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三十年对图文搭配发展的个人感受总结

近三十年对图文搭配发展的个人感受总结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讨人物传记,深感有关人物的生理和性格材料奇缺,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图像方面。在出版过程中,编辑提出高规格包装的设想,预计每册定价四十元。不仅出版社愿意梓行,而且读者乐意购买,说明图文配合的书籍有其市场。于是乎,精制图文配合的书就有了销路。二是有作者主观原因,即作者认识到图文配合是提升著作学术水准的一个必由之路,必须适应社会客观需要而写作。三是出版印刷术已经适应制作精美读物的要求。

近三十年对图文搭配发展的个人感受总结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同仁编著《中国古代史》,开始意识到插图的重要。其时,重点找考古发掘图片和文物图片,并有所选用。[3]就笔者而言,出于研究内容和表述的需要,搜集、研究和使用图像资料也有些年了。研讨人物传记,深感有关人物的生理和性格材料奇缺,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图像方面。撰写《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一书时,述及一些图籍,深感若将作者像、书影和版权页、凡例、目录、序跋制成图,与文字搭配,效果会比仅有文字说明好,因此,便复制、拍摄五六百幅图片作为插图。我也知道,出版社一定会考虑图书成本,不会用那么多,于是选出近百幅交给编辑部,结果用了三十余帧。我同时将所有的图和正文交给美国家谱学会,由其制成缩微胶卷本,置放在盐湖城家谱图书馆,供读者查阅。

我写了一些社会史的书和通俗读物,更感到利用形象素材和配图的必要。1999年,中国社会出版社梓行我的《古人生活剪影》和《清人生活漫步》时,我分别为二书选图一百余帧和二百余帧。2005年,中华书局以《去古人的庭院散步》《生活在清朝的人们》为题再刻,我又增选四百幅图片,并各用近百幅于书中。在出版过程中,编辑提出高规格包装的设想,预计每册定价四十元。我认为书价太高,不过二十万字的书,即使插图多、印制精美,也不要超过三十元,以免读者承受不了。书出来后,定价三十六元,现在每种销售九千册。事情不仅如此,因为销路较好,2003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又一次性每种加印一万册。在近几年书价大幅度提高的情形下,此书仍然销得动,出乎我的意料。这样的经历,令我不由得生出几点感想:

一是配图书籍有其外部的客观需求。不仅出版社愿意梓行,而且读者乐意购买,说明图文配合的书籍有其市场。当然,决定性的因素是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是出版社的动力。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社会,人们要“充电”——大量吸收知识,可是又不能精雕细刻式地去学,图文并茂的书就便于接受了;教育方面,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教育的发展,图文配合的书受到青睐;再者,白领人士增多,他们压力大,喜爱休闲读物;还有某些暴富者,客厅需要用精装典籍装饰,舍得花钱购书。于是乎,精制图文配合的书就有了销路。(www.xing528.com)

二是有作者主观原因,即作者认识到图文配合是提升著作学术水准的一个必由之路,必须适应社会客观需要而写作。

三是出版印刷术已经适应制作精美读物的要求。记得一个时期内,印刷厂是老大,出版社是老二,作者是老三。因为印刷力不足,印书有时要请印刷厂“帮忙”,印制不出精致之物自不必说了,所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际,故宫博物院编辑图文并重的《紫禁城》杂志,要拿到香港地区印刷。现在,这些问题已基本不存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