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标准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标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城市轨道交通外围末端型车站可根据周边用地条件设置小客车换乘停车场,并应立体布设。[2019-14]A.大于100km/h B.70~100km/hC.65~70km/h D.45~60km/hD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9.3.2条:城市轨道交通快线B的运送速度为45~60km/h。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标准

(一)城市公共交通

1.城市公共汽电车

(1)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车站服务区域,以300m半径计算,不应小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应小于90%。

(2)各类公共汽电车场站应节约用地,鼓励立体建设。可根据需求与用地条件,整合停车场与保养场。各类场站用地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1)停车场、保养场用地指标宜按照每标台120~150m2控制。

2)当城市公共汽电场站建有加油、加气设施时,其用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的规定另行核算面积后加入场站总用地面积中。

3)电车整流站用地规模应根据其所服务的车辆类型和车辆数确定,单座整流站用地面积不应大于500m2

4)充换电站应结合各类公共汽电车场站设置。

5)首末站宜结合居住区、城市各级中心、交通枢纽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设置,当500m服务半径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数之和达到表2-17的规定时,宜配建首末站。单个首末站的用地面积不宜低于2000m2。在用地紧张地区,首末站可适当简化功能、缩减面积,但不应低于1000m2

表2-17 配建首末站的人口与就业岗位要求

2.城市轨道交通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快线和干线,功能层次划分和运送速度宜符合表2-18的规定。

表2-1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层次划分和运送速度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和建设规模应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800m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与就业岗位占规划总人口与就业岗位的比例,宜符合表2-19的规定。

表2-19 轨道交通站点800m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与就业岗位比例

(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交通设施应结合站点所在区位和周边用地特征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轨道交通应优先与集约型公共交通及步行、自行车交通衔接。

2)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800m半径范围内应布设高可达、高服务水平的步行交通网络。

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停车场选址宜在站点出入口50m内。

4)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首末站衔接时,站点出入口与首末站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00m;与公交停靠站衔接,换乘距离不宜大于50m。

5)城市轨道交通外围末端型车站可根据周边用地条件设置小客车换乘停车场,并应立体布设。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快线B”运送速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14]

A.大于100km/h B.70~100km/h

C.65~70km/h D.45~60km/h

【答案】D

【解析】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9.3.2条:城市轨道交通快线B的运送速度为45~60km/h。

2.下列关于公共汽车电车首末站布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85]

A.结合城市各级中心布局 B.结合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C.宜考虑公共汽车电车停车 D.应布局在城市外围

E.按照500m服务半径内的人口与就业岗位之和确定

【答案】ABCE

【解析】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9.2.7条:首末站宜结合居住区、城市各级中心,交通枢纽等主要客流聚散点设置,故A、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当500m服务半径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数之和达到规定的宜配建首末站,因此E选项正确。首末站宜考虑公共汽车电车停车,方便运营,C选项正确。

(二)城市道路

1.一般规定

中心城区内道路系统的密度不宜小于8km/km2

2.城市道路的功能等级

(1)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三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中类和八个小类。

(2)城市道路的分类与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快速路统计应仅包含快速路主路,快速路辅路应根据承担的交通特征,计入Ⅲ级主干路或次干路。

2)公共交通专用路应按照Ⅲ级主干路,计入统计。

3)承担城市景观展示、旅游交通组织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道路,应按其承担的交通功能分级并纳入统计。

4)Ⅱ级支路应包括可供公众使用的非市政权属的街坊内道路,根据路权情况计入步行与非机动车路网密度统计,但不计入城市道路面积统计。

5)中心城区内的公路应按照其承担的城市交通功能分级,纳入城市道路统计。

3.城市道路网布局

(1)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网络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①中心区的道路网络应主要承担中心区内的城市活动,并宜以Ⅲ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为主;②城市Ⅱ级主干路及以上等级干线道路不宜穿越城市中心区。

(2)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及以上的城市主要对外方向应有2条以上城市干线道路,其他对外方向宜有2条城市干线道路;分散布局的城市,各相邻片区、组团之间宜有2条以上城市干线道路。(www.xing528.com)

(3)带形城市应确保城市长轴方向的干线道路贯通,且不宜少于两条,道路等级不宜低于Ⅱ级主干路。

4.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与断面空间分配

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快速路,包括辅路),规划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城市不应超过70m,20万~50万的城市不应超过55m,20万以下城市不应超过40m。

全方式出行中自行车出行比例高于10%的城市,布设主要非机动车通道的次干路宜采用三幅路形式,对于自行车出行比例季节性变化大的城市宜采用单幅路;其他次干路可采用单幅路;支路宜采用单幅路。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用地宜按照枢纽立交8~12hm2、一般立交6~8hm2控制,跨河通道和穿山隧道两端主要节点宜按高限控制。

5.干线道路系统

大城市(及以上等级)中的放射性干线道路和城市中其他由于空间组织可能形成潮汐交通的道路,道路断面应尽量避免采用不可移动的中央硬隔离带,以为后期潮汐车道的设置预留条件。

6.集散道路与支线道路

次干路主要起交通的集散作用,其里程占城市总道路里程的比例宜为5%~15%。工业区与物流园区的街区尺度根据产业特征确定,对于服务型园区,街区尺度应小于300m,路网密度应大于8km/km2

7.道路衔接与交叉

城市道路与公路交叉时,若有一方为封闭路权道路,应采用立体交叉。支线道路不宜直接与干线道路形成交叉连通。

8.其他功能道路

承担城市防灾救援通道的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根据救援要求确定道路的建筑退线;②立体交叉口宜采用下穿式;③道路宜结合绿地与广场、空地布局;④7度地震设防的城市每个疏散方向应有不少于2条对外放射的城市道路;⑤承担城市防灾救援的通道应适当增加通道方向的道路数量。

历年真题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大、中、小类,下列哪项分类数量是正确的( )。[2019-12]

A.3大类、4中类、8小类 B.3大类、4中类、6小类

C.2大类、4中类、8小类 D.2大类、4中类、6小类

【答案】A

【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12.2.1条: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3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中类和8个小类。

2.快速路辅路的功能相当于( )。[2019-13]

A.I级主干路 B.Ⅱ级主干路 C.Ⅲ级主干路 D.支路

【答案】C

【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12.2.3条:城市快速路统计应仅包含快速路主路,快速路辅路应根据承担的交通特征,计入Ⅲ级主干路或次干路。

(三)交通调查与需求分析

1.交通调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以相关资料和交通调查为依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资料宜包括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土地使用、交通工具和设施供给、交通政策、交通组织与管理、居民出行、对外客货运输、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运行、交通投资、体制与机制、交通环境与安全等方面。

(2)采用的基础资料应来源可靠、数据准确、内容完整。

(3)反映现状的统计数据宜采用规划基年前1年的资料,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前2年的资料;用于发展趋势分析的数据资料不应少于连续的5个年度,且最近的年份不宜早于规划基年前2年;现状分析和交通模型建立应采用5年内的交通调查资料。

(4)城市应根据规划的要求进行相关交通调查,交通调查的内容和精度应根据规划的分析要求确定。

(5)调查应涵盖城市综合交通所涉及的各种交通方式、各类交通设施。

(6)交通调查应包含不同调查项目之间相互校验的内容,以及与其他来源公开数据的一致性检查。

(7)规划范围外与规划范围内通勤出行较大的地区,居民出行调查取样原则宜与规划范围内一致。

2.交通需求分析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手段进行交通需求分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交通需求分析的范围应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并应统筹考虑规划范围内外部之间的通勤交通。

(2)交通需求分析的年限一般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对城市轨道交通等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还应进行远景年交通需求分析。

(3)应建立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定量分析规划期内城市不同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交通需求特征。

(4)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应作为城市交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城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所采用的参数应通过调查数据标定。

(6)模型精度必须保证规划控制指标计算的精确度

交通调查和需求分析可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与工具,但应对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分析精度不得低于传统的“四阶段”等方法。

历年真题

下列关于城市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86]

A.包含各种交通方式 B.包含各类交通设施

C.不包含无出行的人口 D.包含65岁以上的老人

E.不包含城市过境交通

【答案】ABD

【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第14.0.1条:调查应涵盖城市综合交通所涉及的各种交通方式、各类交通设施;居民出行调查属于交通调查的一项,而居民出行调查对象指年满6周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