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市场经济的双重特点

探索市场经济的双重特点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性、选择权,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尊重。可以说,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确证。由此,我们看到,人的主体性的展现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确立了“理性人”的假设,使得人的行为趋于理性、自主,人的独立性明显增强。

探索市场经济的双重特点

之所以说市场经济是“一体两面”,主要是因为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和经济制度,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即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自主追求,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分的逐利而使主体物化或异化。尽管我们看到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确实较为普遍地波及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但不可置疑的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1.人的存在状态由依附走向自主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个人是依附于皇权的,人的自由十分有限。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伴随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转型,过去农业经济对生产资料的依赖关系得到彻底改变,人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彰显,农业经济社会中的“臣民”转向为市场经济下的“公民”。相对于传统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压抑而言,个体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当然,我们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做出系统性的批判和思考。

2.人的生存途经从统一分配走向自主择业

对工作实行“统一分配”的原则很难关照到个体差异,更谈不上尊重人的个性,个体的主体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情境下,个人对工作的选择必须服从于国家的统一需要,没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国家也难以照顾到人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个体也很难将这项工作做好。而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自主择业”条件下,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强调自主性,个人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出发,选择对自己长远发展有利的职业。“自主择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打破了选择一项职业就意味着“铁饭碗”的局面,允许多次选择,充分尊重了个体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性、选择权,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尊重。

3.人的生存角色从身份角色走向职业角色

这是当今时代个体面对的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角色转变,与“统一分配”对应的人的生存角色主要是身份角色,在“大一统”的管理体制下职业角色并不能进行清晰的界定。身份角色主要适应于严密的统一的等级科层体系,而职业角色则适应于灵活自主的多元体系,是市场经济下对应的角色。前者是对人性需求的压抑,后者则是对人性需求的尊重。不同的角色在其背后有不同的责任,身份角色对责任的要求比较独断,强调服从不允许背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伦理规范;而职业角色则是从职业自身的规范要求出发,强调个体对职业应尽的责任,职业责任是伴随职责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规范要求。(www.xing528.com)

4.人的生存价值从整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

在传统社会中,整体本位的生存价值从个人到国家都受到了极大重视和推崇,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规范要求,而现代社会侧重的是对人主体性的关注,个体本位的生存价值开始突显。从整体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向,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一大体现。市场经济不从属于传统的等级结构,它推崇自主独立判断、选择与行动,主张人是相对自由、独立的个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竞争激烈,个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说,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确证。

由此,我们看到,人的主体性的展现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确立了“理性人”的假设,使得人的行为趋于理性、自主,人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中国的市场经济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于它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特色,是与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以服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它要求人们避免高度个人主义的倾向,而考虑到集体的存在,毕竟个人是依存于集体的,在中国,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人,必然要为这个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本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程度的深化对市场行为主体责任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这也使得学校需要考虑如何开展道德教育以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性质还需要有制度甚至是法律约束,以及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价值引领方面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但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使社会上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我们都产生了错觉,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言利,无需对他人乃至社会负责,不负责任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大公害,究其原因与市场经济本身有着一定的关联。

第一,市场经济可能使大学生“言利”而“忘义”。我们知道,“义利”问题是中国传统人伦社会的核心问题。我们倡导“舍生取义”而拒绝“见利忘义”,有“义”意味着具备一个和谐完善的人格,意味着对大局、对整体的抉择,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基本的价值取向。虽然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下人伦关系中的产物,但它却体现着一种基本的矛盾关系,关键在于这种“义利观”在现代社会如何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市场经济虽然是一种充分发挥个体主体性、尊重个人权利的经济类型,但是却是以利益、利害为标准和前提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利益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极大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个体若长期受利益驱动熏染,很容易被物化或异化。当物质利益成为衡量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标准时,这种外在的评价将难以满足人内在的发展需求。大学生虽身处学校,却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很容易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时常发生的人人言利而丧失责任的现象或事件。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良的风气正悄无声息地蔓延到纯净的大学校园,使得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层面很容易形成以“利”作为评判标准而忘却“义”,甚至会产生传统的“义利观”过时了,“现代社会谁还会讲这些”等观念。

第二,市场经济可能使大学生注重“利己”而忘却“利他”。市场经济因以利益作为行为选择和评判的标准,所以在面临两难困境时,“理性人”或“经济人”的角色定位使得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关注自我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而难以顾及他人利益。如此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利他”将难以落实,当然,只有在利益一致时,才可能出现共赢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仅仅是社会中的“理性人”或“经济人”,更是社会中的“道德人”。道德的基本前提是利他,如果人人言利、人人利己,何谈道德?这些问题其实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代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十分强烈,过于强调主体意识往往会走向个体主义,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和冷漠者。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建设者,我们需要提防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注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避免培养自私自利、对社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三,市场经济可能会使大学生充满“个性”而缺失社会关怀。当代的大学生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群体,他们经历了社会转型对人主体性的弘扬及提升的过程,也目睹了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失范等各种负面现象。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十分强烈,进取心强,充满干劲和蓬勃的活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另一方面,因为受物质利益的驱使,大多比较自我,关心个人利益得失而对社会整体命运缺乏足够的关怀和行动。这种矛盾,使他们日益产生这样的感受:“在日趋金钱化的社会生活体系中,人的丰富个性被压榨成单薄无情的分工角色。”“在这个缩小的人身上,我们再也看不到生活的意义、理想、真理和社会责任感,好像这些已不再是人的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似的。”[1]大学生这种矛盾思想产生不仅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与学校教育缺乏足够的价值引领有关。当然,学校教育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大学生的“全生命”关注较少,而对知识、能力关注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