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内外饰设计手册-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手册

汽车内外饰设计手册-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手册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初,现代汽车内饰布局方式的雏形已经在福特T型车上出现了,从车身内部可以看出明显的几大功能分区,虽然形式上比较丑陋粗糙,但至少都已粉墨登场。汽车内外饰的不断进化,正是为了满足成就这种逐渐被强调的车辆艺术性的需要。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树立品牌特色的需求,诸多车企和配套厂商均已开始在汽车内外饰的研发设计上力求突破创新。此外,车型的不同,消费者对内外饰材料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汽车内外饰设计手册-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手册

汽车刚刚诞生的时候,其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都与马车神似。汽车的内饰设计材料一般也是按照当时显贵们的需求,采用大量的名贵木材,放置真皮座椅以及镶嵌贵重金属的设计手法标榜其贵族身份(图1-1)。

20世纪初,现代汽车内饰布局方式的雏形已经在福特T型车上出现了(图1-2),从车身内部可以看出明显的几大功能分区,虽然形式上比较丑陋粗糙,但至少都已粉墨登场。

978-7-111-56137-8-Chapter01-1.jpg

图1-1 老式的汽车

978-7-111-56137-8-Chapter01-2.jpg

图1-2 福特T型车

德国发明了汽车,美国则把这个行业带入了艺术设计的圣殿。20世纪20年代艺术色彩开始出现,镀铬装饰得到了应用。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复杂曲面构建的流线形车身,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艺术和时尚的象征(图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很多难以操作的战争设备使参战部队每天都发生大量的自伤事件,这种情况客观上促使了人机工程学的诞生。战后,人机工程学的学术成果在民用设备上得以广泛应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汽车里面,很容易就看到制作精致的真皮座椅,闪亮夺目的金属镀铬件和夸张的中控面板。当时的内饰设计已经出现了能起到烘托、映照颜色效果的装饰板条(color-trim)的雏形,相当一部分的汽车内饰设计已经进行了生动的分色处理,中控台的布局一般是采取上下分体式设计,整个车内都洋溢着奢华和富足(图1-4)。

978-7-111-56137-8-Chapter01-3.jpg

图1-3 流畅的车身

978-7-111-56137-8-Chapter01-4.jpg

图1-4 奢华的内饰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来自军用、农用、远征等领域的设计,凭借特别“缺少风格”的怀旧情结和强烈的实用性特点,在汽车界掀起波澜。这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精品紧凑型小车(图1-5),其方方正正、功能至上的内饰设计不但有效拓展了汽车的内部使用空间,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内饰设计的主要思路——平面直角和多元化、简单实用而又安全可靠,排除过分夸张而无实际意义的装饰元素。

20世纪90年代,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更加追求个性,更加挑剔,思想更加多元化,这也导致多种设计风格同时涌现。计算机与汽车工业的交叉发展促使汽车曲面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设计师可以更加自如地设计造型而不必过分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这一时期的汽车内外饰造型多变,设计风格总体上呈现出曲线化的趋势,形体圆润饱满,造型流畅而且优雅(图1-6);另一方面,内外饰设计的内容和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也逐渐复杂和丰富起来。各个部件的设计和合理规划布局,要求设计师把设计细节和美感等要素拿捏到位,设计语言要求与外形设计相匹配,同时自身又不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内饰设计师在做好造型设计的同时,还要强调触觉、手感、舒适性和可视性,以及驾驶者心理感受等属性的协调。

978-7-111-56137-8-Chapter01-5.jpg(www.xing528.com)

图1-5 汽车向紧凑型发展

978-7-111-56137-8-Chapter01-6.jpg

图1-6 圆润饱满的现代汽车设计

如今,人们对于汽车所寄予的期待,不仅仅在于驾驭,而是越来越强调车的艺术性。充分发挥汽车行驶性能只是其作为“车”的基础,就算拥有最为出色的行驶性、驾驭性,没有艺术性的“车”亦不能满足人们对感知质量的要求。

汽车内外饰的不断进化,正是为了满足成就这种逐渐被强调的车辆艺术性的需要。现今,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内外饰艺术性的理解,早已不再局限于丰富华美的色调、奢华舒适的皮革实木制品,简单流畅的几何线条、整体和谐性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图1-7)。

978-7-111-56137-8-Chapter01-7.jpg

图1-7 时尚的概念设计展示

消费者关注的整体和谐性,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在对调研的结果做了详尽的分析研究后,归纳出五个方面:颜色的匹配、材料和纹理的选择、工艺制作精致性、造型设计和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包括内外饰的设计)以及功能设计的和谐。

上述五点中最难理解的是功能设计的和谐。所谓的和谐是指,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对于烦琐复杂而缺乏实用性的功能,消费者更青睐风格独特、时尚且结合传统经典元素的设计。

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树立品牌特色的需求,诸多车企和配套厂商均已开始在汽车内外饰的研发设计上力求突破创新。

首先,在内外饰设计时考虑的元素更为宽泛。诸如环保节能、跨界设计、多媒体功能,科技感元素尤其突出,并旨在通过内外饰与外形设计的相互呼应以及完善照明系统等手段,在更广阔的范畴内展现科技带来的人性化。

其次,更加注重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接受度。如今的消费者随着对制造工艺流程逐渐熟悉,变得相当理智。做工方面,消费者希望厂家以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生产流程、科学的生产制造方法来保证更精湛的工艺品质。材料方面,基于对现今汽车饰件的各类宣传,消费者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实木、真皮和金属有着奢华的意味,代表了更高的品质,但是它们通常多被用在豪华车型上。如果在小型车出现了这样的材料,消费者反而会将这些理解为廉价甚至伪冒的材料。由此可见,现今消费者并不再盲目地追求奢华的观感,而是更注重车辆内在的品质是否与车的档次相匹配。外观方面,消费者一如既往地倾向于平滑的表面以及舒适的手感,针对接缝,则希望它们更加细致均匀。

此外,车型的不同,消费者对内外饰材料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SUV的购买者,他们往往喜欢挑战,享受尝试的乐趣,因此会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材料,特别是运动型材料。

汽车内外饰包含的每个部件都需要我们做到精益求精,也只有如此才能沉着应对内外饰领域的优胜劣汰,推动其向更舒适、更美观、更科学的方向进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