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通志.文化志:1986-2005的创作与研究机构

广西通志.文化志:1986-2005的创作与研究机构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6年有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和广西艺术研究所两个自治区级艺术创作研究机构。曾组织举办广西戏剧创作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广西戏剧导演高级研修班等。在承续艺术研究所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广西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广西通志.文化志:1986-2005的创作与研究机构

1986年有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和广西艺术研究所两个自治区级艺术创作研究机构。有地市级艺术创作室、创作组6个:桂林市创作办公室、柳州地区创作组、桂林地区创作组、玉林地区文艺创作组、梧州市文艺创作中心、钦州地区创作组;艺术研究室5个:南宁市戏曲研究室、柳州市艺术研究室、梧州市艺术研究室、北海市艺术研究室、河池地区戏曲研究室。

2005年有市级艺术创作、研究机构10个:南宁市、玉林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百色市艺术研究所,北海市文艺创作研究所,贺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所,河池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室,来宾市艺术创作室。柳州、梧州所各11人,其他所3~8人不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创作中心

成立于1985年1月。是自治区文化厅主管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定编35人,实有人数21人。包括有戏剧音乐舞蹈书画各艺术门类中创作水平较高,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人员。设影视部、戏剧部、音乐舞蹈部、信息开发部、办公室。其任务以创作为主,指导为辅,主要了解、掌握各地、市艺术创作情况提供给文化厅;组织、指导、协调舞台艺术创作,负责组织专家对剧目能否进入二度创作进行论证,组织召开剧目研讨会,提出加工修改意见,提升剧目质量,推出广西戏剧精品。1988年10月创办《艺术短波》(内部刊物)。1991年8月创办内部音乐刊物《歌海》,1995年公开发行。1995年8月并入广西艺术研究所合署办公,2000年12月恢复独立办公后的艺术创作中心更突出组织、指导、协调全自治区舞台艺术剧目创作的工作职能,同时个人创作也有丰厚的成果。2002年1月,编制减为22个,实有人数17人。2004年12月,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创作指导部、艺术策划部、影视文学创作室、行政办公室。至2005年,从业人员16人,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人。

1986年至2005年,组织了各种创作辅导、剧目研讨、创作人员培养提高等活动。曾组织举办广西戏剧创作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广西戏剧导演高级研修班等。主创人员多次应邀赴各地市为当地戏剧作者授课,对剧本进行审读及点评;组织有关人员到各地市了解参加戏剧展览会剧目情况并进行辅导,提出修改意见,提高剧目质量,为剧展做好服务工作;组成剧本调查小组到各地了解地方剧种创作情况,选出优秀剧目到自治区内各市演出;举办各种戏剧创作、戏剧美学等讲座及学习班、研修班。1990年曾举办广西儿童艺术作品大奖赛;2001年2月,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小戏、小品到南宁、桂林、柳州、河池等市巡演,并由当地选出部分优秀节目参演;2002年9月与柳州市文化局共同组织承办广西新时期优秀剧目展演;2003年9月,与河池宜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广西彩调艺术大赛;2004年完成拍摄纪录红水河流域原生态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神秘的红水河》;2004年策划并组织创作、排练第6届河池山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仫佬山乡放歌》;2005年10月编辑《广西当代剧作家丛书》十七卷,遴选出广西戏剧优秀剧目200多个,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个人创作或合作的代表性作品有:《李雁狂墨》《绿色的摇篮》《海恋》《铜鼓·传说》《捶布歌》《老王》《刘三姐与黄婉秋》《脊梁》《边贸女人》《耳光响亮》《宝宝贝贝乖乖》《格鲁花》《哪嗬咿嗬嗨》《漓江燕》《大山小村官》《瓦氏夫人》《遥远的百褶裙》《成长仪式》《烈火南关》《蛇吞相》《张大嘴与李干部》等书画、戏剧、歌曲、舞蹈、文学作品,成果显著。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www.xing528.com)

其前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所于1985年1月由广西戏剧研究室改编而来,是自治区文化厅主管的正处级事业单位,编制26人。主要从事广西地方、民族的戏剧、音乐、舞蹈史论研究及评论工作。1985年底创办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季刊《民族艺术》。1986年设戏剧电影研究室、音乐研究室、舞蹈研究室、艺术档案室、《民族艺术》编辑部、音像制作部、行政办公室7个部室。主要任务是组织编纂列入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西卷》《中国曲艺志·广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以及《广西通志·文化志》。1995年与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合署办公。2000年12月恢复独立办公。2001年更名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设民族艺术研究中心、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史志办公室、《民族艺术》杂志社、《歌海》杂志社、信息资料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文化产业中心、行政办公室。在承续艺术研究所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广西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至2005年,从业人员25人,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

1986年至1995年,相继编印出版《桂剧壮剧彩调志提纲》《广西戏曲研究》《广西当代戏曲家传略》《壮剧艺术资料集》《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19辑);京族毛南族仫佬族彝族苗族、壮族舞蹈分册及《壮族舞蹈研究》《广西民族舞蹈史料汇编》(2辑);《桂南采茶音乐》《广西戏曲音乐简论》《壮剧音乐分卷》;《广西曲艺资料汇编》(4辑)及《广西传统剧目曲目汇编》(2辑);《桂海艺丛》《文化志资料汇编》(8辑)等。还编辑出版广西戏剧家丛书《乡音集》《未了集》等。发表戏剧、音乐、舞蹈、影视、傩文化艺术方面的论文、文章数百篇。

举办或协办全国性或全自治区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如:全国第1届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颁奖暨学术研讨会、全国艺术刊物学术讨论会、中国南方民间剧种音乐源流研讨会、全国第2届近代戏曲文学研讨会、全国明清俗曲研讨会、瑶剧《格鲁花》专题讨论会等30余次。

1996年启动编撰彩调剧百科全书《彩调剧词典》。

2001年至2005年,承担主持编纂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舞蹈志·广西卷》,国家艺术科学课题《壮族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文化部课题《西部开发与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考察》,广西社科规划课题《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与生态保护》,并与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合作研究《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民间信仰与民族艺术》等一系列各类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参与策划和组织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组织起草《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负责组织申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获得成功,协助文化厅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和评审工作。2002年启动编纂《广西话剧志》;2004年6月、10月先后承办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2005年10月与“香港社区伙伴”合办文化反思与乡村建设研讨会,同年12月承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级研修班。

曾参与1986年至2005年的历届戏剧展览会,多名专家担任评委委员,多次主持召开优秀剧目研讨会,撰写发表大量艺术评论,并参与编辑《剧展报》、剧展剧本选和剧展资料汇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