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妓女与歌舞:历史与文化

中国妓女与歌舞: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妓女在歌舞方面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宋代袁州娼女冯鑑,五岁时被其母卖入青楼,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十岁时就以能歌善舞著称于时。每八个人排成一队,共有两行。从《舞赋》的描写来看,汉代女妓的歌舞表演已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歌”又称“中序”,一般以抒情的慢板歌唱为主,并配有舞蹈。《霓裳羽衣曲》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描写了唐玄宗夜游月宫,见到仙女歌舞的情景。

中国妓女与歌舞:历史与文化

歌舞是妓女的谋生手段,因此是她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艺。大多数妓女在歌舞方面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西汉歌舞姬王翁须八、九岁时就跟随刘仲卿学习歌舞。赵飞燕起初本是长安宫人,后来被赐给阳阿公主充作歌舞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掌握了高超舞蹈技巧,因此受到汉成帝的宠爱,被选进宫中。宋代袁州娼女冯鑑,五岁时被其母卖入青楼,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十岁时就以能歌善舞著称于时。明末妓女李香君十三岁时从周如松学演玉茗堂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又得当时著名曲师苏昆生传授歌曲,因此成为秦淮名妓。在妓女中,作为皇家乐团的宫妓享有最优越的艺术条件,教坊司集中了最优秀的乐工对她们进行严格的艺术训练。唐玄宗还另设梨园,亲自指挥排练,数百人中如果有人唱错一个音,他都能发现并予纠正。家妓由于主人有较高的文艺修养,往往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如西晋翾风等女子从十岁就开始在石崇的亲自指导下学习歌舞,不仅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而且重视体态、舞姿的锻炼,从而达到在尘末上不留痕迹的境地。明代何良俊“蓄家僮习唱,一时优人俱避舍”,“又教女鬟数人,俱善北曲”,他得意地自夸“南京教坊人所不能知。”[1]他培养的家乐超过了教坊。还有一些出身于乐户之家的女孩,自幼耳濡目染,亲聆身为乐工妓女的父母的教诲,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如《青楼集》“张玉梅”条载:“刘子安之母也。刘之妻曰蛮婆儿,皆擅美当时。其女关关,谓之‘小婆儿’,七八岁已得名湘湖间。”

严格的训练培养出许多天才的歌舞演员,使中国古代的歌舞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楚辞·招魂》中有一段生动地描述了楚国宫廷歌舞的情况:

酒菜还未上完,女乐已经上场。

敲钟、击鼓,

唱着《涉江》、《采菱》、《阳阿》这些新歌,

美人都已醉了,面孔红得象花一样。

斜送秋波,两眼水汪汪。

绫罗的衣裳,美丽而大方。

两鬓垂爪,发辫长又长。

每八个人排成一队,共有两行。

跳的是郑国的舞,

长袖象竿一样婉转相交,十分优美。

竽、瑟、大鼓,声调是那样热烈。

宫廷都在震动,是在演奏《激楚》这首乐曲。[2]

汉代宫廷的乐舞,场面更加宏传,气势更加磅礴。傅毅《舞赋》极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当时宫廷夜宴的大型歌舞表演,开场是十六名女乐的歌唱:(www.xing528.com)

郑女出进,二八徐待,姣服极丽,姁媮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杨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的白乐而照光夭兮,华礻圭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杨,亢音高歌为乐四方

这些歌妓服装华丽,神态安详,歌喉婉转,美妙的声音传向四方。接着是位女子的独舞:

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络驿飞散,颯扌葛合并。扁鸟栗鸟燕居,拉沓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轻。

少女的舞姿灵动轻盈,似燕子飞翔惊鸿冲天,动如流水静如岳峙,举手顿足皆合节拍。最后是群舞的场景:

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轶态横出,瑰姿谲起,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摘齐行列,经营切拟。仿佛神动,迴翔竦峙。

整个场面如百花争妍,进退动止皆有调度。从《舞赋》的描写来看,汉代女妓的歌舞表演已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唐代是个人材辈出的时代,歌舞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歌者永新“喉啭一声,响传九陌”,能压过广场上千万人的嘈杂声。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浏漓顿挫,动时如雷霆震怒,收时如江海清光。《乐府杂录》所载张红红,则是个音乐奇才

大历中,有才人张红红者,本与其父歌于衢路丐食,过将军韦青所居,青于街牖中闻其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即纳为姬。……尝有乐工自撰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印可于青。青潛令红红于屏风后听之,红红乃以小豆数合,记其节拍。乐工歌罢,青因入问红红如何,云:“已得矣。”青出,绐云:“某有女弟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遂请相见,叹伏不已。再云:“此曲先有一声不稳,今已正矣。”

张红红不仅善歌,而且精通乐理,她的艺术修养要比只知按谱唱歌的歌妓高出一层。

唐代大曲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古代歌舞发展到新的水平。唐代大曲是在民歌、曲子的基础上,继承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型歌舞曲。大曲的曲式,一般由“散序”、“歌”、“破”三部分组成。“散序”是一种散板的引子,以器乐演奏为主。“歌”又称“中序”,一般以抒情的慢板歌唱为主,并配有舞蹈。“破”或称作“排遍”,以快速的舞曲为主,有时也配有歌唱。唐代大曲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曲》,白居易有《霓裳羽衣歌》记述表演此曲的情形: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珊珊。聘婷似不任罗衣,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扌厌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马砉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飘然转旋迴雪轻,嫣然似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佥欠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召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编,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霓裳羽衣曲》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描写了唐玄宗夜游月宫,见到仙女歌舞的情景。从白居易记叙的情况和此曲内容看,表演者无疑是宫中的歌姬舞女。此曲通过宫妓的演出和诗人的记录流传下来,成为研究唐代乐舞的重要资料。

随着宫廷乐舞的兴盛,唐代散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散乐包括杂技、歌舞戏、参军戏、杂剧等民间新兴的艺术形式。常非月《谈容娘》诗描写了在街头巷尾演出歌舞戏的盛况:“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谈容娘》即《踏摇娘》,其内容描写姓苏号郎中的人,每次酒醉归来总要殴打其妻,其妻向邻居哭诉的故事。《教坊记》载: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美姿色,能弄《踏摇娘》。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喫槌子亦醉,不烦酒也。”由此可见在民间演出歌舞戏者有教坊妓女。妓女从宫廷走向大街,对于民间歌舞的推广和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宋代随着勾肆瓦栏的兴盛,民间歌舞曲艺有了更大的发展,并产生了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等新形式。据《东京梦梁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书记载,表演这些民间歌舞曲艺的有不少是勾栏妓。宋代以后,有些民间歌舞通过妓女的不断演出流传了下来,有些形式如唱赚、诸宫调,与大曲融合在一起,逐步演变为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戏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