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定位中对优势人才的偏好

战略定位中对优势人才的偏好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专业领域内顶尖、高水平人才的重视与吸纳,体现了S大学在国际化以及全面发展进程中的远见卓识和明确的战略定位,其积极意义在于从整体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客观上,这种对于优势人才的偏好对于S大学实践“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无裨益。具体而言,学校对于本土和海外人才在薪酬待遇、资源配置以及职级晋升制度方面的“双重标准”,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引发青年教师不满的根源所在。

战略定位中对优势人才的偏好

对于专业领域内顶尖、高水平人才的重视与吸纳,体现了S大学在国际化以及全面发展进程中的远见卓识和明确的战略定位,其积极意义在于从整体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例如,学校从2004年起明文规定进入教师队伍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从2008年起将博士学位要求提高到国外著名大学水准[19]。而在具体遴选目标上,学校也特别强调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世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的教师”的重点引入[20]。客观上,这种对于优势人才的偏好对于S大学实践“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无裨益。然而,当前最大的争议主要源自在校青年教师(尤其是本土培养的青年教师)对于大量海归高层次人才涌入而造成的、对于自身各种资源倾轧的担忧甚至不满。而学校因特定人才偏好而投射于具体制度建设方面的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在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空间,阻碍其积累更多优质的、有助于国际化参与的学术资本。具体而言,学校对于本土和海外人才在薪酬待遇、资源配置以及职级晋升制度方面的“双重标准”,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引发青年教师不满的根源所在。

在薪酬待遇方面,针对海外招聘教师的年薪制(通常是每三年一个薪酬合同期)是目前国内许多顶尖高校采纳的一项新举措。在海外招聘教师的年薪制与其他教师非年薪制(通常为传统的月薪制)并存的情况下,往往就形成了教师薪酬体制的“双轨制(double-track system)”。这种双轨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薪酬压缩(salary compression),造成海归与本土教师、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薪资差距拉大[21],导致那些依旧被冠以“老人老办法”的教师产生某种“不公平”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类似的情况也发现于本案例中。如编号F07的青年教师指出,“作为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老师,我认为学校现在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给海外回来的教师,这个有点不合理……本土老师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待遇上说实话是差别有点大,所以本土老师中其实很多人是有一些情绪的”(F07)。

在资源配置方面,随着海外高层次回国人才供应量的增加,当前许多专业院系已开始直接引进副教授级别、或能满足本校“长聘轨”体系资历要求的专业人才(F02、F03、F19、F23)。这些新教师通常被给予更多令已在校青年教师羡慕的宝贵资源,包括“直接进来就是博导”(F12),以及拥有更加充裕甚至可能是普通教师倍数的配套启动经费(F20)。这种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差距同样引发已在校教师的“不合理”评价。如编号F12的青年教师认为,多数新进海归教师与在校教师的学术能力或潜力实际相差不大,学校将过多资源提供给他们有失公允。事实上,学校将资源过度倾斜于海归新进教师的做法,对于这些海归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部分受访青年教师指出,学校对于海归高层次人才的“高投资高预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短期效应,“看中的是他能发多少好文章”,但对于一个青年人才的学术成长可能是一种“捧杀”,剥夺了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循序发展的机会,“本来应该是给他一个很好的阶梯,让他慢慢‘爬’,现在相当于就直接给他一个悬崖,让他爬上去,是不是就更容易掉下去”(F20)?特别是学校对拥有人才头衔的高水平教师给予过多政策和资源倾斜,更可能导致新进教师与已在校教师之间产生某种紧张关系(F05),如在无形中使得海归新进教师成为已在校教师的对立面,并被后者赋予更多“理所当然要有高产出”的预期(F07)。(www.xing528.com)

在职级评聘方面,当前S大学采用本土和海外教师不同标准的“双轨制”考评标准,意味着本土教师通常需要经历更为复杂和严苛的评审程序,比如“需要学校教授会议绝大比例的人投票同意”(F01),才有可能争取到相对数量更小的晋升名额,同样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引发较大争议。对此制度持肯定观点的教师认为,为海归教师提供便捷的晋升通道是学校构建“人才金字塔”的必然选择,是“惜才、爱才”的明智之举,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学术成长具有“托举作用”(F03)。然而,对此制度持质疑甚至否定观点的青年教师则认为,这种做法对于本土培养的、同样优秀的青年而言实在有失公允,因为“要在教授会议上满足各个学科教授的评审,难度是很大的。有很多人不是你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他们完全靠你当时的各种表现,以及个人成绩来做判断”(F01),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本土学者在S大学获得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也有青年教师表达了类似的“愤懑”和感慨,认为学校的晋升政策缺乏灵活性,对于具有特殊学术贡献的本土青年教师毫无激励可言。一名工科领域青年教师甚至认为本土教师从学校内部晋升之难远胜于离职后重新应聘可能获得的机会(F04)。

尽管上述持不同观点的青年教师各执一词,但其探讨的核心诉求却基本一致,就是如何免于不够客观公正的外行评价,获得理想的职级晋升机会。如一位青年教师所说,“如果学校引进一个高级人才,却不给他一些特殊照顾,就把他扔在一边,还是按照国内的这些老体制来考评,让国内的一些外行来评,那他在这个队伍当中,肯定很快就被淹没掉”(F03)。对于大多数已在职的青年教师——无论是海归人才还是本土教师,无论是主张双轨制的(F03)还是呼吁让两类教师同台竞技的(F01、F04),他们共同的焦点是,在面对不断涌入的新人时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