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破性别藩篱,用才华引领美术史

打破性别藩篱,用才华引领美术史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以肖像画创作为主,其中自画像占了其作品的大部分。作品名称:《菲利普二世》 作者: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作品年代:1573当时她身为西班牙王室宫廷画家,国王菲利普二世、王后玛丽一世、奥地利女王都是她的客户,为这些皇室创作肖像给她带来的不止财富,还有祟高的艺术声望,她成为享誉欧洲的著名画家,可以说她是完全以自己的才华击败了性别的藩篱。

打破性别藩篱,用才华引领美术史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外文名字:Sofonisba Anguissola

文中简称:索福

生存年代:1532——1625

寿命:93 岁

国籍:意大利

创作方向:肖像画,尤其是自画像

存世作品数量:12 幅

主要作品:《捧书的自画像》《自画像与画架上的奉献图样》

艺术特色:她不仅成功地从大自然构图、着色和绘画,且善于模仿他人,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独有的、非常美丽的绘画形式。

她创作了美术史上现存最早的女性自画像作品,是欧洲女性画家的先驱者,她在画坛上取得的成功,为更多的女性从事职业艺术家之路开拓了先河。

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是一个尘封于历史中的名字,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感觉除了陌生,是不是还觉得好长啊!

不过为了方便读者记忆,权且就叫她索福吧。话说在她所处的时代,也确实算是挺有福的。索福的父亲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贵族,生了6 个女儿一个儿子。

在这一大班兄弟姐妹中,索福是长女。毕竟老爹是贵族出身,姑娘们并不需要为稻粱谋,而是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索福则更为幸运,从13 岁开始正式习画一口气画到了93 岁。如此高龄,在16 世纪平均寿命只有21 岁的欧洲,也是无人能及了。

作品名称:《自画像》
作  者: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作品年代:1556
作品材质:羊皮纸油画

天份、勤奋再加上长寿,在16——17 世纪那样一个男权至上、大师辈出的社会背景下,索福终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为显赫的一位女性画家。

她以肖像画创作为主,其中自画像占了其作品的大部分。她从13 岁就开始不断地创作自画像,直至90 岁接近失明方才终止,自画像贯穿了她的整个艺术生涯。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即使与艺术史上自画像大师丢勒、凡·高、伦勃朗等人相比也毫不逊色。但令人遗憾的是,她的作品不曾如同男性大师们的作品被重视珍藏,大部分都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了,存世的仅有12 幅。这些自画像,被美术史学界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女性自画像作品。

作品名称:《自画像与画架上的奉献图样》
作  者: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作品年代:1556
作品尺寸:17 厘米×12 厘米
收藏于波兰兰库特博物馆(www.xing528.com)

《捧书的自画像》创作于1554 年,画中的她年仅22岁,还带着婴儿肥的她左手持书,神情略显稚气,但已经显示出了她卓越的技巧与对绘画的理解。

两年后,她创作了《自画像与画架上的奉献图样》,此时她刚刚25 岁,已经在欧洲创立了自己的名号,肖像作品被公认为可以与提香的作品相提并论。

作品名称:《捧书的自画像》
作  者: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作品年代:1554

这幅自画像的创作灵感,应该是来自被誉为“自画像之父”丢勒在1500 年所作的《穿皮毛领子外衣的自画像》。在这幅画当中,丢勒有一段题词:“我,来自纽伦堡的阿尔布列希特·丢勒,以此方式,在28 岁时用持久的颜料画成。”在索福的画中也有类似一段题词:“我,索福尼斯巴·安圭所拉,单身,比得上缪斯和阿佩利斯,演唱我的歌和操作我的颜料。”

注意文中的重点,单身。此时索福25 岁了,别说在16 世纪了,即使是在21 世纪,也是绝对逃不了被扣上一顶剩女大帽子的状况。但凡过了25 岁还没结婚的姑娘,哪怕你美貌如赫本,强悍如希拉里,整个社会舆论都在告诉你你是个Loser,别折腾了,快找个男人嫁了才是正经。

好在索福同学当时虽然生活在男权至上的环境中,却也没被人追着叫剩女,估计也没被逼婚。因为有史实为证,人家在西班牙做了12 年的宫廷画家,一直到39 岁,才嫁给了一个西西里的贵族。菲利普二世不但主持了她的婚礼,还非常慷慨地送了她一大笔嫁妆,真真是西班牙好老板!

可惜的是,这位西西里老兄命太短,9 年后死于横扫欧洲的黑死病,索福并没有从此竖起贞节牌坊,之后她爱上了一个意大利船长,大大方方地主动追求他,48 岁时再婚并从此快乐地与他生活在一起。这个童话般的结局,总算让人长舒了一口浊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索福会选择自画像作为创作的主题呢?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当时女性不被允许进行解剖研究以及裸体模特的写生练习,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19 世纪仍未完全被打破。

对于当时的女画家而言,从事恢宏壮阔的宗教或者历史题材创作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女画家只能限锢于镜前摹写自我或者从事静物画创作,这种基于性别的限制与歧视不但没有成为她的绊脚石,反而在另一方面成就了索福的肖像画创作才华。学会如何规避社会体系的制约,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才华发展到最佳,才是一个女性成熟理智的选择。

作品名称:《菲利普二世》
作  者: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
作品年代:1573

当时她身为西班牙王室宫廷画家,国王菲利普二世、王后玛丽一世、奥地利女王都是她的客户,为这些皇室创作肖像给她带来的不止财富,还有祟高的艺术声望,她成为享誉欧洲的著名画家,可以说她是完全以自己的才华击败了性别的藩篱。

17 世纪初,画坛后辈凡·戴克去拜访她,并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同时把两人见面的细节记录在了他的《意大利素描笔记》中。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老太太开玩笑说:“不要用顶光,这样我的皱纹不会太明显。”这么可爱的老太太真是活明白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要想得到这个世界的承认与尊重,首先应该是个心智成熟的人,无论男女,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一撩就炸、一捧就飘的人,估计也很难得到异性的尊重吧?

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追求艺术的道路从来都是更为崎岖艰难的。但也不用就此怨天尤人,搞得负能量爆棚。看看索福的这幅画像就知道,真正的强大从来不用张牙舞爪,必然是如她的目光中所流露出来的温和、从容与自信。

作品名称:《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肖像》
作  者:凡·戴克
作品年代:1624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1625 年,索福在巴勒莫去世,享年93 岁。七年后,在她100 岁生日纪念时,她的丈夫奥拉齐奥·洛梅利诺在她的坟墓上刻了一个铭文,上面写着:

索波尼斯巴,我的妻子,世界杰出女性之一,她在描绘男人的形象方面表现很出色。失去这样一份伟大的爱,奥拉齐奥·洛梅利诺很是悲伤,1632 年,他以此向这个伟大的女人献出一份小小的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