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剧在天津卫的迅速发展

评剧在天津卫的迅速发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截至目前所见最早记述评剧艺术在天津的文字资料。”由此,评剧在天津正式得名,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次复盛戏社的主演为芙蓉花、花小仙、何翠仙与辛俊德等人,他们主要在天津的北洋茶社演出。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更多的关外评剧剧团纷纷流入天津演出,直到今天,依然在天津卫活跃着评剧艺术演出的身影。日伪投降后,评剧在天津再次出现高潮,国民、天升、新中央、升平、群英等戏院大多上演评戏。

评剧在天津卫的迅速发展

风气之先的天津是戏曲、曲艺的重镇,京剧昆曲、梆子、评书、大鼓、相声杂技等无不在天津卫走向它们的繁荣与辉煌。评剧亦不例外,“评剧的发源地在唐山,而不是天津,但其衍变、形成和发展,却与天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冀东进入天津的莲花落,博采众长,迅速发展,终于作为评戏的种子在天津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早在其前身莲花落阶段就已在天津演出了。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焘在《津门杂记》记载:“北方之唱莲花落者,谓之落子……一日两次开演,不下十人,粉白黛绿,体态妖娆,各炫所长,动人观听,彼自命风流者,争先快睹,趋之若鹜,击节叹赏,互相传述。每有座客点曲,争掷缠头。”可见,当时的莲花落在天津一日两场,而且常常爆满,“趋之若鹜”“争掷缠头”那繁盛与喧闹如在目前,犹荡耳畔。“这是截至目前所见最早记述评剧艺术在天津的文字资料。”

因地缘关系,东西两路莲花落都在天津流传演出,只是风格有所差异。西路莲花落更接近北京,其唱腔、念白多受京腔、京韵影响,而且如前面所讲,西路莲花落艺人多曾坐科梆子班,尤其受卫梆子影响较大,故其唱腔中具有浓重的梆子味,所演剧目以表现日常生活、反映劳动人民喜怒哀乐与美好愿望的小戏为主,主要有《杨二舍化缘》《卖水》《花亭会》《小过年》等,脚色以小生、小旦和小花旦为主。民国时期,西路莲花落艺人刘子琢(艺名柳叶红)、刘宝山等受成兆才革新平腔梆子戏的启发,一方面吸收东路落子的优长,一方面向京剧、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姊妹艺术借鉴经验,对西路落子进行革新改善。于是,西路莲花落曾一度出现与东路落子——平腔梆子一争高下的局面。然而,随着东路落子的持续革新,剧本不断丰富,声势日益隆盛,西路落子最终失去了观众,逐渐败下阵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西路落子最后一个班社解体,宣告西路落子退出了天津的舞台。

与西路莲花落不同,东路莲花落的唱腔念白多用唐山方言,带有浓重的“呔味儿”,极富冀东民间地域色彩,所演剧目多移植于滦州皮影、乐亭大鼓、《今古奇观》以及东北秧歌,主要剧目诸如《小姑贤》《王二姐思夫》《丁香割肉》《老妈开嗙》等也多反映农村或城市日常生活,诸如家长里短、伦理亲情等等。清末民初,成兆才等民间艺人将革新后的平腔梆子带入天津,使得评剧在津得以迅速发展。

1915年,成兆才率领庆春班骨干力量,来到天津卫的宴乐茶园演出了二次革新的平腔梆子戏。这次的演出阵容还很强大,主要有月明珠、任庆善、张志广、张德信、金开芳、刘永泰、张化文、侯天泰、陈均、汪喜奎、张来、张明才、陈斌、于如江、李国禄、卢德山、殷盛元等三十余人。此次上演的剧目包括《花为媒》《马寡妇开店》《于公案》《巧换婚》《合家欢乐》《洞房认父》《夜审周紫琴》《吴家花园》《斩窦娥》《占花魁》《侠婢代主出嫁》《井台认母》《父子巧婚缘》以及《劝爱宝》等二十余出。这些剧目大多是成兆才改变整理的剧本。这次演出一炮打响,尤其是月明珠的演唱更是叫绝,“开磅、开店、花为媒;因果报应、占花魁”常与京剧名伶刘鸿声的“三斩一碰”相抗衡。此时的平腔梆子戏堪与京剧、梆子等大戏相抗衡,甚至大有压过之势头。有文献记载当时的戏园子:“门前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乘马车和坐轿子来看戏的达官贵人,也只好在远处下车、下轿,步行入园。”尤其是月明珠演唱《杜十娘》竟然引来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刘鸿声的亲自观摩,并受到赞誉。一些商绅联名为月明珠送来了绣有“明珠新出蚌,一起平腔,压倒男伶”字样的贺帐,前清太保吕海寰亲书“风化攸关”的匾额送给庆春社,而且说“你们的戏有评古论今之意,你们是评论大家,应在平字旁边加上个言字,叫评戏,比叫落子或平腔梆子好”。由此,评剧在天津正式得名,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时,关外的奉天落子也流到了关内,进驻天津。较早的是民国十四年(1925)高景山主持的复盛戏社。此次复盛戏社的主演为芙蓉花、花小仙、何翠仙与辛俊德等人,他们主要在天津的北洋茶社演出。民国十七年(1928)复盛戏社再次由丹东来到天津法租界的天祥商场四楼新欣茶楼以及南市第一舞台演出《花为媒》《桃花庵》《因果美报》《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等剧目,受到热烈欢迎。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更多的关外评剧剧团纷纷流入天津演出,直到今天,依然在天津卫活跃着评剧艺术演出的身影。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评剧在天津达到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其主要表现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坤伶演员,其中亦不乏开宗立派的评剧名家。著名的有白派评剧创始人白玉霜、李派创始人李金顺、刘派评剧创始人刘翠霞、爱派评剧创始人爱莲君、新派评剧创始人新凤霞、喜派评剧创始人喜采莲、筱派评剧创始人筱俊亭、鲜派评剧创始人鲜灵霞,此外还有桂宝芬、刘彩霞、李银顺、朱宝霞、花玉兰、金文舫、钰灵芝以及稍后的小白玉霜、郭砚芳、花月仙、华玉芳、爱令君、花迎春、刘玉珍、袁凤霞以及张凤仙等。这些评剧女艺人的出现,使得评剧在天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天津报刊记载:“近日评戏一天盛一天,白玉霜、刘翠霞等等概称女皇的实不可数计……坤伶人才层出不穷,直可压倒皮黄。”“由于评剧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三十年代,已达到了鼎盛时期,具有压倒优势可与京、昆、梆大剧种相抗衡了。”此时的一些京剧演员如武生关雁侬、文武小生郭少楼以及文明戏演员红牡丹、小侠影等也纷纷改唱评剧,足见评剧影响之大。(www.xing528.com)

20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天津,由于政治高压和敌伪的残暴统治,评剧艺术出现凋零之势。这使得评剧演出涌现出一批低俗、荒诞、恐怖、色情的剧目,即便如此,尚有一些颇具良知的评剧艺人在苦苦支撑,惨淡经营。其代表就是王律痕主持的评剧改进社,演员以筱俊亭为代表,他们排演了《竹报三喜》《攀弓带》和《七人贤》等剧目。日伪投降后,评剧在天津再次出现高潮,国民、天升、新中央、升平、群英等戏院大多上演评戏。但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币制改革,通货膨胀,民不聊生,评剧艺人不得不弃艺务农,或小本经营,来维持生计。此时能够勉强维持演出的有小白玉霜的再雯社、新凤霞班、刘小楼领衔的正风评剧社、筱俊亭班、李文芳班、芙蓉花班、小月珠班、筱玉芳班等二十余个班社,此时也未编演出几出高水准的评剧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评剧在天津再次绽放异彩。1949年4月,天津评剧改革会成立,这是属于评剧艺人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并且对评剧体制进行改革,先后废除了名角挑班制、包银制等旧社会戏班的不合理体制。1953年,刘小楼领衔的正风评剧团改组为国营天津市评剧团。1958年,该团又与进步评剧团、民艺评剧团合并,组建天津市评剧院。天津市评剧院为配合党的政策,创排了大量现代戏,比较优秀的有《张世珍》《鸿顺里》《渤海怒涛》《红珊瑚》《青春之歌》等。同时还改编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诸如《包公三勘蝴蝶梦》《花为媒》《豆汁记》《劝爱宝》《龙宝山》《回杯记》《占花魁》等,尤其是《包公三勘蝴蝶梦》《花为媒》还被拍摄成了电影戏剧片。文革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以天津评剧院为主要阵地,评剧人才济济,评剧艺术更加流派纷呈。

评剧在天津的广泛流传,自然离不开演出的班社与场所,在天津演出评剧的班社不少于几十个,大致分为以男演员为主和以女演员为主两大类,前者成立较早。参阅《中国戏曲志》(天津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年版,现将主要班社列、院团列表如下:

评剧在天津演出的日益频繁,许多演出经营场所的老板见到有利可图,纷纷为其提供演出场所。例如,天天舞台专门组织了评剧班;升平戏院和繁华戏院改为了专演评剧的戏院。民国十七年(1928) ,天津《益世报》刊载了天乐戏院的一则启事海报:“本园特约男女名伶百余人,在法租界劝业场六层楼,每日开演评戏,凡有益于社会世道,移风易俗之剧,风雨无阻。园内宽敞,空气流通,座位舒适,戏价低廉,实为津埠空前唯一之评戏剧场地,各界女士盍光临一观。”由这则启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其一,评剧在天津的影响力之大,足以可与京剧、梆子等剧种相媲美,甚至大有超过它们的趋势;其二,当时的女性观众已然兴起,甚至规模可观,这也是擅长表现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世俗伦理的评剧争取她们的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