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致敬毛主席与党,献上千支曲万支歌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致敬毛主席与党,献上千支曲万支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支曲啊万支歌,献给毛主席,献给党。愿您学问深似海,愿您青春胜苍松,愿您为了党的事业把身体保重。忘不了天安门前齐歌舞,狂欢之夜焰火红。

《灰楼岁月:双甲子记》-致敬毛主席与党,献上千支曲万支歌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诗歌朗诵编导小组

序歌

(悠扬的《东方红》乐曲)

男:钟声

  唤醒了黎明;

  朝霞

  染红了天空。

女:看啊!

  一群海燕

  展翅高飞;

  一批战士

  踏上万里征程!

合:我们——

  广播战线上的新兵,

  走向南方,

  走向北方,

  奔向前线,

  奔向边疆

女:再见啦!

合:我们的母校,

  我们的老师。

男:再见啦!

合:我们的同学,

  我们的弟兄。

女:泪水啊,

  你不要遮住眼睛;

  心房啊,

  你不要激烈地跳动。

  让我们再好好地,

  好好地

  看看母校吧,

  让我们牢牢记下,

  这分别时刻的情景。

男:让我们手挽着手,

  在校园里做最后的一次散步吧!

  让我们细细地回顾

  四年来走过的征程……

回顾

(回忆、抒情的音乐

女:四度蜡梅开,

  四次桃花放,

  四年的光阴转眼过,

  多少话儿涌心上。

男:四年前,

  正当高粱红啊,

  正当桂花香,

  我们这群年轻人,

  来到毛主席身旁。

  他带着长白山松脂的清香,

  他带着洱海边茶花的芬芳,

  他穿着耕天播雨的山岗子鞋,

  他披着逐波赶浪的渔家衣裳。

合:牢记着乡亲们的嘱咐,

  心怀着为党献身的愿望,

  我们来到北京,

  走进大学课堂。

男:在这里,

  我们翻开红色的广播史册

  (幕后音:女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XNCR

  波长51.7米。

  (以上重复一遍)

男:1945年9月5日,

  大炮隆隆,

  枪弹锁天,

  我们的广播,诞生在

  延安的清凉山

  从那一天起,

  山沟的窑洞

  变成了“漫漫黑夜中的灯塔”;

  从那一天起,

  光荣的前辈,

  在战争的炮火里,

  把这锋利的钢刀

  千锤百炼

合:今天,

  我们接过这武器

  跟着党

  继续奋战。

女:四次杨柳绿

  四次麦子黄,

  四个春天,

  老师洒下辛勤的汗水;

  四个秋天,

  成绩册上硕果辉煌。

  多少个黎明,

  我们捧着毛主席著作,

  心中升起红太阳

  多少个夜晚,

  我们睁大感激的眼睛,

  注视着教研室不熄的灯光。

  多少汗水,

  洒在公社肥沃的田野里;

  多少歌声

  飞扬在友谊的集会上。

男:四次红旗飘,

  四次礼炮响,

  四次涌向天安门

  毛主席向我们把手扬。

  (甲):过去我是放羊娃,

      塞北草原度风霜,

      今天来到天安门,

      挥舞鲜花把歌唱。

  (乙):过去我是童养媳

      离别爹娘哭断肠,

      今天看到了毛主席,

      载歌载舞心花放。

合:千条河啊万条江,

  哪有党的恩情长!

  千支曲啊万支歌,

  献给毛主席,

  献给党。

展望

女:天边啊,

  红旗漫卷。

  祖国啊,

  把儿女召唤。

  我们背起行装,

  奔向前线,

  我们的脚步

  要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

男:江南的鱼米之乡,

  到塞北辽阔的草原;

  从塔里木河潺潺的流水,

  到兴安岭积雪的峰巅,

  每一个山村,

  都是我亲爱的故乡

  每一座小城,

  我都愿把爱情奉献。

男合:每一个同志,

   都是我最亲的兄弟。

女合:每一个季节,

   都是最明媚的春天!

男:英雄前辈啊,

  把录音机和话筒交给我吧,

合:我们接班!

女:把摄影机和水银灯交给我吧,

合:我们接班!

男:长江那万里波涛,(www.xing528.com)

  在我们的磁带上飞腾吧!

  让祖国大跃进的骏马,

  在我们的电波里四蹄生风,

  让“人民公社好”的歌声,

  响彻五湖四海;

  让飞驰的社会主义列车

  留下隆隆的响声……

女:让炼钢炉前的红旗手,

  让采摘新茶的巧姑娘,

  让澜沧江上的船老大,

  让兴安岭里的伐木工,

  让这些为共产主义大厦

  添砖加瓦的人们,

合:都映进时代的荧光屏。

男:不要说我们的工作太平凡,

  一滴水呀,

  流到大海里,

  永远不会枯干。

  要知道,我们的每一个“产品”,

合:都是一分光、一度电,

  一首鼓舞人民的歌,

  一颗投向敌人的炸弹

女:在拉丁美洲繁茂的丛林里,

  有多少树皮搭成的草棚,

  游击队员手握着枪杆,

  静静地倾听着北京的歌声。

男:在非洲那黑暗的大陆上,

  有多少双期待的眼睛,

  他们渴望得到真理的密电码,

  去踢开殖民主义那罪恶的牢笼!

女合:从炮火燃烧的越南南方,

   到樱花烂漫的富士山;

男合:从波涛澎湃的亚得里亚海,

   到红旗漫卷的吉隆滩,

女:二十七亿双眼睛啊,

  在向北京热情地瞩望;

  二十七亿弟兄啊,

  和我们心心相连!

男:让我们那高耸入云的铁塔

  发射出世界上的最强音;

  让红色的电波,

  载着真理的火把。

女: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最强大的东风

合:越过高山!越过海洋

男: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照亮地球上的

合:每一座城镇、每一个村庄!

女:让世界革命的号角,

  更嘹亮地吹响吧!

  让共产主义的红旗,

  在七大洲的天空上飘扬!

男:多好啊,

  战斗的生活

  多好啊,

  我们的理想!

  我们的眼睛里,

  映照着共产主义的曙光

  我们的胸膛里,

  激荡着千里东风、

  万里海浪

  历史

  把千斤重担放在我们肩上,

  我们要练就一副钢铁的肩膀。

女:今天,

  我们从天安门出发;

  明天,

  一个新的世界,

  要在我们手下开创!

男:今天,

  党给了我们一分光荣;

合:明天,

  我们要把一千倍的劳动,

  献给祖国,

  献给党!

告别

女:号角已经吹响,

  战士一齐出征,

  告别母校回头望啊,

  老师、同学来送行。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

合:敬爱的老师,再见了!

女:我们忘不了您殷切的期望,

  忘不了这临别的叮咛,

  忘不了作业本

  您批改的一字一句,

  忘不了联欢会上

  您爽朗的笑声。

  虽然深夜的灯光,

  染白了您的鬓发,

  可是您朝气蓬勃——

  像我们一样年轻!

  祝福您啊,老师!

  愿您学问深似海,

  愿您青春胜苍松

  愿您为了党的事业

  把身体保重。

合:保重!保重!

男:号角已经吹响,

  战士一齐出征,

  告别母校回头望啊,

  老师、同学来送行。

  再见了,亲爱的同学。

合:亲爱的同学,再见了!

男:几年的相处,

  我们情长似姐妹,

  我们亲密如弟兄。

  忘不了天安门前齐歌舞

  狂欢之夜焰火红。

  忘不了支援古巴大游行,

  愤怒的吼声震长空。

  忘不了啊,忘不了,

  你我同唱一支歌,

  朝夕相处情意重。

  临别赠送两句话:

合:一颗红心献给党,

  又红又专学雷锋。

男:看啊!

  大海捧出了旭日,

  早霞擦亮了天空,

  战士们高歌前进了,

  长安街上一片脚步声。

女:脚步声啊!脚步声,

  何惧关山千万重。

  五湖四海处处好,

  走遍天涯为革命。

  脚步声啊!脚步声,

  声声伴着朝阳红。

  离开首都千万里,

合:母校永远在心中。

女合:再见!

男:老师,

  同学们,

合:(招手)再见!

  再见!

1963年6月6日,编导小组成立。成员有:张其博、李德文、曹仁义、刘存志、肖璜、白谦诚。

1963年7月16日,《毕业歌》完稿。

1963年7月27日,《毕业歌》在欢送会上演出,肖璜、高蕴瑛领诵。

59级新闻系同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表演毕业诗朗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