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构联觉:解析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同构联觉:解析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感觉之间有一种相互沟通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音乐材料的组织整体之所以能够反映不同于其自身的某种东西,正是利用了同构联觉的原理。音乐与其表现的其他对象之间的同构联觉可以归结为音的高与低、音的强与弱、音的快与慢、音的张与弛四个方面。

同构联觉:解析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与文学、绘画、影视等其他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此差异首先体现为音乐的材料是声音。声音不具有确切的空间或视觉的表现能力,那么音乐又如何运用它的外在形式(音响结构)来表现音乐之外的内容呢?作为欣赏者,我们又如何从音乐形态中感受音乐的形象与内容呢?这时,聆听者需要依赖的便是解读音乐内容的中介环节——同构联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感觉之间有一种相互沟通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而同构联觉是指由不同的感觉刺激而引发相似或相同的感觉的现象。音乐的材料并不是单个的音,而是由一系列的音发展而来的整体。当一个个单独的音作为音乐整体中的一个因素,成为音乐整体中有一定含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它就成为不同于其自身的某种东西的反映。音乐材料的组织整体之所以能够反映不同于其自身的某种东西,正是利用了同构联觉的原理。音乐与其表现的其他对象之间的同构联觉可以归结为音的高与低、音的强与弱、音的快与慢、音的张与弛四个方面。

(一)音的高与低

高的音往往使人联想到明亮的视觉感受,在情态体验上则是兴奋快乐的,还可以对应物体的轻飘、细小和敏捷,而低的音则相反。比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和《大象》的音区一高一低,很好地利用了音的高与低之间的联觉差异,形象地勾勒出两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其中,《天鹅》一曲使用了较高的音区,描绘出天鹅优雅动人的姿态;而《大象》一曲则使用了较低的音区,描摹出大象憨态可掬的笨拙形象。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则利用高音的轻巧来描绘河流源头的细小溪流,利用低音的厚重感来描绘汇成大河的浩瀚水面。

(二)音的强与弱

音的强与弱是音乐聆听中可以形成同构联觉的另一个维度。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夜曲》往往采用轻柔的力度,表现出平和安宁的景象,因此具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并充满了忧郁与伤感。当然,肖邦的《夜曲》也运用了一些较强力度的音响,使作品呈现出激情与幻想,它不仅是运用力度变化勾勒音乐形象的佳作,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中魅力永存的经典。

在《命运交响曲》中,贝多芬则大篇幅地使用了乐队的强奏,在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的同时,可以使人联想到关于“命运”的沉重主题,以及人类与命运之间的激烈斗争。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该交响曲也正因这一警语而得名。命运主题贯穿了整个作品,展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使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与震撼。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www.xing528.com)

(三)音的快与慢

在音乐聆听中,快与慢的对比也可以使听者在脑海中形成同构联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用飞驰电掣般的快速音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野蜂飞舞的场面。时值的短促映射出野蜂飞舞时的速度。《野蜂飞舞》这部作品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曲。该作品是歌剧萨尔沙皇的故事》(脚本取材于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同名童话诗)中第二幕第一场的幕间曲。乐曲一开始便以快速的半音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幅野蜂飞舞的画面,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的纤细的震音使我们感受到野蜂飞舞时翅翼振动的声响。力度上的强弱变化,更是将野蜂忽远忽近且偶有停歇的景象描绘得生动非凡。舒曼的《梦幻曲》则从头至尾采用了慢速的音型,舒缓优美的旋律表现的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甜蜜回忆。此曲从速度上同《野蜂飞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也可以看到,速度的差异对于音乐形象的刻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根据同构联觉的原理,音的快与慢可以展现出极为不同的功能。

(四)音的张与弛

音色协和度的差异给音乐表现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粗糙、不协和的音色给人以紧张复杂的感觉,而松弛协和的音色则可将人们带入单纯美好的情境之中。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ɡ,1874—1951)的《乐迷皮埃罗》(1912)以复杂紧张的音乐风格而著称,作品中忽高忽低、游移不定的旋律,演唱者尖利甚至略显刺耳的音色,都使作品蒙上了荒诞怪异的神秘色彩。该作品是为一位女声独唱演员与一支室内乐队而作,诗歌选自比利时诗人吉罗(Albert Girɑud,1860—1929)的同名长诗的德译本。皮埃罗是欧洲文学、戏剧和艺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他来自意大利北部城市贝加莫,在马戏班里当丑角演员,漂泊在欧洲各国,因此皮埃罗也是丑角的代名词。作品的人声部分几乎是在伴奏下进行的歌唱式朗诵。作曲家运用了极为不协和的音响,营造了紧张不安的氛围。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祝英台》开始的引子与主题部分则大量使用了长笛、小提琴等乐器的最佳音区,以展现乐器最为松弛纯净的音色。加上悠扬美丽的旋律,舒缓绵延的节奏,勾勒出一幅美丽优雅的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