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事课教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事课教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千年来,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特征。中国军事思想不仅历史悠久,有关著述浩如烟海,蔚为壮观。(三)崇尚道义,追求和平中国军事思想历来把崇尚道义和追求和平作为研究军事问题的价值取向。(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万里长城,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思危意识的最好例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事课教程

世界上每一种文明传统都包含有关于战争的思想,而每一种军事思想又都有其传统文化的烙印。几千年来,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特征。

(一)历史悠久,著作丰富

中国历来有“兵书王国”之美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端于约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兵书《军志》大约出现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古代兵法名著《孙子兵法》,出现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一直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兵书”。中国军事思想不仅历史悠久,有关著述浩如烟海,蔚为壮观。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至晚清,中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流传至今的兵书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为世界之最。

(二)舍事言理,哲理深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观察分析,宏观上具有一览群山的博大气概,纵横联络的系统思想,言兵而不限于兵,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及自然、心理、艺术等有关因素融合在一起,通盘考虑。在战争观、安全观、建军思想、作战准则、方法与谋略等方面都有充满哲理与智慧的真知灼见。例如,《孙子兵法》归纳的“道、天、地、将、法”五个战争取胜因素,“智、信、仁、勇、严”五项将帅素质指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精妙见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被称为“具有深刻涵义的战争哲学”,成为古今中外兵家名将的座右铭。

(三)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中国军事思想历来把崇尚道义和追求和平作为研究军事问题的价值取向。日本历史学家浅野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军事历史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事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非战主义为原则,尽量通过外交和谋略活动,求得政治解决”“中国的兵学的价值是以政略性和道义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兵家的得意之处在于外交和谋略,其着眼点是极力避免诉诸武力”“他们主要是以用兵的方略和讲究道义而闻名于世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兵家就把“止戈为武”作为思考战争问题的逻辑起点。公元15世纪初叶,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明代皇帝就派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先后七次出使海外,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然而,中国的舰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去进行武力征服,没有去建立海外殖民地,也没有去掠夺别国财富;而是作为友好使者,去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和平善旅,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数千年来对和平的追求,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www.xing528.com)

(四)注重谋略,力争智胜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丰富多彩的军事谋略最为引人注目,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产生与运用,可以溯源到远古的战争。黄帝炎帝联盟与蚩尤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已经孕育着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商朝著名的鸣条之战,已运用了离间计。周朝著名的牧野之战,是“兵家之祖”“军事谋略的奠基人”吕望奇计良谋的杰作,此后,从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到诸葛亮的“空城计”,中国军事历史上运用奇妙方略的经典战例举不胜举。《孙子兵法》中的“十二诡道”,《百战奇法》《三十六计》中所概括的130多条战争法则,都是熔炼中国传统谋略思想而形成的精华。这些人们耳熟能详、出口能诵的奇法妙计,是中国传统战争智慧得以存在并不断深化的思想和社会基础。

(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进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古代中国的战争相当频繁,因此,做好战争准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军事思想强调思危意识,居安思危。战国时代的吴起就提出:“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左传》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著名论断,至今还被人们反复引用。《司马法》也告诫人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甚至连《易经》都有这样的论断:“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国家可保也。”万里长城,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思危意识的最好例证。

(六)百家争鸣,千川汇聚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军事思想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诸多兵家,如孙武、孙膑、吴起、尉缭等,各抒己见,自立门派,像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管子、晏子、田穰苴等政治家、思想家,也踊跃参与言兵议兵,正所谓“无子不言兵”,他们均有许多独到见解。由于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必须实事求是,博采众家之长,才能正确指导战争、夺取胜利,因此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直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这与中国伦理思想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偏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促成了中国军事思想的繁荣与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