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途径与处理方法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途径与处理方法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统计学角度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有两个途径。人体生物节律对错觉产生概率影响较大。据统计,前苏联图拉市交通局利用生物节律理论安排某运营单位驾驶人的工作,14个月中事故下降42.9%。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途径与处理方法

根据统计学角度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行车遭遇数,二是降低驾驶人产生错觉的概率。

(一)减少行车遭遇数

根据行车遭遇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立道路中心隔离设施,可有效减少会车遭遇;同一行驶方向实施限速、限车型分道行驶,即不同行驶速度走不同车道,不同车型走不同车道,可以解决车辆因行驶速度不同、车型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有效减少超车遭遇;设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设施、规划建设人行道及行人过街设施等,确保不发生机非混行、人机混行等不良交通现象,可有效减少躲避遭遇;路口在不影响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设立多相位的交通管控手段避免冲突点,可减少交错遭遇。

(二)降低驾驶人错觉概率

错觉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了解错觉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可以降低错觉产生概率的。错觉的产生与驾驶人生理状态、心理状况、环境因素都有关系。驾驶人若处在疲劳状态,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疲劳会导致驾驶机能失调、意识水平下降、感觉迟钝等症状,若继续工作下去,感觉进一步钝化、注意力下降、注意范围缩小,这些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疲劳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好像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阀一样。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汽车容易出现观察、判断和动作上的失误,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避免疲劳驾驶可有效降低错觉产生的概率。

饮酒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还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还容易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触觉感受性降低。这些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从而危及行车安全。不饮酒驾车可有效降低错觉产生的概率。(www.xing528.com)

服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品毒品会使驾驶人产生麻醉、催眠或处于兴奋状态,易激动,情绪失控,对事物产生幻觉。不服用上述药品和毒品可有效降低错觉产生的概率。

人体生物节律对错觉产生概率影响较大。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多种生理-生物循环,其中,体力、情绪、智力循环对人的工作能力影响最大。这些节律有高潮期、低潮期及相互转换过渡的临界期。当三个循环都处于高潮期时,体力旺盛、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智力发达、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低潮期恰好相反。特别是在临界期,人体生理变化剧烈、各器官协调机能下降,差错频繁发生。若两个以上生物节律周期都在同一天到达临界期,则影响更加明显。如果能用生物节律理论确定出驾驶人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并据此调整驾驶人的休息和驾车时间,可有效降低错觉产生的概率。据统计,前苏联图拉市交通局利用生物节律理论安排某运营单位驾驶人的工作,14个月中事故下降42.9%。当然,不可能把处于低潮和临界期的驾驶人都安排休息,但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刺激和激发驾驶人的情绪,达到减少错觉的目的。例如,日本电信公司采用插红旗的方法警告生物节律在低潮期或临界期的驾驶人注意,效果较好。莫斯科某出租公司采用临界期不出车,低潮期发红色行驶证提醒驾驶人注意的方法,使事故率下降45%。

驾驶人的心理状况对错觉产生概率影响较大。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和增强人的活力,反应速度快、大脑灵敏度较高、判断准、操作失误少;而在烦恼、气愤和抑郁的状态下,反应迟钝、大脑灵敏度低、判断容易失误、出错多,特别是在过激的状态下对驾驶人的影响更大。

驾驶人在行车中注意力分散,如谈话、吸烟、考虑与驾驶无关的事情等都会使反应时间成倍增加。当遇到突发性的险情时,易出现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发生错觉,以致发生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