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的意义:生命、死亡与信仰的冲击与反击

生命的意义:生命、死亡与信仰的冲击与反击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死亡,唯有从这些早已司空见惯的词汇出发,方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思考死亡其实是在思考生命,因为死亡能集中彰显生命的意义。信仰的确赋予了生命以无穷的意义。进入20世纪以来,人之生命存在的意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崇高性、神圣性和理性的消解,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果美国正在破坏他们生活的意义,那就必须得报复回去。

生命的意义:生命、死亡与信仰的冲击与反击

(一)生命与死亡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这是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中“死亡诗社”的誓词。生命、死亡,唯有从这些早已司空见惯的词汇出发,方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生命。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通常可分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同时伴随着心理的发展。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提到,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人在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老人们回顾过去时,既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并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认识和思考人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面对每一项生命事件的意义和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应采取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之美。

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也无法掌握的,但人们总是避讳谈及死亡,视死亡为禁忌。生死学家罗丝曾说:“死如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及发展的一部分,它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思考死亡其实是在思考生命,因为死亡能集中彰显生命的意义。基督教认为由于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罪行使得人来源于尘土,又要归于尘土。死亡并不可怕,行善的人会复活得生,进入上帝的殿堂获得新生,死亡是永生的开始。佛教则认为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过程,灵魂能够转世再生,这是一种生死轮回的观念。儒家文化中,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要“乐天知命”;孟子讲“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求仁,无求生以害仁”;文天祥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肉体可以死亡,精神气节却历千秋而不朽。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在于维持生存和促使个体的生殖繁衍,它表现为无所不在的性行为或性欲望,死本能促使个体通过疾病老化最终死亡。

(二)生命与信仰

关于生命,罗素讲“我为什么活着,对爱情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遭受苦难的不能承受的同情”;革命志士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于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便有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信仰,《潜伏》里的共产党员都可以执着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张海迪坐着轮椅仍坚强地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造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活着还是死去,余华用了很大的篇幅在探讨这个话题。与其无意义地活着,还不如有意义地死去。信仰的确赋予了生命以无穷的意义。

康德用“理性的手术刀杀死了上帝”,只在实践理性中保留了上帝的神圣形象;尼采借狂人之口宣布“上帝的死亡”,只保留了作为非神圣形象的“超人”;费尔巴哈则彻底打碎了上帝的神圣性,认为神是由人创造出来并反过来奴役人自身的异化产物。离开了宗教信仰的生命意义如无根浮萍,思想家希图寻求新的生命意义的立足点,但大多都陷入虚无主义。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之生命存在的意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发展和环境变化产生的生存危机,使人们在体验征服自然的快乐之余,越发陷入科学这把双刃剑的困惑之中。从日心说到宇宙无心说,从生物进化论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人类逐渐从宇宙的中心到上帝的缔造物,再到与猿同宗,最后,人类行为不过是潜意识的体现。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崇高性、神圣性和理性的消解,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里,我们谈一个21世纪震惊世界的案例——纽约世贸中心恐怖袭击案。自2001年9月11日世贸中心遭受自杀性爆炸袭击带来的灾难性摧毁后,政治分析家一直在努力理解仇恨到底有多深,以至于在这些袭击者一定已经知道他们的行为不可能带来任何直接的政治利益的情况下,他们还愿意为了杀死几千名无辜的人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大多数的分析家通过宗教狂热主义来解释这些自杀性袭击者的行为。但这种解释对我们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帮助。弗里德曼(Friedman)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视角给出一种解释。

弗里德曼说[1]:这些年轻人从小就在清真寺中被灌输这样的思想:他们的宗教是3个一神论宗教中最为彻底和先进的,比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更为优越。然而他们却渐渐意识到伊斯兰世界在教育、科学、民主以及发展方面都已经落后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世界和犹太人国家。这使得这些年轻人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失调正是他们所有愤怒的导火索。他们相信,穆斯林的落后,是因为欧洲人、美国人和以色列人从穆斯林那里偷走了某些东西,或是因为欧洲人、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故意妨碍穆斯林的发展,再或是因为现在统治穆斯林世界的统治者已经脱离了真理,依照非穆斯林的方式行事,而却仍然通过美国的支持得以维持他们的位置……他们把美国当成是摧毁他们的宗教世界或者至少是他们想建立的世界的最有力、最致命的武器。这就是他们把美国当作比西欧更为厉害的邪恶之源的原因,他们认为这个邪恶之源需要被削弱,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彻底摧毁,即使是使用自杀的方式也可以。如果美国正在破坏他们生活的意义,那就必须得报复回去。

无论世俗还是宗教,每个人都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人活在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听从于直觉的内心、他人的需要、社会的期待,还是听从于上帝的安排?人类的本能分为个体本能与类的本能,个体本能包括性、食欲等,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繁衍;而类的本能凌驾于个体本能之上,是为了整个类的生存和繁衍。两者出现冲突时,首先服从类的本能,个体不能长存,但类可以永生,为了类的永生,牺牲个体是必需的。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是为了将更好的性状保存下来,提高生存能力,符合人类的本能。有性生殖的出现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遗传性状,通过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原则使下一代的个体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从人类想长生不老或克隆自己的原始冲动来看,有性生殖是不符合其个体愿望的,它也只是服从于类的本能,因此,人生的终极意义应是为了类的永生。

(三)思考死亡,提升生命的价值(www.xing528.com)

信仰与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有信仰吗?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你独特的生命中,什么对你最重要?

写下你生命中对你最为重要的5件东西。然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舍掉其中的一样,划掉这一项。接着,如果你必须得舍掉第二样,把它划掉……最后只能保留一样。看一看,现在剩下的是什么。再结合你依次划下来的顺序想一想。现在你会了解,什么对你是真正重要的。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价值,追求幸福而有尊严的人生。康德认为,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抱负,去按部就班、勇往直前地工作,结果就充实了时间(因为工作延长生命),这是使自己生活快乐,且满足于生活的唯一可靠手段。智慧和理性的生命能意识到,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悲剧,而真正的悲剧在于生命的一事无成。

1.让生命成为一场盛宴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去寻求生命的意义,而是要拥有属于自己有意义的生命。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否精彩,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

海伦·凯勒曾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讲述了在三天光明中,将怎样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怎样去珍惜这有限的生命。其实生命可以是一根枯草,也可以是一片绿地。一切都由你去赋予,去创造。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不同的菜系,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做法,口感绝对不同。我们需要不断拓展、不断尝试、不断创造,不要总是回忆我做过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更要经常想想还有什么是没有经历的,还有什么领域是应该去涉足的,把生命做到色香味俱全,从而丰富自己的生命,使其成为吸引他人驻足的盛宴。生命的活力体现在有价值、对他人有意义。为了将自我价值发挥到极致,我们需要积极挖掘自身优势、潜能,做好充分的经验积累,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再平淡的生命都会有生活的印记,这印记围绕着我们的周围——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生命的痕迹让我们的生命充实,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2.活出自己的阳光

生命要活得绚烂,不仅要满足自我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更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将是我们探究的课题,也是每个人努力的目标。“实现”在于做,而不在于得,生命并没有要求我们出人头地,而是要求我们在每个成长阶段中,竭尽全力实现自己。就像徐本禹、洪战辉一样,用自己美好的青春时光,克服困难,鼓励、感染周围的人,使人生充满人性的意义和价值。在平凡中蕴藏伟大,在平淡中体现价值。

接受生命所有的困难与挑战,担负起生命的责任。对生命发展保持肯定的态度,不论何种境遇,都能在别人身上及社会中寻找美好的一面。将生命视为一连串的可能,努力地去挖掘一切可能。生命也需要一套人生信仰来建构完整的价值系统和清醒的思维判断。无论顺逆、成败、得失,我们都能透过这套系统,认清自己的立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厘清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转化为正面的响应。再者,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要接纳自己,做到有信心、有意愿、有活力、有成长发展的动力,也要友爱别人,与人结缘,建立友谊,奠定自己施展抱负的基础。要不断学习,凭借学习新的知识来完成自我成长,丰富学识,锻炼能力,改善自我,用清醒的思考和智慧去应付接踵而来的变局。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于自己所扮演的人生角色能积极应对,不怕辛苦,追求新的经验,完善生命。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美丑、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有没有充分发挥。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这样的生命意义才有更大的外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