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察冀军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军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张家口地区人民先后创立了平北、平西、蔚县和察南、察北抗日根据地,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四纵队番号撤销,成立冀热察区党委。1941年1月至5月,日伪军对龙延怀抗日根据地连续进行5次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地大面积遭到破坏。

晋察冀军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下花园的辛庄子、定方水、段家堡俗称“北三乡”。“北三乡”原属宣化县所辖,抗日战争时期为龙延怀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为第八区,1942年后划归第五区。

1937年8月底,日军侵占张家口大片地区后,随即在各县成立伪县公署和伪大乡、村甲排政权。各县还设有伪警察队,成为日军用来统治其占领区的工具。沦陷后的张家口土地上,大好河山笼罩于腥风血雨之中,全区人民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在日军的统治下,汉奸、特务和亲日分子活动猖獗,下花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尤其是在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三光政策”,制造了许多无人区,骇人听闻的惨案不断发生。

中华民族素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日军进攻气焰十分嚣张,面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出兵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平型关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日声威。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区由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在抗日战争中领导华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张家口地区人民先后创立了平北、平西、蔚县和察南、察北抗日根据地,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同日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8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注意力从正面战场转向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形势,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陕北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决定大力开展冀热察区的游击战争。

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四纵队番号撤销,成立冀热察区党委。书记马辉之,挺进军军政委员会书记兼司令员萧克,领导平西、平北、冀东、冀热察边区的游击战争。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决定,冀热察游击战争采取巩固的向前发展的方针,冀热察区党委、挺进军军政委员会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确定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体的战略任务。

平北地区是指当时的北平市(今北京市)以北,平(北平)承(承德铁路以西,平(北平)张(张家口)铁路以北,长城内外的地区。它包括伪满洲国所属热河省的丰宁滦平;伪华北自治政府所属的河北省昌平、怀柔密云顺义;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所属的宣化省的崇礼、宣化、龙关、赤城怀来、延庆、康保、宝源、张北等县的广大农村。这个地区地处北平、张家口、承德三角地域,西北至东南约200公里,东北至西南约125公里,面积为2500平方公里。

1940年元旦刚过,冀热察区党委从挺进军第九团抽出第八连,加上30多人的平北游击队共100多人,组成游击大队。钟辉琨任队长,刘汉才任政委。游击大队从平西出发,开进平北,进入昌平县的铁炉子、沙塘沟、影儿沟、慈如川、劈破石、董家沟、黑长沟等村,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5日到达劈破石,成立了昌(平)延(庆)联合县政府。从此,平北工委以此为依托,进行平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1941年初,平北地区已经有了昌平北一块,赤城白河川一块,赤城红河川及延庆、怀来北一块,白河下游的丰滦密地区一块,赤城西北部至崇礼、龙关间一块等几个小块根据地。在以海陀山为中心约100公里半径的区域内,相继建立了昌延联合县、龙赤联合县、龙延怀联合县、丰滦密联合县和龙崇赤联合县。这些小块的根据地由小到大,从点到面,继而连成一片,成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或游击根据地。以此为基础,平北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将冀东、平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得以实现。

1940年6月,冀热察区党委派高平、蔡平率工作团30余人,到大海陀山西侧开辟抗日根据地工作,成立了中共龙(关)延(庆)怀(来)工委和县政府。8月,在工委基础上,成立了中共龙延怀联合县委。县辖原龙关、延庆、怀来、宣化的部分地区,以大海陀为中心,东起妫水,西近宣化,南至洋河,北到砖楼金家庄。全县共分8个区,宣化县(后划属下花园)的烧坡里、段家堡、李家梁、石胡里、黄家楼、牛心山、刘家庄、常家庄、车道沟、唐家庄等村划为八区。

为了推动抗日工作向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中心张家口及宣化方向发展,平北地委决定组建龙(关)崇(礼)宣(化)抗日联合县。1943年5月,平北地委以龙崇赤联合县五区、七区和龙延怀联合县的八区为基础,开辟龙崇宣抗日根据地。龙崇宣地区位于龙关、崇礼、宣化三县交界,东西长90余华里。这里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地形险要。它西临伪蒙疆首府张家口,西南是宣化城、龙烟铁矿和下花园交通要塞以及榆林飞机场,东边是庞家堡铁矿、龙关城和宣庞铁路要道,北面是崇礼县和张北县城。1944年2月,龙崇宣抗日联合县委、县政府正式成立,联合县共辖7个区,宣化县境内(后划属下花园)的辛庄子一带、常家庄一带被划为五六联合区,其他各区在龙关、崇礼县境内。

1941年至1943年,抗日斗争异常残酷。日军为实现其“以战养战”之目的,一方面千方百计强化其反动统治,另一方面则疯狂地向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扫荡”。1941年1月至5月,日伪军对龙延怀抗日根据地连续进行5次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地大面积遭到破坏。1941年8月1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日伪军7万余兵力,由新任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统一指挥,分12路,在飞机的配合下,采取“分区扫荡”“逐个歼灭”“铁壁合围”“梳篦清剿”和“马蹄堡垒式”等战法,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平西、平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围歼八路军和摧毁抗日根据地。自8月下旬起,日军集结大批兵力从张家口、宣化、下花园等地出发,向周围各抗日根据地进攻。1942年,日军向蒙疆地区大量增派兵力,以图对龙延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更大、时间更长、花样更多的“大扫荡”。所增派的兵力有日本关东军、关东守备队、满洲警察队、满洲第五旅和第八旅、华北派遣军、治安军、地主警卫队共8个兵种,开始了时间长达8个月的“大扫荡”。日军在龙延怀县增修碉堡8个,达到每隔一二十公里就有一个日伪军据点。日军还到处修筑封锁沟、封锁墙,企图达到包围、封锁以至彻底摧毁龙延怀根据地之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日军将7、8、9三个月定为所谓“肃清作战”时期。1942年7月,日军、伪军、满洲军、治安军等共l万多人,其中一部分由沙城、长安岭一线向北推进,直逼宣化、下花园境内的五区、八区。(www.xing528.com)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军为了把华北变为“大东亚战争兵站基地”,又推行了所谓“强化治安运动”,把张家口地区划分为三种地区:“治安区”,即敌占区;“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抗日根据地。在敌占区,敌人以“清乡”为主,强化其保甲制度,实行连坐法,用圈村方法实行大编乡,建立伪组织,搞欺骗宣传,肃清抗日力量,加强对人民的搜刮与镇压。在游击区,日军以“蚕食”为主,恐怖政策和怀柔政策兼用,修筑封锁沟、封锁墙和碉堡,甚至平毁村庄,制造无人区,以防抗日武装深入。

虽然日伪军不断变化着对付抗日民众的手段,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斗争中逐渐学会了斗争,逐渐掌握了反击日伪军的办法,很快变被动为主动,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为有效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平北地委制定了13项斗争原则:(1)争取主动;(2)保存基本力量;(3)正确执行除奸政策;(4)减少群众损失和不必要的牺牲;(5)鼓动上层并坚定其信心;(6)干部以身作则领导斗争;(7)游击队配合主力作战,坚决做到扰乱敌后;(8)有力领导——坚决做到县(干部)不离县、区(干部)不离区、村(干部)不离村;(9)精干隐蔽;(10)坚壁清野;(11)完成动员工作及粮、鞋等物资准备;(12)严密通讯联络;(13)反“扫荡”时也要尽可能进行日常工作。依据地委的13项斗争原则,龙延怀县提出具体要求:(1)县、区、村干部做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村不离村,与敌人转山头,坚持斗争;(2)做好充分准备,实行坚壁清野,绝不让敌人找到粮食、物资,使其无粮,“扫荡”难以持久;(3)加强岗哨,发现敌来提前隐蔽,保护群众,也保护自己;(4)县区游击队主动袭击敌人,开展地雷战麻雀战和外围作战;(5)县、区二级干部结合在一起,组织领导群众进行斗争,并利用间隙抓紧生产和工作;(6)做好上层人物的思想工作,坚定他们的信心,使其了解抗战必胜的道理;(7)敌人一走立即带领群众回村生产和工作;(8)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资敌方面采取宽容政策,不能把资敌人员视为汉奸处理,否则人、财、物会造成更大损失。

在军事上,中共平北地委和军分区制定了一整套针锋相对斗争策略,即:(1)转移外线,跳出包围,在运动中瞅准敌人之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将其吃掉;(2)采取灵活机动的军事行动,忽东忽西,即打即离,迷惑敌人,使其摸不着我之行踪;(3)蒙骗敌人,虚虚实实,造成敌人错觉,进行游击;(4)有时暴露行动,引敌追踪,在此地寻找进机,又在彼地集中力量,出奇制胜;(5)引敌进攻,发挥优势,近战、夜战等。

依据平北地委制定的斗争原则和龙延怀联合县的要求,各区展开了积极的反“扫荡”斗争。八区在区委书记张文远带领下,以伏击战、破袭战、奇袭战等战术开展对敌斗争,给予日军以有力打击。1942年8月,红石山游击队用地雷阵消灭了“扫荡”之日伪军,并炸死了田中小队长。民兵破坏交通、割电线、锯电杆,4次割断宣化至庞家堡的电话线,迫使日伪军多次中断通讯联络。红石山游击队活动在下花园、庞家堡一带,多次袭击了下花园、庞家堡的日伪据点。由于日伪军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加上宪兵队、警察队、清乡队及特务不分昼夜地捕捉抗日分子,斗争形势日趋险恶。8月的一天,区干部在碾子沟开会,“扫荡”日伪军逼近村庄,撤退时日伪军紧追不放,区长马玉贵身负重伤,由马光明送往赤城大海陀治疗。八区领导干部只剩区委书记张文远一人负责全区工作,区干部也仅剩4人。长达8个月的“扫荡”及封锁,五区、八区被分割,游击区陷入困境。为配合新区开展工作,平北军分区除奸科长木林活动在京绥铁路沿线,于1943 年11月25日同王增峰带领祁家庄民兵18人,夜袭辛庄子火车站,击毙日军站长肖龟,活捉副站长及日伪军十几人,极大地鼓舞了五区、八区人民抗日斗争的热情。

1944年秋,由日伪镇长、汉奸陈世林带领1500多日伪军,兵分三路,开进平北游击区的常家庄、大坝口、徐家窑、段家堡一带。日伪军每到一村见人就抓,见东西就抢,疯狂进行“清剿”。常家庄被抓走13人,其中村粮秣委员张玉,游击队员张录、赵迁宽等四人被活活折磨死在狱中。在大坝口一带大搜捕中又抓走70多人,关进日军监狱。是年冬,宣化日军司令部集中了庞家堡、鸡鸣驿、宣化、赵川一千多日伪军,由稻田中佐亲自指挥,突袭了常家庄。仅1944年日军对常家庄千人以上的“扫荡”就有4次,每次短则一周,长的达半月,加上几十人、几百人的清剿、“扫荡”,总计连续时间达半年以上。

1944年12月,平北地委决定,撤销龙延怀联合县,在平绥铁路以北、龙宣公路以南建立宣怀联合县。将原龙延怀联合县五区、龙崇宣联合县的五六联合区以及怀来的新保安、鸡鸣驿、八宝山一带划归宣怀联合县领导。

1945年1月,为了进一步推动抗日斗争形势的顺利发展,深入平绥铁路沿线,扩大解放区,中共平北地委决定撤销龙延怀联合县,在平绥铁路以北、龙宣公路以南建立中共宣怀联合县委、县政府。全县设五个区,原龙延怀联合县五区、龙崇宣联合县的五六联合区,分别划分为一、四、五区。平北是冀热察的一个战略支点,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平北龙延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犹如一把利刃,刺向了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心脏,日军极为恐慌。他们一面急急忙忙在交通要道主要村镇等地修筑据点,加强防备,企图封锁抗日游击根据地,抑制根据地的扩展;一面调动兵力,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将抗日政权扼杀于摇篮中。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战术上有“分区扫荡”“逐个歼灭”“铁壁合围”“梳篦式扫荡”“捕捉奇袭”“隐蔽集结”“长途奔袭”等等;在时间上,有长有短,少则几天,长则几个月。1940年3月,日军出动兵力分6路进攻龙延怀根据地,对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围困、分割、清剿与扫荡。为配合扫荡,日军搞起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所谓的“总力战”。利用特务、清乡队、搜索班,到处侦察抗日军政人员的踪迹。对根据地军民进行劝降、诱降、逼降,在群众中散布“大东亚战争必胜”的谎言,妄图挫伤根据地群众的抗日积极性,达到所谓“民匪分离”之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