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合食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合食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摘要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从汉代开始,原来的一日两餐开始变成一日三餐,称之为“三食”。上流社会的贵族和皇室采用的还是“四餐制”,在原有“三食”的基础上多了一个饭点“宵夜”。(二)合食制在原始社会,财物平均分配,食物也同样如此。人们拿到食物后,习惯席地而坐、就地吃饭,这就是最原始的分餐制度。“分食制”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随之产生的“合食制”。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合食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一)三餐制

现代人看来,一日三餐再正常不过。但是,在先秦时期,古人都是一日两餐。从汉代开始,原来的一日两餐开始变成一日三餐,称之为“三食”。所谓“三食”,即一食为早饭,时间大概在黎明之后;二食为午饭,一般在正午时刻;三食是晚饭,时间在下午三点到五点。虽然“三餐制”在汉代出现了,但是并不普及,一些穷苦人家依旧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俗。上流社会的贵族和皇室采用的还是“四餐制”,在原有“三食”的基础上多了一个饭点“宵夜”。由此可见,“三餐制”虽然出现,但是餐次的多少,取决于其身份地位和贫富贵贱。

(二)合食制

原始社会,财物平均分配,食物也同样如此。人们拿到食物后,习惯席地而坐、就地吃饭,这就是最原始的分餐制度。后来,战国时发明了“食案”,就餐时每人一个食案,案上摆满食物,这种分餐而食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时期。

“分食制”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随之产生的“合食制”。用餐制度变革的原因在于家具的变革,而根本的原因在于隋唐时期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西晋后期的“五胡内迁”(亦称“五胡乱华”)在给社会带来动荡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桌、椅等家具开始出现。于是,人们在吃饭时,先把饭菜摆放在桌子上,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坐在椅子上比席地而坐舒服,完成了由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过渡。“合食制”虽然在隋唐时已出现,但真正普及直到宋朝才开始。(www.xing528.com)

(三)工作餐

“工作餐”起源于唐朝。据资料记载,唐朝官员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有“廊餐”可以享用。“廊餐”是皇帝为了表示对重臣的关心,特地设置的“工作餐”。在六部或者议事堂,都有这样的“工作餐”,其开支由朝廷支付。

(四)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就是一餐四样菜一份汤,相传此举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惩治达官显贵穷奢极欲而首创的,此后多被提倡。

明朝初年,官场的贪污之风渐起。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对此深恶痛绝,下决心要彻底整治官场的奢靡之风。马皇后向他进言,可借寿宴摆上粗茶淡饭,以警示文武百官。于是在每年八月初八,皇后寿诞之日,举办寿宴:第一道菜是一盘炒白萝卜,第二道菜是一盘韭菜,随后又是两大盘青菜,最后是一份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对文武百官说:“今日寿筵之规格,为本朝励勤励俭之始,今后众卿往来之餐饮,至多为‘四菜一汤’,皆为节俭。皇后之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 便成为官场上的规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