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拆迁办搬迁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客家宗族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

拆迁办搬迁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客家宗族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长老钟是在江西赣州得知这个消息的,而且还是拆迁办的人亲自向他通报的。预备会由阿细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是受省钟氏研究会的委托而筹备,并代表护祠理事会对前来与会的各县市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老钟则着重阐明成立钟氏文化研究会的宗旨和意义,是弘扬客家精神,研究客家文化和钟氏文化,加强团结、互信合作、增进情谊,为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拆迁办搬迁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客家宗族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

11月19日,与护祠理事会抗争一年多的拆迁办突然搬走了!当天拆迁办工作人员就在拆迁办公室外面墙壁上贴出了搬迁告示,一张红纸上用白色的粉笔写着:“启事 拆迁安置办公室迁至康居路。电话:2263639 2004年11月19日。”

会长老钟是在江西赣州得知这个消息的,而且还是拆迁办的人亲自向他通报的。老钟说:“当时在赣州,拆迁办打电话给问他有麻介事,他们说已经搬走了,向通告一声,以免说他们不声不响就走了。从赣州回家后在路上碰见了夏主任,他告诉拆迁办搬到什么地方,以后双方不要计较,不要造成误会,虽然大家经常发生过不愉快,但各自为了公家事,事情结束了就算了,还是朋友。以前夏主任曾请和钱哥吃饭,私人关系还不错。这个人平时尽可能地提供给别人方便,当村支书时与规划局、拆迁办都很熟悉,从前两任和现任的局长个个都熟。”[16]拆迁办的搬迁一事,并没有引起钟屋人的关心和重视,他们认为拆迁办搬走是迟早的事情,因为钟村的房屋拆迁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拆迁范围有了改变,虽然新的拆迁图纸已经将寿山公祠和州司马第排除在拆迁红线之外,[17]但是其他房屋拆迁依然没有进行,而拆迁完成的“文魁”“騘马”片也只是在旁边修了一条生活道路,尚未进行开发建设。钟村房屋拆迁陷入了僵局,于是他们只好将工作转向其他地方。

老钟去江西赣州是专程参加第19 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18]而且是以K城市客家学研究会会员的身份参会。他前往参会的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看能否在世客会上碰到钟姓宗亲进行联系;二是参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的赣县白鹭钟姓村,借鉴和学习该村旅游开发的经验;三是见识世客会大会的盛况;四是他从来没有到过赣州,想顺便旅游一下。在赣州,无论是气势恢宏、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客家情》大型文艺晚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赣县客家文化城,还是随处可见的世客会宣传标语、到处涌动的世客会热潮,都让老钟这位地地道道的客家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客家,客家文化是什么。20日早上,老钟带着满满一包介绍各地客家的资料匆匆赶回,结束了他的赣州世客会之行。

近来,因维修东山书院,石科长、钱馆长带领维修人员,曾于11月3日、8日、22日,12月10日、17日先后五次合计60 多人来察看寿山公祠的建筑结构。更让老钟和护祠理事会高兴的是在12月15日。这一天下午3 点多,D副市长陪同以省文化厅某副厅长为首的领导、专家前来寿山公祠考察拍摄。这次省文化厅专家是应K城市政府邀请前来考察K 城的历史人文资源。当天晚上8点的K城新闻联播以头条新闻进行播放,当钟屋人亲眼看到电视画面上播出的寿山公祠的镜头时,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也足以让他们高兴。他们认为持续了一年多的护祠抗争终于有了回应,并再次坚定了“寿山公祠保定了”的信心。12月20日上午,“大佬”夫妇来到寿山公祠向大家传达了一个信息:D副市长告诉他市里开会已决定将寿山公祠保护起来,一同批下来的还有济济楼、联芳楼等,将它们作为客家民居、宗祠代表性建筑予以保护开发。

12月17日,广东省钟氏文化研究会(该会对内则称广东省钟氏宗亲联谊会,简称省钟氏总会,以下同)的会长钟保良等5 人来寿山公祠,希望护祠理事会出面联系K城管辖的各县市宗亲,在寿山公祠召开座谈会,筹备成立K城钟氏文化研究分会(简称K 城钟氏分会,下同),并参加2005年召开的第12届世界钟氏宗亲会。

2005年1月3日,省钟氏总会在紫金县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老钟前往参加,受到钟保良会长等人的热情接待。会议的内容是:(1)筹备参加全国钟氏宗亲大会;(2)筹建钟家祠,暂定在五华县华城镇铁炉坝村的武霖公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3)要求各地尽快成立钟氏文化研究会的分会;(4)做好修谱的前期工作。[19]老钟带着省钟氏总会的通知回到K城,立即通过各个渠道与K城六县一市一区的钟氏宗亲进行联系,并将此事拿到护祠理事会的例会上进行讨论,结果“到会人一致通过”。[20]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由护祠理事会承办的K 城钟氏分会筹备会议于2月1日在寿山公祠召开。到会的K城市各县市代表32 人,护祠理事会派出了老钟(主持人)、阿细(主持人)、道古(记录员)以及两天前回家过年的钱哥共四人参加,钱哥的父亲南伯以及满叔公、家豪伯等宗族耆老也应邀请出席。会议之前,各县的宗亲代表都主动地先向寿山公祠的各位祖先敬拜,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祠内的牌匾、照片及名家字画。不少人还带来了各地钟氏族谱、宗族历史、传说以及宗亲组织等资料。护祠理事会则向他们每人发了一份《K城钟氏分会筹备会通知》和《首届大会代表登记表》。

筹备会议分两个阶段,上午是全体与会人员参加的预备大会,下午是各县市推选两名代表参加的筹备小会。预备会由阿细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是受省钟氏研究会的委托而筹备,并代表护祠理事会对前来与会的各县市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老钟则着重阐明成立钟氏文化研究会的宗旨和意义,是弘扬客家精神,研究客家文化和钟氏文化,加强团结、互信合作、增进情谊,为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随后,与会的各县市宗亲代表纷纷发言,一致对成立K 城市钟氏分会表示支持和肯定,认为这是弘扬中华文化,增进钟氏宗亲情谊的大好事,同时回去后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认为钟姓人要在百家姓中起模范作用,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午,全体与会的宗亲在寿山公祠吃饭,共摆六台,由老钟掏钱作为赞助,一位参与的宗亲也当场捐助1800 元作为K城市钟氏分会的启动经费,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护祠理事会还将参加筹备会议的各位代表的通讯录用电脑打印好,人手一份。下午1点30分继续召开小范围的筹备会议,通过协商、讨论,决定:(1)确定正式会议的时间,1月26日上午报到,下午为预备会议,推选出研究会组成人员名单;27日正式会议。(2)每位代表交纳150 元的会费。(3)尽量发动各地的钟氏企业家和有影响、有能力的人士参加。(4)确定宗亲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的美德,加强宗亲友谊和团结。(5)着手准备K城市钟氏分会的审批工作。(6)由护祠理事会负责操办这次会议。[21]

我注意到在筹备会上,除了钟氏宗亲、钟氏文化等中心词汇外,“接轨”这个颇为时髦的话语也被参会的各位代表们频频使用。他们所说的“接轨”,就是把即将成立的K城钟氏分会与省钟氏总会、中华总会甚至是世界钟姓宗亲会的接轨。通过沟通和交流,加强了联系。兴宁宗亲还邀请护祠理事会参加正月初九举行的上灯活动,老钟等人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会后还由道古起草、撰写了会议纪要。护祠理事会内部在成立K 城市钟氏分会一事上有些分歧,而这些不和谐的、矛盾的声音却在会议记录中被有意地遗漏、忘却。(www.xing528.com)

2月24日,蕉岭县钟氏文化研究会在县城来宾发酒店举行,包括现职的一位副县长、人大副主任以及各个局处的钟姓领导和各地宗亲代表共60 多人出席。老钟作为市筹备会的负责人应邀前去指导并致贺词,福建省武平县的钟氏宗亲亦派有代表到会祝贺。两天后,K 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如期在寿山公祠召开,上午是各县区代表到寿山公祠报到,领取资料和代表证,食宿登记和交费,下午则为预备会议和宗亲交流。除蕉岭县、大埔县、梅县代表未到外,其他的平远丰顺、五华、兴宁的代表均已在上午10 点左右到达,全部是由各县的企业家开车或租车前来,其食宿统一由护祠理事会安排。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的寿山公祠,又由一个祖祠变成一个正规的会场。到处悬挂着“热烈庆祝K城钟氏文化研究会胜利召开”的大幅横幅和欢迎标语,上堂悬着一条“K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的条幅,正中挂着广东省钟氏文化研究会赠送的“弘扬钟氏文化”的锦旗。祠内上堂的天井上方为鲜花簇拥的主席台和发言席,下方为代表席,第一排分别放上了K 城六县一市一区的牌子,为各县区首席代表的座位,在中堂南北厅则摆放着护祠理事会、K城林氏宗亲会和各县区文化研究会所赠送的花篮。下午召开预备会,推选市钟氏文化研究会的班子成员,结果老钟如愿当上会长。丰顺县的21 位参会代表还在寿山公祠举行一次非正式宗亲会议,并以此宣称该县钟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

图7-3 K 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图7-4 钟氏文化研究会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27日突然下起了大雨,然而并未影响各地钟氏宗亲参加会议的热情。会议于上午9点30 分开始,由新当选的秘书长世仁老师主持,会议程序包括,(1)宣布K城分会的机构名单;(2)宣读章程;(3)会长老钟致辞;(4)钟家谱先生介绍钟氏渊源;(5)嘉宾致辞;(6)各县区代表发言;(7)护祠理事会代表阿细发言;(8)聘请八位长辈和企业家为顾问和名誉会长;(9)财务道古公布本次大会收受礼金礼品情况;(10)大会闭幕;(11)全体代表合影留念。在成立大会上,省会钟保良会长首先对K 城钟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讲话中希望K 城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做好两件事,一是筹备、承办好第11届世界钟氏宗亲大会;二是广东钟姓宗祠建设要尽快上马,把中华钟氏宗亲总会接到广东来,将总会设于广东,设于K城。

据此次大会组委会统计,参会正式代表101 人,其中:梅江区10 人,兴宁市12人,五华县20 人,平远县9 人,蕉岭县13 人,大埔县6 人,丰顺县22人,省会2人,林氏宗亲会4 人,K 城市客家学研究会3 人,等等,此外还有嘉宾8人,实际上参加会议的人数近200人,除寿山公祠理事会全体成员外,还有部分钟村宗亲以及附近群众等。会议还收到K 城市客家学研究会、廖氏源流研究会、江夏堂黄氏宗亲联谊会、兴宁市钟氏文化研究会、梅江区低坝钟氏宗亲会的贺信贺电,以及钟家谱、钟礼生、世仁老师等人的庆祝诗词,并当场收到礼金1万余元。

大会之后还举行了研究会班子成员会议,主要讨论了会议纪要、通讯录和会刊等的编辑出版。中午在寿山公祠举行午宴,共摆13 台,宴会上气氛热烈,老钟和世仁等人更是兴奋异常。在K 城市钟氏文化会中,护祠理事会有三人成为其中主要成员,会长是老钟,秘书长是世仁,财务则是道古。另外家豪、满叔公和基鞭三人成为名誉顾问。下午3 点钟会议正式结束,参会代表和嘉宾们纷纷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