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垣:探索与弘扬君子文化

长垣:探索与弘扬君子文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在孔子著书讲学推动之下,社会的君子文化舆论和价值认知也逐步显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传统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已经形成。可以说,君子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在新时代、新阶段,发掘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树立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长垣:探索与弘扬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古已有之,在伏羲炎帝黄帝时期已非常成熟,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但早期君子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君子”的本义也暗示了这一点。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左传》《尚书》《易经》等多部典籍中均可以体现。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对叔孙穆子说:“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而何以堪之……”此文“君子务在择人”是自古相传的成语,其“君子”指的是“任大政”的“宗卿”。再如《尚书》卷十三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执政者或贵族的代称。

君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特别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对历史文化的反思认识中,为了规正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首倡仁者爱人的道德追求,将君子上升为人们应当追求而且能够达到的道德人格。孔子把君子的境界规定得非常高,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论语·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可矣。”这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

孔子在他的儒家学说中,君子和小人的含义泾渭分明。君子指高风亮节,有学问有修养之人,不论其身份高低贵贱,而小人则是品行不正,卑鄙无耻的人。君子与小人的论述,《论语》中不胜枚举,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这表明,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

与此同时,道家学派和法家派对君子的人格内涵也颇为认同,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君子所应有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及其社会作用。如《庄子·山水》中曾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集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荀子,特别重视君子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曾强调:“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子不仅在社会纲纪规范的形成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且君子的社会实践行为,对于社会能否和谐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经过孔子等先贤的不断说教,君子被赋予了许多优秀道德的内涵,逐渐被世人接受,在逻辑上“君子是君之子——君子是有德者”到“有德者是君子”的命题得到转换,君子思想由此获得更为广阔空间的发展空间。以至于如晚清思想家辜鸿铭所言:“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即‘君子之道’。”在孔子著书讲学推动之下,社会的君子文化舆论和价值认知也逐步显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传统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已经形成。(www.xing528.com)

君子之间的友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蘧伯玉和孔子分别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卫国和鲁国,蘧伯玉比孔子年长29岁。在春秋后期,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每次经过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里,在卫国住了十年,其中在蘧伯玉家就住了九年。孔子还在这里整理了《诗经·风》,由此可见蘧伯玉和孔子的交情非常深厚。孔子曾多次对弟子说,“蘧伯玉对别人宽厚,对自己严格,从不勉强苛求别人”“他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蘧伯玉以仁德管理卫国,天下没有危险啊”。蘧伯玉以德治国的思想,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中有“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论述。蘧伯玉对君忠诚、遵守礼节,“宫门蘧车”已成千古佳话。一天夜里,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静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快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门又响起来。南子说:“一定是蘧伯玉的车子从这里经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凡是忠臣孝子,其行为都是表里如一的,不像有些人在你面前尊敬你,在你背后丧失礼节,胡作非为。蘧伯玉是咱卫国有名的贤大夫,既讲仁义,又一贯遵礼守规,他绝不会因为是夜间别人看不见就废礼,所以我断定他。”原来,为了表示对国君的尊敬,周朝礼节规定,无论大小官员所乘车辆经过宫门时,要放慢速度,车上官员下来,手扶车辕步行一段,等车过了宫门后再上车,正常行进。在春秋末期,这一礼制大多数官员都不严格遵守了,只有蘧伯玉一直遵守。卫灵公派人一问,果然是蘧伯玉。

可以说,君子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在新时代、新阶段,发掘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树立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