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重庆公寓:迷人的ArtDeco风格建筑

上海重庆公寓:迷人的ArtDeco风格建筑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个和重庆有关的大楼,是一栋令人心动的高级公寓大楼,那就是有浓厚Art Deco 风格特征的上海的“重庆公寓”了。李安的电影《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幽会的地点也在这栋公寓里拍摄。公寓整体看来不张扬、不炫目,但静谧不乏生气,内敛而又端庄;外表虽已有些斑驳,却依旧显得鹤立鸡群。那时候常德公寓叫做爱丁顿公寓,也是一栋Art Deco 风格典型的建筑。对于张爱玲来说,这栋Art Deco 建筑风格的爱丁顿公寓是她“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上海重庆公寓:迷人的ArtDeco风格建筑

上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许多新类型的建筑,石库门是类似联排住宅的形式,而多层、高层公寓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后者更加兼顾了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Art Deco 风格,涌现了许多迄今依然属于精品的好作品。对我来说,Art Deco 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优雅、讲究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旧上海,其实就是这种风格、方式烘托着的,很浓郁,有时候有点伤感,但更多的是一种醉生梦死的陶醉。

前年4月,我有个项目在重庆,根据项目方的要求,是要走“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设计方向的,因此我多次去重庆讨论项目设计和推广的问题,想起重庆和Art Deco 风格似乎很难拉上关系的项目,就联想很多事来了。我想起在重庆之外的城市里,却有两个冠名“重庆”的大楼,两个大楼都有点特别之处。第一栋是香港尖沙咀弥敦道上重庆大厦,在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上的那栋高层公寓建筑内居住的南亚人特别多、非常杂乱,好多香港人谈到那栋大楼都有点谈虎色变:去不得,乱!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栋大楼里面和周围,之所以选择那个大楼拍摄,据说是因为电影的荷兰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1952— )住在里面,很熟悉那栋大楼,也喜欢那栋楼里面鱼龙混杂的乱。我看了电影之后,居然也到重庆大楼去毫无目的地走了几趟,全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尔人和其他南亚次大陆的人开的小店,卖他们国家的土特产,也卖各种山寨日用品。底层被分隔出无数个小摊小间来,七歪八拐、好像迷宫一样,我倒也没有什么不安全感,只是觉得太不香港了,或者太香港了。我对建筑本身没有什么印象,好像就是一个现代建筑而已,但是“重庆大厦”这个名称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太杂乱,我甚至去了好多次之后,连那栋建筑是什么样的立面都是模糊的。

第二个和重庆有关的大楼,是一栋令人心动的高级公寓大楼,那就是有浓厚Art Deco 风格特征的上海的“重庆公寓”了。去年的冬天,我到上海办事,路经那条我很喜欢的静安寺路,就是现在的重庆南路,那一段路在二三十年代和现在都是上海的时尚地段。忽而我走过“重庆公寓”,那样突出的一个Art Deco 旧公寓建筑,是很难不注意的。我因而走进去看看建筑,虽然是第一次去,却有一种很奇特的熟悉感。这个公寓原来叫做吕班公寓,据说1929年到1931年,在中国活动的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Agnes Smedley,1892—1950)曾住这里住过。李安的电影《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幽会的地点也在这栋公寓里拍摄。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浓郁的Art Deco 装饰细节,特别是具有几何图案、流线型风格建筑细节实在很具怀旧感。这栋公寓附近还有现在很著名的“爱丁顿公寓”,坐落于上海静安区常德路195 号,现叫作“常德公寓”。这是一幢典型的Art Deco 风格建筑,拥有垂直线条装饰和顶层的阶梯式退台。公寓整体看来不张扬、不炫目,但静谧不乏生气,内敛而又端庄;外表虽已有些斑驳,却依旧显得鹤立鸡群。这栋建筑和周边的一些大楼构成一种氛围,都是典型的Art Deco 风格的。如果熟悉历史,那个时代、那个氛围、那种建筑、那种室内、那种时装首饰、那种生活方式,实在太迷人了。我在重庆公寓看完后,又走到常德公寓看看,非常着迷。

事实上,这个地段也让导演李安着迷,他在拍摄《色戒》的时候,为重现1942年老上海的这个Art Deco 时尚区的细节,花了两千多万元,在上海附近的车墩影视基地重新搭建了这段路。完工之后请了老上海通沈寂先生去看看像不像。

沈寂(1924— )是研究老上海的权威,早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就开始写作。抗战胜利后,主编《幸福》、《春秋》等刊物,还出版了《盐场》、《红森林》等中、短篇小说集。1949年到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任编剧,1952年因为参加左翼活动而被香港英国当局驱逐出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辑和编剧。近年来写了不少关于老上海的著作,比如《一代影星阮玲玉》、《一代歌星周璇》、《大亨》、《大班》、《大世界传奇》,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关于旧上海社会历史的叙事文学作品。因此公认他是对老上海了如指掌的专家,沈寂到李安重新搭建的静安寺路来看的时候,觉得做得太像他印象中的旧上海,说“第一为真,第二为美,特别是夜景,回到了老上海”,对复原的真实水平赞不绝口。

那一天我在静安寺路走过,好像一下子回到历史中去了。1942年张爱玲回上海,和姑姑同住在南京路和常德路交界处的常德公寓,离吕班公寓(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公寓)很近。那时候常德公寓叫做爱丁顿公寓,也是一栋Art Deco 风格典型的建筑。虽然那时在抗战期间,上海依然时髦,这种Art Deco 风格的公寓在当时颇为流行,张爱玲从1939年到1947年一直住在这里,她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爱丁顿公寓是张爱玲和她姑姑租住时间最久的地方,1939年住在51 室,1942年以后在65 室。张爱玲在此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等诸多经典之作。对于张爱玲来说,这栋Art Deco 建筑风格的爱丁顿公寓是她“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她显赫的出身、深厚的艺术修为以及她多元的文化背景共同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所以,她选择奢华、多元而又具包容性的Are Deco 建筑就在情理之中了——张爱玲和Are Deco 风格曾共同代表了上海这个城市的气质。当年这里属于公共租界,有“中国租界的小拉丁区”之称。公寓虽然没有花园、大宅的天井,但设施现代精致,都是只租不卖,租金昂贵,租用的人多为洋人及受过西方教育的专业人士,如张爱玲的姑姑这类。(www.xing528.com)

常德公寓现在非常不起眼,只有有心人才会找到,周边全是林立的高楼大厦,这栋公寓是粉色的七层小楼,加上岁月的磨损,整栋建筑显得颇为陈旧,典型的Art Deco 装饰手法,在墙面上镶嵌着咖啡色的线条,走近公寓,是一部英国产的铁栅栏式电梯,有个老师傅在开电梯,问他张爱玲的寓所,他倒很直率地告诉我是住在6楼的51 号,我去以前看过资料,知道张爱玲真正住的比较长的是65 号。沈寂曾来过常德公寓几次,他说,房间是两室一厅,张爱玲住在靠近门口的小间,她姑姑住在通向阳台的大间,公寓转角是宽大的弧形阳台,这也是最典型的Art Deco 设计方法,利用转角处理了建筑的光线变化。张爱玲孤僻,不喜欢应酬,公寓的阳台是她与世界联系的最清雅的方式。张爱玲最喜欢在这里俯瞰静安寺路,傍晚看“电车回家”——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深夜,“百乐门”飘来尖细的女声“蔷薇蔷薇处处开”。她在阳台上看哈同花园的派对,看佣人提了篮子买菜,看封锁,望够了,她会回转身来,和姑姑说闲话。不过,沈寂说,当时上海已经沦陷,租界里也成日封锁。这里的生活并不像张爱玲笔下那么悠闲。

上海的传统文化、甚至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都受租界历史很大的影响,现在的人一提到上海,就是旧上海,是鸦片战争之后到解放前的上海,是民国时期的上海,并且渲染的多是殖民时期的奢华和这个时期强有力的影响。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殖民者并非真正创造上海传统文化、生活的人,上海生活方式其实是上海的中产阶级在外国人影响下创造的。用李欧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西风美雨”的影响下上海渐渐形成一种新都市文化的模式。

1930年代的上海,已经拥有丰富的现代生活。多国共同殖民的同一城市使得上海和国际完全接轨,这在中国当时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的情况,即便香港,也仅仅是和英国接轨而已。南京路上的先施和永安百货公司,是整个远东地区最精彩和最大的百货商场;法租界里的咖啡馆,具有和巴黎同样的氛围;百乐门歌舞厅、大光明电影院,不仅是国内第一流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高级公寓、大量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为上海提供了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庞大的贫民窟,又给上海带来巨大的廉价底层劳动力。

李欧梵在自己的英文著作《上海摩登》一书中说:“外国租界区的那些大楼和空间是孕育都会怪诞的绝好背景”,因此有好多当时的作家用上海生活作为写作的灵感:施蛰存用“色、魔、幻”写实验小说;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与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用摩登女郎和舞厅来写上海这座欲望城市。而张爱玲的小说则自然把上海摩登融为一体,成为她的小说中的一个立体的结构,和故事、和角色都分不开来。而西方的电影在上海落地、生根、发展,则是上海具有强烈的融化舶来品能力的证明。因此李欧梵说“上海和香港所共享的东西不光是一个殖民统治下的共同历史背景,还是一种扎根于大都会的都市文化感性”。他在《上海摩登》一书中从三个层面讨论上海的文学:一、都市文化的背景;二、现代文学的想像:作家和文本;三、重新思考。这本书用“丰富翔实的史料、细腻扎实的实证分析、五彩缤纷的活泼笔触向我们重构了一个立体的现代上海”。

在上海看建筑、看住宅,这种缤纷多彩的城市文化就很容易感受得到,虽然期间历经了几十年的极端主义的切割,却还是那么鲜活和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