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泰贸易分公司全国覆盖,实现订单式管理

宏泰贸易分公司全国覆盖,实现订单式管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泰贸易分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范定价管理和结算方式,以先付款后发货为主,实现订单式管理。为降低采购成本,保证材料质量,营销部门完善供方准入、急零、询比、招标、储备、定额等管理制度,内部供应管理从分级计划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集中仓储、统一配送模式。

宏泰贸易分公司全国覆盖,实现订单式管理

一、营销机构

分管产品销售和材料、设备供应的机构曾几经变更。1966年,成立供销处。1984年,分别设立销售处、供应处。2003年5月,撤销销售公司、炉料公司、设备公司、材料供应处、进出口公司,组建宏泰国际贸易公司,2005年11月更名为宏泰贸易分公司。2003年5月,宏泰国际贸易公司成立前,各二级厂矿均设有相应的产品销售和材料供应科室。宏泰贸易分公司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交易中心,负责酒钢大宗原燃料、各类材料、设备、备件的国内外采购、供应和销售及积压报废物资的处理,辖综合管理、交易、产品销售、运输、炉料、设备采购等6个部门,在西安、西宁兰州、成都、太原、郑州、乌鲁木齐、库尔勒、奎屯、无锡佛山等地设有驻外销售机构,在宁夏银川市、江苏连云港市、甘肃榆中县、山西翼城等地设立4个办事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德鑫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蒙古国设有丰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设有上海华昌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宏泰贸易分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产品销售

1985年前,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调拨。1988年,高速线材投产后,产品销售进入市场化运作,但也出现“三角债”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购与营销才真正关联起来,出现“零库存”代储形式。1995—1999年,实施“158工程”(一个物资集团、五大销售区域、八个驻外销售公司)。2000—2002年,按照安全、规范、高效的营销方针,采取赊欠款销售、闭口合同、控制低价位地区发货量等销售方式。2003—2010年,坚持“双稳双开”(稳定市场、稳定用户,开拓市场、开拓品种)原则,进一步完善代理销售制,推行“无风险有责任”代理销售和竞价销售模式,逐步形成以产运销一体化的销售管理制度,适应不同阶段市场变化。规范定价管理和结算方式,以先付款后发货为主,实现订单式管理。2010年,合同兑现率超过95%,产销率达100%,实现销售总量827.32万吨。其中,碳钢热轧产品737.31万吨,碳钢冷轧产品75.73万吨,化工产品14.64万吨。

1990年8月,酒钢生产的4000吨直径6.5毫米高速线材首次出口日本,进入国际市场。2003年后,先后与德国康梯司塔、蒂森克虏伯,美国EMPIRESTEEL&METALS,印度VIKASPROJETSPVT,韩国POSCO、HANASTEEL、LG,菲律宾CATHAYPACIFIC,香港成倡、JIBSON等300多家公司建立业务联络,将酒钢生产的线材、板材、热轧卷板等产品推销到香港及国际市场。2003年,出口钢材9.8万吨,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2004年,出口钢材26.1万吨,出口创汇1.05亿美元。2005年,出口钢材36.9万吨,出口创汇1.5亿美元。2006年后,酒钢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尼日利亚等国家和东南亚,形成比较稳定的供销渠道。2010年,出口钢材39974.74吨。其中,碳钢热轧产品30960.72吨,碳钢冷轧产品1439.81吨,不锈钢热轧产品7170.63吨,不锈钢冷轧产品403.58吨,创汇3895万美元。出口创汇额居甘肃省首位,在全国钢铁冶金行业排名第11位。(www.xing528.com)

三、采购

1985年前,生产所用大宗原燃料采购由国家统一调拨,定点采购;铁矿石和石灰石主要来自自备矿山,有少量外购。燃料供应来自与酒钢配套建设煤炭基地焦炭来自宁夏石嘴山地区石炭井矿务局(现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洗煤厂,动力煤来自哈密矿务局(现为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道岭煤矿区,无烟煤来自宁夏贺兰山煤田,都纳入国家或地方调配计划。1985年,炼钢投产后,大宗原燃料采购发生重大变化,铁合金和溶剂类原料采购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开始从国外采购矿石。1991年6月,首次进口印度阿果3万吨铁矿粉。此后,每年从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进口矿石。1991年,在做好耐火材料采购供应的同时,成立耐火材料公司,加大自主开发力度,开发出耐材产品镁碳砖、绝热板、黏土砖、散装打结料等系列产品,耐材产品自给率达48%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1995年后,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炉料耐材需求量大幅提升,对炉料耐材供应管理机制做了相应调整。2000年1月炉料公司成立,2003年5月将炉料公司划归宏泰贸易公司炉料供应部。2006年后,推广使用具有高度集成功能的ERP管理软件,大宗原燃料采购供应从商务洽谈、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到装卸车、化检验、仓储、消耗、财务结算等环节,实现网络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2005年,支出炉料采购资金103亿元,外购炉料1467万吨,其中铁矿705万吨、燃料632万吨、金属料及合金81万吨、非金属矿石48万吨。同时,完善不锈钢炉料市场资源调研及信息收集、行情分析等管理制度,建立与高碳铬铁产出地南非、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津巴布韦、印度等国的原料资源供应关系。2005年5月,与法国ERAMET公司签订600吨镍铁采购合同,降低采购支出和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2010年,外购炉料1319万吨,支出采购资金128亿元。

1983年前,生产建设所需26大类2800多个品种材料由冶金部西北办事处平衡供给。1986年后,逐步实现市场调节,国控材料以国家调拨为主,地方材料以企业自主采购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国控材料只剩军工品(炸药)、燃油、工业盐等少数特殊品种,其余全部按市场规则自行采购。为降低采购成本,保证材料质量,营销部门完善供方准入、急零、询比、招标、储备、定额等管理制度,内部供应管理从分级计划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集中仓储、统一配送模式。1991年,初步实现由传统的使用单位领料制向材料供应站送料制转变。2000年后,实行采购与仓储、结算分离,会议竞标、网络公开招投标制,保证材料采购供的安全性,可靠性。2010年,支出材料采购资金10亿元。

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需要的设备由冶金部统一报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机械工业部召开全国设备订货会议,按计划分配签订订货合同。除订货会分配提供部分外,其余部分由机修厂、电修厂自行加工生产。1979年后,国家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派人外出订货,通过集中催货、定点催货、分片催货和监督催货,保障工程建设所需设备按期到货。20世纪80年代后期,分别在设备制造相对集中的兰州、西安、沈阳设立三个办事处,派专人负责催货,提高设备交货的及时性。20世纪90年代初,冶金设备及备件供需双方有了自主销售、自主采购、自主定价权力,设备采购部门摆脱《设备定价手册》限制的采购范围,走出国门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装备。1995年后,规范设备采购管理流程,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标、评标采购体制,有效堵塞采购中容易产生的贪腐漏洞。2003年,在转炉大型化改造工程中,首次引进专业设备招标采购,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设备制造合同的专业管理,改变传统招标采购和设备监制模式。至2004年,建立稳定的供方准入、评价体系和覆盖国内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和国外欧洲、东亚、北美的供应商体系,与800余家合格供方建立合作关系,年支出备件采购金额折合人民币约6亿元,工程设备采购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形成制度化供方管理模式。2006年,ERP上线运行后,生产、建设单位设备、备件需求信息直接在ERP系统反映出来,采购过程、结果全部反映到ERP系统中。2010年,酒钢本部和榆钢累计支出设备采购资金53688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