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其他关键因素

人格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其他关键因素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中的多方面因素与人格特征有关。Penner和Finkelstein指出,利他人格就是指关心他人、考虑他人福祉、在行动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持久倾向。我们认为,志愿者身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他人格特质。此外,个体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概念等因素也会对志愿者的志愿行为产生影响。人格因素是影响志愿服务的根本因素,认知因素是基础因素,情绪因素是推动因素,它们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受助人因素等的影响。

人格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其他关键因素

1. 利他人格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

人格中的多方面因素与人格特征有关。研究者对二战中冒死救助犹太人的英雄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系列不同于非援助者的人格特质。艾森伯格等人发现,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儿童更懂得关心他人,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16]。还有人发现学前儿童的社交倾向性与助人行为有关,爱好社交的儿童相对于不爱社交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Bierhoff等人对前人研究中提到的几个因素进行整合,以目睹意外事件——车祸为实验,以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因素搭配成两个小组进行人格检验,观察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的人与没有提供帮助的人的人格特征差异,发现同情心、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自我控制倾向等因素存在差异[17],结果见表8-1[18]:

表8-1 助人行为的人格因素

研究者们认为存在一种利他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个体总是有意识地做出利他行为。Penner和Finkelstein指出,利他人格就是指关心他人、考虑他人福祉、在行动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持久倾向。Rushton等人认为,利他人格就是仁慈、助人、慷慨等人格特质的组合[19]

雷锋的事迹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他的经历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雷锋短短的一生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做了那么多好事? 抛开其他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雷锋可能具有利他人格,正是这种人格特质使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去帮助他人。为什么有的人乐于参加志愿活动,而有的人却不愿意? 我们认为,志愿者身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他人格特质。

2. 自我效能感

艾森伯格[20]指出在助人行为第三阶段——助人意图和行为联系的阶段会受到个人有关能力的影响。有关个人的能力不仅包括个体实际具有的助人技能,也包含个体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有的信念,它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志愿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志愿活动类型的选择。志愿者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了其对所参加的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一般来说,人们会选择那些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而避开他们认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志愿者,比较有自信,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大的志愿活动; 而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志愿者倾向于选择难度比较低容易完成的志愿活动。

二是影响志愿者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就越相信付出是能够带来成功的,因此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当处于困境时,那些自我效能感较弱的志愿者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是否会带来期待的结果,因而就会退缩,显得不那么努力,甚至退出活动; 而对于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志愿者,他们对自己有自信,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征服困难。

三是影响志愿服务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高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信心十足,思维活跃、情绪饱满,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事情朝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志愿者则相反,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缺陷或能力不足,将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容易体验到应激反应和焦虑感。

此外,个体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概念等因素也会对志愿者的志愿行为产生影响。人的自尊水平不同,志愿行为的动机也会不一样。中度自尊和低度自尊的人相对于高度自尊的人更可能为赢得社会赞赏而参加志愿活动。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乐于奉献的、有价值的人那么他就会做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 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自私的、冷漠的,他的助人行为就会比较少。

影响志愿服务的因素相互影响、共同调节志愿行为。同一个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同一个因素也会影响到多个志愿服务阶段。人格因素是影响志愿服务的根本因素,认知因素是基础因素,情绪因素是推动因素,它们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受助人因素等的影响。

[1] 李丹: 《人际互动与社会行为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2] 李丹: 《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2期。

[3]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4]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www.xing528.com)

[5] 胡雁波: 《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6] Rubin K.H,Schneider F.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egocentrism,and altruistic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1973:44,pp.661-665.

[7] Nancy Eisenber,Altristic Emotion,Cognition,and Behavior,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1986,pp.188-212.

[8] 杨善堂、刘万里、欧晓霞、王玲: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64页。

[9] Omoto,A.M.,Snyder,M.Sustained helping without obligation: 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 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volunte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Vol.68, 1995,p.671.

[10] 张俐俐、张茹: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载《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期。

[11] 李硕: 《北京市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动机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12] [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 《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13]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14]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195页。

[15] 章滢: 《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16] Eisenberg N,Fabes,R.A.Contemporaneous and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sympathy from disposition regulationandemotional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Vol.34,pp.910-924.

[17]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18] [美]R.A.Baron&D.Byrne: 《社会心理学》,曾华源译,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353页。

[19] 钟华、郭永玉: 《利他人格研究述评》,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20] 转引自佘双好: 《随时光而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