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五动教育:瑞吉欧理念实践

幼儿园五动教育:瑞吉欧理念实践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陈鹤琴的教育学说中,儿童教育应来自儿童的直接经验与当前生活过程,并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成长,使儿童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儿童的各项潜能与创造、创新能力。所以,行为要革新,观念须先行。

幼儿园五动教育:瑞吉欧理念实践

在中国现代教育学说中,教育目的是通过培养具有健康身体、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儿童,造就自主、自立、自动的公民,实现民族、国家的新生。其中,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培养怎样的儿童和怎样培养儿童,反映出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背后隐藏着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

传统观念中,成人将儿童作为自己血脉的延续和附属品,儿童被迫穿起长衫,充当“小大人”,端端正正坐在家中或在私塾、学堂“勤学苦读”,不许游戏玩耍、多嘴饶舌,行为举止不许超越“礼”的界限,所谓“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下,儿童不能依照自己的本能享受童年生活与快乐,许多与生俱来的“天性”“天才”被湮没了。

20世纪20年代初,教育家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一文中写道:“必须向教师再简单地声明于下:(1)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教师们应该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2)儿童秉性好动,教师们不要仍旧用消极的老法,来剥夺他的活泼天性,必须予以适当的环境,能使他充分地发展。(3)教师们教育儿童,亦当利用他的好奇心。好奇心为知识之门径,教师们当利导之。有些父母常常摧残这点好奇心,禁止儿童‘多嘴’‘饶舌’,这实在令人痛恨之极。”(www.xing528.com)

在陈鹤琴的教育学说中,儿童教育应来自儿童的直接经验与当前生活过程,并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成长,使儿童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儿童的各项潜能与创造、创新能力。儿童通过“五指活动”,将学校教育、社会自然教育、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根据儿童认知特点,重视各学习领域之间的关联性与学习内容的整体性,通过组织活动与游戏,培养儿童观察与认知、学习事物的整体观念,倡导“整个的教育”与集体学习,从而纠正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零散化”“个人化”与“室内化”。儿童教育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使儿童学习适应外界环境,积累经验,培养生活热情与生活力。由此,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儿童个性可以在儿童共同游戏或活动中得以体现并协调、相融。

这些观念不是空头理论,而是前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指导性经验,是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的规律和悟出来的真知灼见。当然,我们那种缺乏生气的教育后面也有着相应的观念,比如:认为幼儿是一张白纸,只能由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认为教育活动就是应该由教师主导、决定一切;还有教学就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幼儿只要认真学就行了;等等。所以,每一种教学行为后面其实隐藏着某种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即所谓观念。这些观念时时影响着我们对教学行为方式的选择。所以,行为要革新,观念须先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