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大国外交战略调整

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大国外交战略调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英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日不落帝国”。这一段时间,也正是英国在外交战略上进行痛苦调整试图寻找自己定位的时期。至此,英国昔日的殖民体系彻底解体。英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调整过程相当曲折和复杂。希思早就提出,英国的前途在欧洲,他出任首相后,决心对英国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他适当拉开同美国的距离,把英美关系的定位从“特殊关系”淡化为“天然关系”。

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大国外交战略调整

我们去英国时,正值我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后经济刚刚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我国当时仍是短缺经济,各种商品都很紧张,粮食、糖果、棉布以及许多工业品一律都实行凭票供应。

而英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我们抵达伦敦时,希思罗机场候机楼的规模和繁忙,以及从机场到市区宽阔的高速公路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伦敦是世界大都会国际金融商业中心,非常繁华。代办处距离牛津街和摄政街交叉路口的牛津广场只有一箭之遥,这两条大街上高档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街上彩灯高挂,不同肤色的行人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那时我们国家经济困难,外汇紧张,驻外使馆人员待遇很低,每月发给的津贴很少。我们除了去一般商店买些牙膏牙刷肥皂等日用品外,大的商场从不敢问津,只是在星期日商场关门休息时,我们去街上散步偶尔驻足瞅一下商店的玻璃橱窗,代办处同志相互开玩笑,这叫“橱窗购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英国繁华表面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有所了解。

英国19世纪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鼎盛时期。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五大洲,总面积约为英国本土的100倍,人口约为英国本土的10倍。大英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日不落帝国”。

然而,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帝国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兴旺昌盛,总有一天会衰落下去。大英帝国也逃脱不了这一客观规律。19世纪末,英国的工业生产已为后起的美国所超越,到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为美国所取代。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惨重的损失,元气大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大英帝国的基础受到动摇,国力逐渐衰落,20世纪50年代它同法国一起入侵埃及遭到惨败,这是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它依然在海外维持大量军事基地和驻军,英镑继续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英国仍竭力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地位。这时,英国像《红楼梦》里的贾府,表面上富丽堂皇,繁花似锦,但内囊早已经空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英国工作期间,英国政府几经更迭。从1964—1970年的工党威尔逊政府,到1970—1974年的保守党希思政府,再到1974年工党政府重新上台执政,先是威尔逊后是卡拉汉担任首相,1979年,又由保守党撒切尔政府取而代之。我目睹了英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工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循环往复、一批又一批政治人物的更替和沉浮。

在这期间,英国经济继续走走停停,工潮不断,困难重重。为刺激出口、缓解国际收支危机、遏制持续恶化的“英国病”,工党威尔逊政府被迫于1967年11月宣布英镑贬值。

当时,英国在外交上的处境正如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所说,“英国丧失了帝国,却未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段时间,也正是英国在外交战略上进行痛苦调整试图寻找自己定位的时期。(www.xing528.com)

20世纪60年代是英国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昔日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一批又一批宣告独立。随着这些殖民地的独立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英国对南亚、东南亚、中东阿拉伯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大下降。到60年代,英国在非洲、亚洲、南太平洋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和保护国纷纷摆脱了英国的统治,宣布独立。至此,英国昔日的殖民体系彻底解体。英国凭借英联邦组织把这些新独立的国家维系在一起,英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英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下降,英联邦也越来越松散。

由于英国殖民体系的结束和英国国力的衰落,英国再也无力在海外维持大量的驻军,英国决定在防务上实行收缩。1968年1月,威尔逊政府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的决定。1970年上台的希思政府鉴于当时苏联海上力量迅速膨胀的态势,暂时放缓了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的进度。到1974年上台的工党政府执政期间才最后完成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转而向欧洲收缩的进程。由于英国在军事上的撤出,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发挥作用,英国作为世界性大国也随之开始了向欧洲大国的转变。

英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调整过程相当曲折和复杂。

英国传统的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是自视为全球性大国,它要凌驾于欧洲大陆国家之上,在它们之间纵横捭阖,防范和阻止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国家在欧洲称霸。出于这一政策考虑,它在“二战”后不愿成为普通的欧洲国家,故而拒绝加入欧洲联合进程。当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组成欧洲共同体时,英国则组织瑞士等欧洲七国成立小自由贸易区与之抗衡。时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共体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小自由贸易区难以相匹敌,而英国国力继续衰败,德、法两国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超过英国。面对这一趋势,英国反复权衡,最终做出了痛苦的抉择,决定调整战后一直奉行的对欧洲的政策,转而向欧洲靠拢。

1961年8月,麦克米伦政府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英国既想加入欧共体,又想同美国继续保持特殊关系。而法国则认为,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同英国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这两者之间难以调和,英国不应在这两者之间骑墙,而必须从中做出选择。加入欧共体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英国如何处理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传统联系。英国加入欧共体必然要影响到英国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经贸关系,特别是影响到英国从这些国家继续进口廉价的农产品。而英国则想尽可能少受影响。英国派出以掌玺大臣希思为首的代表团同欧共体举行谈判,谈判非常艰难并陷入僵局。就在这时,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否定了英国的申请。英国并未就此放弃,提出不能把“不”当作是对英国申请的答复。工党威尔逊政府于1967年5月再次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然而这一次申请又再次遭到戴高乐将军的否决。

英国同欧共体之间的僵持局面直到希思政府上台才出现转机。英国第三次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希思早就提出,英国的前途在欧洲,他出任首相后,决心对英国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他适当拉开同美国的距离,把英美关系的定位从“特殊关系”淡化为“天然关系”。此时,法国戴高乐将军已辞去总统职务,而新当选的蓬皮杜总统鉴于英国态度的变化,尤其是出于钳制实力日益增长的德国的考虑,遂改变了对英国申请的态度。英国同欧共体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英国于1973年1月正式成为欧共体的成员。

然而,英国国内,特别是工党对谈判结果,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安排存在争议。工党威尔逊政府1974年上台后又同欧共体重开谈判,经过近一年的激烈讨价还价,双方才达成妥协。1975年6月,英国政府经过公民投票决定仍留在欧共体。至此,标志着英国外交重点转向欧洲的历史性调整宣告完成。

我在驻英代办处工作期间,目睹了英国衰落过程中这些外交战略上的重大调整。英国作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强国,它的衰落并没有像历史上有的大国那样突然崩溃,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直至今日,英国在国际上仍保持它作为二等强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