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方法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方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在推行素质教育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结构的要素关系发生了转变,即教师从位于中心地位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方法

以往的教学通常是满堂灌,课堂提问的方式是老师问学生。这样做,学生往往非常被动,甚至由于许多学生害怕答得不对往往不敢举手,即使点名来回答,也由于紧张而出现思维受阻现象,发挥不出水平。现在,在推行素质教育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结构的要素关系发生了转变,即教师从位于中心地位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根据学习目标,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呢?课堂提问就是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主格局,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论依据,最后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搞活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独特性。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学生从课堂的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体验中,掌握了若“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的原理。此时我们一(2)班的一位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像海带、紫菜等海洋生物生活在含高浓度盐的海水中,为什么能很好的生活?”问题一提出,我们的学生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寻求解释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到海鸟有专门的排盐腺体,由此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会发散性质疑,求异性质疑,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已知的结论,不要人云亦云,而要不断的探索未知领域,要标新立异。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有超长和独特的见解,独辟蹊径,思维新颖。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热烈争论,在思想碰撞智慧互补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收获。(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认真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