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科举制:影响深远,培养人才

中国科举制:影响深远,培养人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还废除了唐朝科举制中的铨选制度,士子科举及第后无须吏部铨选,直接可被授予官职。所有进士根据成绩高低授予官职,科举制度达到完备。在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八股取士下的科举制无法培养和选拔出济世之才。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各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纷纷效仿并建立了本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其中越南科举直到1919年才取消,成为世界科举制度的最后尾声。

中国科举制:影响深远,培养人才

为了彻底改变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实施后期先后被地方势力把持的弊病,改变自先秦以来选拔官吏靠地方推荐的模式就势在必行。为此,隋唐时期创立了新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科举制就是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不必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推荐,而是由士子应举,采取自主报名的方式,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后期的官吏选拔制度,前后经历1300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官吏选拔制度。

作为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制经历了历朝统治者的修改和完善,根据其朝代历程,大体可分隋唐初创期、宋代完善期、元代中衰期以及明清僵化期。

隋朝建立后,在选拔官吏的制度上,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设进士科,以朝廷开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朝统治者进一步确定并完善科举制,将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即每年举行考试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童子等科。常科登第后便具备了做官资格,被称为举人,可以参加吏部铨选,合格后便可被授予官职。制科则是由皇帝按需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科目,由皇帝亲自主持,名目繁多,武则天时期还首创了武举。制科考试,官员、举人乃至百姓均可报考。隋唐统治者通过科举制把选官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使广大庶族地主乃至平民知识分子都有了入仕为官的权利,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政权。科举制从根本上冲击了门阀世族的势力,改变了以门第定荣辱的尊卑心理,扭转了魏晋以来的社会风气和观念。

宋承唐制,继承了隋唐科举并进行了改革:一是废除了公荐制和公卷制,这在科举选拔人才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公荐制是荐举制在唐代科举制中的残余或渗透。唐代科举允许台阁近臣等中央部分高官“公荐”举人,这种做法容易使权贵垄断科场,有违科举制的公平原则;唐代科举成绩并未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还要参考考生的名望声誉,因此科举考生考前可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求名誉,名誉高的考生即使考场失利也可被录取,这种做法被称为公卷制。宋代废除公荐制与公卷制有利于防止大官僚垄断科举取士权,将取士权牢牢掌控在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二是确定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殿试是由皇帝在宫殿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考试,由武则天首创,此后的唐朝并未形成定制。宋朝将殿试固定下来,有利于监督主考官,减少考官和考生结成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并能增加考生对皇帝的依附性,新进士们就都成为“天子门生”,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是科举考试逐步专业化,糊名法、誊录法、锁院制与别头试等防治作弊的措施被固定下来。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真实地考查考生的知识及业务水平,另外也可以防止少数大官僚操纵科举,保证庶族地主平等应试的权利,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公正的官吏选拔制度。四是通过丰富考试内容注重选拔治国安邦之才。宋初的科举考试继承了唐代的进士科和明经科,主要考察背诵和诗词歌赋,而无法考察治国安邦的政治素质。出于政治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宋政府需要大量懂得治国安邦抚民的政治人才。为此,宋朝变法中大多都有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的举措,如王安石变法中就增加了经义策论的考试。策论需要考生理解经义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能够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宋朝政府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了经世致用的人才。五是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考生及第后的待遇。两宋320年间,总共开科118次,取进士两万人以上,大大扩充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宋代还废除了唐朝科举制中的铨选制度,士子科举及第后无须吏部铨选,直接可被授予官职。官阶的大小按照名次来决定,而非吏部根据各因素指定。官员任职后晋升速度也较唐朝快很多。进士及第后,皇帝亲自宣读登第者的姓名和排名,赐予绿袍、笏等公服并赐宴款待,这些都给了士子们无限的荣耀感,极大地调动了天下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为两宋选拔优秀官吏及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

元朝时期,统治者主要依靠世袭、恩荫与推举制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度中衰,对元政权建设只起点缀作用。元朝97年历史中,共举办过16次科举考试,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www.xing528.com)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达到完备的阶段。明清时期的全国州、县的士子,未经初级考试录取前,不论年龄均称为“童生”;通过本地考试(通称“县试”)的,可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即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以上均为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明清的科举考试也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全国生员可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者取得“举人”资格,第一名称“解员”;第二级为“会试”,一般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举行,全国举人参加,通过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员”;第三级为“殿试”,全国贡士参加,通过者被称为“进士”,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又被称为“天子门生”。进士又分三甲,一甲三人,第一、二、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又统称“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名,分别称“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所有进士根据成绩高低授予官职,科举制度达到完备。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儒学为主,“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应考文体。八股文是指科举考试答题文章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正文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固定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每部分又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自我创造能力,在清代越来越成为选拔人才的桎梏。在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八股取士下的科举制无法培养和选拔出济世之才。

古代最高学府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图片来源:摄图网)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运行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官吏选拔制度。它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保证了文官体系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维护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秩序,还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刺激了文学经学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文化水平。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各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纷纷效仿并建立了本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其中越南科举直到1919年才取消,成为世界科举制度的最后尾声。近代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在国家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也曾经借鉴了科举制度。如英国于1870年全面推行的文官考试、美国1883年开始采用的文官考试制度,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