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机制本土化的进展

中国美术教育机制本土化的进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壬子癸丑学制虽然与癸卯学制制定的时间相隔不到10年,但由于政权的更迭,美术教育机制的内外部要素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壬子癸丑学制规定禁用清廷颁行的教科书,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制的相关规定进行课程和教材改革。由于师范美术教育与社会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学活动,本土的美术专业人才日渐增多,使得大中小学师资基本实现本土化、专业化。壬子癸丑学制下美术教学评估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废除了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制度。

中国美术教育机制本土化的进展

壬子癸丑学制虽然与癸卯学制制定的时间相隔不到10年,但由于政权的更迭,美术教育机制的内外部要素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下,图案科的教学目标一改清末过于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兼顾“涵养美感”“辅助道德”,最终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禁用清廷颁行的教科书,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制的相关规定进行课程和教材改革。当时与商务印书馆同为教材编写出版主力军的中华书局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曾明确提出“教科书革命”的口号,指出:“立国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到也。”“清帝退位,民国统一,政治革命,功已成矣,今日最急者教育革命也”,教育革命的进行,首要的任务当是“教科书革命”。 与清末美术教材多翻译借鉴日本美术教材不同,民国初期的美术教材基本以本土美术人才编写出版为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初等小学习画贴》(1-8册)、《新制中华毛笔习画贴》(1-3册)、《新制中华初等小学铅笔习画贴》(1-2册)及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图画》、《铅笔画范本》(1-7编)、《钢笔画范本》(第8编)、《水彩画范本》(9-10编)、《中学铅笔习画贴》(1-6编)等。从上述教材可知,民初的美术教育已逐步从清末的自在画、用器画等为主的教学内容转变为铅笔画、水彩画、毛笔画等。

由于师范美术教育与社会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学活动,本土的美术专业人才日渐增多,使得大中小学师资基本实现本土化、专业化。师资的专业化带动了教学方式从以临摹为主转向临写相结合。1920年3月,汪亚尘在《图画教育方针应该怎么样?》一文中,对当时临摹的教授方法提出了批判:叫学生临教员的画,传授依样画葫芦的本领……实在是违背教育的本质到极点了,是我们应该要竭力注意改革的地方。 当时,以上海美专为首的一批美术专门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常开展石膏写生、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乃至人体写生,外来的西画教学方法已成为中国西画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www.xing528.com)

壬子癸丑学制下美术教学评估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废除了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制度。

综上所述,由于民初政府施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图画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教材编写出版、师资队伍构成方面开始改变对日本的过度依赖。但由于壬子癸丑学制诞生于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因此,在形式上与癸卯学制尚无重大差别,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