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泾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泾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能源型行业,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杜绝新增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项目。(五)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

泾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三)优化产业布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能源型行业,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杜绝新增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项目。选择性招好商引好项目,严格各类项目审批,坚持新建项目入园,年度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执行率分别达到100%。(县建环局负责,县发改局、国土局、农牧局、安监局、轻工业园区配合)

(四)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建设项目必须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并向社会公开置换方案。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严防列入淘汰名录的地段落后产能落户我县。(县发改局负责,县建环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轻工业园区配合)

(五)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轻工产业园区优化整合和“僵尸企业”清理,深入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理,2018年底前实现阶段性清零,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确保取缔到位。(县建环局负责,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轻工业园区配合)

实施分类处置。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2020年底前,全县基本完成各类“散乱污”企业整治。列入淘汰类的,基本做到“两断三清”;列入整合搬迁类的,要按照产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原则,搬迁至合规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的,树立行业标杆,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县发改局负责,建环局、国土局、安监局、轻工业园区配合)

(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www.xing528.com)

1.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深入落实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严格执行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度,按行业分步完成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到2020年,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可证核发。(县建环局负责,发改局、轻工业园区配合)

2.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2018年年底前,重点完成燃煤锅炉的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对物料运输、装卸、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2019年年底前,完成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切实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加强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场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清单,制定堆场扬尘整治计划,实行“一企一策”。(县建环局负责,发改局配合)

3.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托现有轻工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推动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县发改局牵头,轻工产业园区、建环局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