语言美,也可以是进行绘画领会意境美,还可以是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美。

这一系列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同学们自己寻找答案,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学生今后古诗词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加工,巩固理解

如果古诗词的教学在带领学生读完、分析完之后便结束了,那么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好,课下不巩固也是无用的。所以X老师布置了“根据上课内容完成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对该诗进行美的表达,可以是根据配乐朗诵感受语言美,也可以是进行绘画领会意境美,还可以是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美”的作业。

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加工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达到的水平。学习一首诗的意义并不是我们知道了几个意象的代表意义,更不是单纯的积累背诵,而是学会分析,学会理解,并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古诗词审美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懂得美、鉴赏美,更在于要学会创造美、进行美的表达。而且X老师留的作业并不死板,学生可以很自由地选择作业形式,只要有理即可。

第二天,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作业交给老师,X老师内心忐忑而激动,她不知道学生们到底对这首诗领会到什么程度。但是交上来的作业并没有让X老师失望,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学选择绘画还原诗人登高所见,有的同学分析朗读方法并进行了配乐朗诵,还有的同学将这首诗写成了白话文小故事……X老师看着这些作业,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她并没有即刻进行点评,只是做了简单的记录,因为她认为美于不同人而言是不同的,只要能准确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就是好的,于是决定在自习课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大家互相借鉴,看看不同同学心目中的美。

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程度,将学生不同形式的作业进行展示,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节自习课X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大家互相传阅、相互借鉴。有的同学能力有限,不能将其中的美讲述出来就用画的。在同学们交流得差不多的时候,X老师让大家在不同的作业类型里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并说明理由。

A同学:我认为L同学的画是最好的。(画中是一个佝偻的身躯站在高台之上,天是阴沉的,黄色的落叶纷纷飘下,一个两鬓斑白、弱不禁风的老人望向远方……)通过这个同学的绘画,仿佛诗人就在我们眼前。

B同学:我认为M同学的小故事写得不错。(故事为: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秋风呼呼地吹,吹得落叶漫山遍野,吹出一片萧索衰败之象,但却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就像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不舍昼夜一般。凄冷之中只有孤鸟在空中盘旋,远处传来阵阵猿的哀叫,只叫人凄身寒骨。只见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衣衫褴褛、白发丛生的老人踉踉跄跄地登上了夔州长江边一座高山之上。)她将环境描写得十分到位,仅仅通过环境描写,我就能够猜到此时的这个老人内心一定也有一阵寒风呼啸而来。

……

X老师:同学们完成得都很不错,对于这首诗的美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还能够在其他同学的作业中找寻到美,那么现在老师再一次为大家配上音乐,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理解和刚刚的分享再次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于是X老师打开《流浪歌》的伴奏,认真地听配乐,跟着音乐读起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读毕,有的同学不禁潸然泪下,直到下课还沉浸在诗人的世界中。

这样的形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给予了学生一个自我创作的机会,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更学会了创造美,这样的语文课无疑是多姿多彩、深受欢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