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朝贡贸易发展

三国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朝贡贸易发展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东吴时期的山越,经吴军长期围困,被迫向孙吴投降,被编入东吴军队,由此增强了东吴的军事和航海实力,使其得以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势力。东吴孙权时期,除积极内引外联外,还更加注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海外诸国的官方贸易,并积极招徕外国商人,以便不断增加东吴的财富和实际利益。

三国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朝贡贸易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汉武帝开辟的传统意义上的对外贸易通道——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因汉末至魏晋以来的长期战乱、阻隔而被迫中断。因此,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开始,历朝要恢复原本很早就已形成的对外贸易路线及其文化交流,只有不断致力于向外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才能避开当时各地(如甘肃走廊上的凉州,就分裂成不同的地方割据政权)常见的割据和分裂战争,或由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不断向南延伸,经云南和印、缅等国,继续向外域拓展,继而与印度洋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重新连接起来。与此同时,东晋南朝这一时期,江南经济也得到持续而深入的开发,魏晋以来沿着水路(包括海上通道)和陆路通道分别南下的中原及周边各地移民,填补了江南劳动力不足的缺陷。三国东吴时期的山越,经吴军长期围困,被迫向孙吴投降,被编入东吴军队,由此增强了东吴的军事和航海实力,使其得以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势力。而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为实现各自的争霸目的或割据企图,都在积极向外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交流。北有曹魏向东通过海陆相连的通道,发展并巩固与朝鲜、倭国(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东南有东吴,通过多次海上远征,不断发展与辽东、夷州、交州和南海诸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西南有蜀汉,通过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赢得人心,由此打通了因长期战乱而中断的西南丝绸之路交通和贸易联系。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历朝各政权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甚至对历朝政局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六朝时期各政权还积极推行了向外发展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等联系的相关政策。以上这些,都使得六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虽屡经挫折,其间也曾出现过中衰和短暂停滞的局面,但始终并未完全中断,而是不断延续下来并有所发展。直到南朝后期和隋唐盛世时期,随着政局逐步趋稳和高凉冼夫人的崛起,这条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才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再次得到迅猛发展。

东吴孙权时期,除积极内引外联外,还更加注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海外诸国的官方贸易,并积极招徕外国商人,以便不断增加东吴的财富和实际利益。(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