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信心,知行合一,经典诵读要点

建立信心,知行合一,经典诵读要点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要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诵读经典,不建立信心是不能起步的;只有建立了信心,才能够对我们相信的对象产生追求的愿望、发起追求的行动,所以首先必须建立信心。第一是相信因果原理。虽然《易传》的说法比较粗糙,但其性质与佛教的说法是一样的,都是从因果切入、从行善入手安顿精神生命。这方面,佛教的经典反省得比较全面,它把人类的痛苦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肉体的痛苦,即生、老、病、死的痛苦。

建立信心,知行合一,经典诵读要点

如果我们要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诵读经典,不建立信心是不能起步的;只有建立了信心,才能够对我们相信的对象产生追求的愿望、发起追求的行动,所以首先必须建立信心。大致说来,这信心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相信因果原理;第二是相信人生有痛苦需要解决;第三是相信人间有理性之学与智慧之学两类学问;第四是相信儒道佛三家是能够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学。

第一是相信因果原理。相信因果原理说起来很简单,我们都相信因果呀,我们都相信不吃饭肚子不饱、吃石头会撑死人呀。但实际上,因果关系是非常深广的,仅仅在皮面上相信因果很难称得上相信因果,要真相信因果,必须彻底相信传统智慧经典中所开显的因果。这方面,儒家道家和佛家都有许多相关的内容。请看佛家关于因果的经典偈颂:“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偈颂的第一层意思是有因必有果。只要造作了因,只要这个因没有体现为果,它会永远作为因保存下来,待到因缘具足时,就会表现出果来。一个因表现为果以后,它又作为下一个果的因发挥作用,由此构成因果相续的过程。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循环不息。第二层意思是因果平等,自作自受。佛教一方面讲诸法无我,另一方面讲自作自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哪里有一个我在受报应呢?所以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问题。其实这是理解者的问题,而不是这个偈颂本身有问题。这里的“自”并不是指某人的身心原封不动转到下一世,乃至无量未来世,等着接受他现在所造业的果报,而是说在因果相续的过程中谁也逃不了因果报应,因为佛家相信所有事物都是在环环相扣的因果网络中存在的。例如我打了一个喷嚏,这个世界的状况已经不是我没打喷嚏之前的那个状况了,我的喷嚏不仅仅污染了我周围的空间,实际上把整个世界都污染了,只不过像水波一样,越往外影响越小而已。所以这里的“自”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张三、李四、王五等某一个体,它根本是指我们整个人类,甚至是所谓六道众生,是整个众生造业整个众生受报。或许有人想:“既然这样,我不如多造点业,趁机从中多捞点名利,不好的结果大家来摊。”但佛教说因果是平等的,你造多少业就要相应地受多少果报。这果报虽然并没有某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来承受,但对于没有认识到这一事实的人来说,他认为真有一个不变的灵魂在承受果报,这恰恰是很多人难以承担的。或许还有人会想:没有看见“无我”这个事实的人难以承担果报,看见这个事实的人知道并不存在承担果报的灵魂,那岂不是可以随心造业了?这是外行话。佛家告诉我们,众生正是为了超越业报的束缚才去学道,他悟了道之后怎么还会造业呢?他只会做引导有缘众生从业报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工作。

这样的因果原理,在《易传》里也有讲到,其中的阴阳消长之道就是因果之道,《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则直接将此道运用于人类生活。虽然《易传》的说法比较粗糙,但其性质与佛教的说法是一样的,都是从因果切入、从行善入手安顿精神生命。如果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因果原理,以为行善不得善报,行恶不得恶报,就会直接导致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现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主要靠一道法律防线防止人们作恶,而不能从道德乃至信仰层面促使人们向善,根本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这样的因果原理了。不相信因果原理,人类就只能依赖制度从外面进行管控,就不能主动发起离恶向善、解脱因果束缚的决心,因此相信因果是学习智慧经典的首要前提。

第二是相信人生有痛苦需要解决。这一点也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呢?很多人说我很快乐,哪有痛苦啊。特别是年轻人,不愁吃不愁穿,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太乐了,有什么苦呀?你不是乱讲吧?其实这都是浮在生命表面得到的肤浅之见。

大凡智慧的经典,都对人生痛苦有过透彻的洞察,否则就很难说是智慧的经典。这方面,佛教的经典反省得比较全面,它把人类的痛苦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肉体的痛苦,即生、老、病、死的痛苦。有些人说,老、病、死诚然比较悲催,但“上天之大德曰生”,我们应该是欢迎生才对,怎么能说生也是苦呢?佛教的生、老、病、死的痛苦不是说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的现象,而是说愚痴烦恼众生不能接受生、老、病、死这个事实。佛教说,一个人如果在此世没能通过修行断除烦恼,他一定会在贪欲的驱动下再寻求投生的地方,即他下一世的生命形态和生活世界。有人说,我贪着的生命与世界正是我理想的生命与世界,怎么会痛苦呢?佛教认为,没有断除烦恼的凡夫,在贪心驱使下,看到的不是真实相而是妄想相,等他明白真相后已经晚了。譬如,极热地狱烈火熊熊,人难道不知道?他那么笨?还要去那里投生?对此佛教怎么解释呢?佛教认为,这种人因为造了下极热地狱的业,临终时受到业力的推动,他看到的不是一堆燃烧的猛火,而是一团温暖的阳光,满以为自己奔向了光明!去了一看,才发现事与愿违!这就像有的女孩子被玩弄女性的男人骗了一样。一开始她以为遇到了一个长相帅、道德好、修养高的君子,梦寐以求地要跟他在一起,待到真正与他生活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接触性诈骗的高手!不幸的是,此时她的财色都被骗光了。又譬如,前几天广州出现严重雾霾,眼睛发花的人会说:“哇!我们生活在仙境里面!”有些人还发照片说:“你看广州多漂亮!”这也是被自己的眼睛所骗了。佛教说,下至投生到地狱道、上至投生到天道的众生,都还得继续遭受蕴身不断转生的痛苦。老、病、死苦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讲了。

为什么生、老、病、死会成为痛苦?本质上是由于精神的痛苦,如果精神不痛苦,生、老、病、死并不是问题。精神的痛苦有哪几类呢?佛教将它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情感的痛苦。情感的痛苦又分成三大类,首先是爱别离苦,恩爱的人终将别离的痛苦。有的人会问:男女恩爱,如胶似漆,幸福美满,何苦之有?的确,如果男女看透了恩爱必将别离,在一起的时候也不贪着对方,本无痛苦可言。问题在于,一般人看不到这个真相,更不能直面这个真相,往往深陷贪爱之中,“汝爱我心,我爱汝色”,这就难免在对方离开后痛苦不堪了。我们不看“已吞声”的“死别”,但看“常恻恻”的“生离”吧。《红楼梦》里,林黛玉贾宝玉天天在一起,但因为种种障碍,有情人始终不能成为眷属,天天都度日如年!这种“商参各一垠”的痛苦,在她的《葬花词》里表现得哀怨凄婉,很多人听了都会流泪。爱别离苦是贪心带来的痛苦的极端表现。

其次是怨憎会苦,有仇怨的人相会的痛苦。我们常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但真正的冤家觌面相对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个方面,今天都市比较常见的是所谓离婚不离家的夫妻。你想想,一对形同陌路甚至相互仇恨的男女,还要天天在一套房子里面过,这种日子多难受啊!怨憎会的极点就是“不共戴天”即与杀父杀母的仇人相见,这样的人见面往往分外眼红。佛教认为,怨憎会苦是嗔恨心带来的痛苦的极端表现。

再次是求不得苦,即千般万般追求都得不到的痛苦。这里的求不得苦有广狭二义,广义通于思想与感情两个层面,狭义专指单向贪欲得不到满足带来的痛苦。求不得苦的典型例子是单相思,一方苦苦追求另一方,但总是得不到对方的同意,甚至遭到对方的奚落或痛恨。这种痛苦小则弄到精神萎靡或失常,大则可使人丧身失命!(www.xing528.com)

第二个层面是思想的痛苦,即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带来的痛苦。这里讲的思想,特指在二元对立模式里认识世界的理性及其结果。人的理性有一种想完全弄明白世界奥秘的冲动,但世界却永远对理性保持奥秘,由此形成一种强烈的紧张关系,康德把这种紧张关系的几个极端表现称为二律背反。譬如,时间到底有始终还是无始终?世界到底有限还是无限?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古今很多人钻进去进行苦苦思考,说时间有始终、世界有限、人有自由意志的人讲了一大堆道理,说时间无始终、世界无限、人没有自由意志的人也讲了一大堆道理,但是始终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有些哲学家因此疯狂,有些哲学家甚至因此而死,非常痛苦。

这类问题为什么得不到决定性的回答?我们这里可以透露一点消息,因为这种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已经把世界推到对象一边,当认识主体认知这个外在于主体的世界时,世界永远是被他的认知目的支配的世界。由于他用带有强烈工具性的目的去认知对象,所以只能够认知对象的一个侧面、一个平面或一个片段,永远不能全知这个世界。古人曾对此提出严重警告,例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殆矣”就是危险,如果知道危险还去追逐,那就没救了。为什么没救了呢?释迦牟尼通过一个很形象生动的故事,对此作出了精彩开示。佛经里有一部《箭喻经》,经中说有一个猎人上山去打猎,不小心被另一个猎人射伤了。他的同伴找到他,着急地说:“哎呀,赶紧回去疗伤吧!”被射伤的人却说:“不,等一下!”同伴很纳闷:“为什么要等一下?难道你受伤了不赶紧救吗?”他说:“我要先弄清楚:这支箭是从哪个方向射过来的?这支箭是哪个种族的人射的,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还是首陀罗?这支箭是淬了毒还是没淬毒?这支箭全部是金属的,还是只有箭头是金属的?”等等,问了一大堆问题,问题还没问完,人已经死掉了,没得救了。佛陀讲的这个故事真精彩,确实是对治深陷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弊病的一剂良药。这是求不得苦在思想层面的表现,根本是痴心带来的痛苦。

第三个层面是痴心带来的痛苦,最深层的是意志的痛苦。意志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指推动人前进的一种动力。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作品,只有上帝才有自由意志,人没有自由意志,只能遵奉上帝的意志行动。中国古典思想跟这种讲法有一定的差异,《易经》称意志为阴阳二气,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交通推动的;佛家称意志为业力,同样认为它是推动万物生存变化的根本动力。在这样的思想里,人当然有自由意志,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他的生命就已衰竭了。佛教认为,如果人的自由意志得不到调顺,就会没有方向、没有轻重、杂乱无章地爆发出来,很难有确定性的努力方向,使一个人备受困扰。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成就呢?按照佛教的看法,根本是由于自由意志这匹野马没有得到调顺。这匹马今天飞到美国,明天飞到欧洲,后天飞到月球,甚至前一念还在欧洲,下一念已经去月球了。自由意志得不到调顺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人因为没有智慧,其自由意志才不能够得到安顿,而所谓安顿精神生命根本上就是安顿意志。只有安顿了自由意志,人的精神与肉体苦痛才能得到降服,而安顿精神生命只能通过智慧体知之道,不能通过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之路。

第三,相信人类有两类学问。第一类学问是所谓相对改善人类处境的理性之学。为什么说理性之学只能相对改善人类处境呢?因为它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基础上,通过能认知主体对所认知客体进行认识、把握从而产生的知识。这种知识,如同我们刚才所说,是工具性的知识,它只能解决一个个工具性的问题。譬如,我家房子今天很脏,我一方面不能忍受这种状态,另一方面既不想扫地,又不想请家政,那就要去买一台扫地机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我的衣服脏了,该怎么办呢?当然不能用扫地机去洗,因为扫地机不是洗衣服的工具,我只有去买一台洗衣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这类知识由于是依工具性的目标认识对象得到的结果,它只能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某个问题。我们的技术科学也好,法律科学也好,经济科学也好,都是这样的知识。伦理学或政治学呢?如果是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形成的伦理或政治思想系统,都有各自遵循的正义或道德原则。按照不二的智慧学说,你有一条坚守的正义或道德原则,就有你反对的相应原则与你对立。当你的正义或道德原则遇到相反的原则时,你的心还安吗?没法安了。譬如,美国现在走到哪里都宣称:“我是履行普遍正义,普遍正义就是美国所说的平等、自由、民主。”当美国不看因缘或场合,同时向各方推展这种“普遍正义”时,就会带来灾难,因为有些地方不适合或没有能力接受,甚至根本不能理解你的正义原则,你仍然强行推动,只能适得其反。譬如,就算我们相信美国人真想向利比亚、伊拉克这些地方推行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但这样的行动带来的是什么结果呢?是国家的长期混乱和老百姓的流离失所!所以,如果是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形成的知识,无论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政治学或伦理学,它的适用范围都很有限,它都必然有一个或明或暗、或小或大的敌手,这没有办法。既然如此,这种理性之学只能相对改善人类处境,而无法安顿精神生命。

另一类学问就是安顿人类精神生命的智慧之学。智慧之学跟理性之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智慧之学是在非二元对立世界观基础上,以不二的智慧观照方式产生的学问;理性之学是在二元对立世界观基础上,以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产生的学问。由于智慧之学的基础是非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它的认知方式是智慧的观照方式,所以它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人类生活的大千世界是一个缘起缘灭、环环相扣的因果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每个存在者的价值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任何众生比另一个众生高半分或低半分;而它们具有这种共识,其前提都是“无我”,即它们一致认为不存在任何现代哲学、心理学或科学安立的实体,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种学问,在古典世界里,不只中国有,西方也有,只不过在中国表现得更强大深厚而已,中国的儒、道、佛三家都属于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学问。

于是,我们有了第四个要相信的内容,即相信儒、道、佛三家都是智慧之学。这里,我们分别从每一家的核心思想来对此略加证明。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指不以自己的意识去揣测任何人、事、物,“毋必”指不偏执人、事、物一定如何,“毋固”指不固执己见,最关键的“毋我”即指不执着任何精神实体。孔子之所以是圣人,根本理由在这里,因为只有无我,他才能创立内圣外王的儒学。再看看道家。庄子《齐物论》开篇说,有一天,颜成子游在侍候师父郭子綦时,发现他的状态跟以前很不一样:师父以前神采奕奕、英姿勃发,现在看上去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他就问:“师父,这是怎么回事?”他师父说:“今者吾丧我”,意思是“我现在没有我执了”。这告诉我们,没有“我执”的人没有从混乱意志爆发出的“我执”冲动,看上去确实与从前判若两人,这是学智慧之学的人检验自己是否有“我执”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看见某种环境或者听到某种声音时还有惊诧的感觉,那肯定没有做到“丧我”。南郭子綦实际上是齐生死、齐万物的庄子的化身。佛家呢?佛家就更不用说了,佛陀讲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诸法无我”;我们最熟悉的《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中至关重要的也是“无我相”,只有无我相才能“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在我看来,以佛陀为代表的佛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破除“我执”、超越二元对立世界而进入不二世界的智慧之学,都是安顿精神生命的学问。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这个信心,要想通过研读三家的智慧经典获得精神上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一切知识和智慧都以信心为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