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无形资产演变历程及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无形资产演变历程及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背景下,加强及完善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建立健全完备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应回顾一下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演变经历的历史阶段。为了提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水平,高校也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无形资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在制度上、组织上逐步初具雏形。

我国高校无形资产演变历程及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对于许多组织来说,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以无形资产为核心要素的综合实力竞争。我国高校拥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教研资源,是无形资产创造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来愈多地表现为无形资产存量及增量的竞争。然而,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这导致我国高校的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淡薄、无形资产管理不到位、无形资产流失以及利用率低等问题。此背景下,加强及完善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建立健全完备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应回顾一下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演变经历的历史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高校的办学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资产管理体系,高校资产按照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高校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高校资产的使用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投资建设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资金也实行统收统支、无偿使用。高校基本上是躺在国家怀里“吃现成饭”,“等米下锅”。这一时期,比较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无形资产的管理处于从属地位。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高教领域主要采取偏重数量的实物管理方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只是附带其中。高校中,与有形资产管理相比,以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为载体人力资本管理并没有被放到非常显著的位置。而且,对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评价与激励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对单位的依赖明显,相对固化,具有“单位人”[1]特征,缺乏流动性;二是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大锅饭现象”比较突出,干好干坏差距不大;三是存在“铁职称”、“铁岗位”现象,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存在着能上不能下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法律的时间较晚,如1982年才颁布《商标法》、1984年才颁布《专利法》、1990年才颁布《著作权法》。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高校专业技术类无形资产、创作作品类无形资产、标识类无形资产等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缺乏良好的社会背景和有力的法律支持。

这一时期,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囿于高校数量化的实物化的资产管理体制之中,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

二、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席卷之下,高校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推动着高等教育领域及其资产管理方式的变革。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市场在经济调控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社会的管理方式也经历了从重数量、重实物向重价值、重无形方向的演化,高校开始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招规模逐步恢复并稳步扩大,高校教研人员及管理团队得到充实,学生规模稳步增长,这无疑壮大了高校人力资本类无形资产。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之间人员流动频繁。一批有志创业及到企业发展的教师,选择离开高校,这有利于高校吐故纳新,调整人员结构。高校人力资本类无形资产在动态调整中得到优化

这一时期内,《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继颁布,这唤醒了高校对无形资产的关注。高校财务部门监管无形资产形成过程中的经费投入,高校科研部门管控无形资产的最终形式,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无形资产的开发。为了提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水平,高校也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无形资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在制度上、组织上逐步初具雏形。

由于高校对办学取得的收益获得了一定自主权、支配权和处置权,这使得高校办学机制更灵活,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了极大发挥。高校开始利用教师资源与社会联合办学,各类培训规模迅速扩大。另外,高校科研人员还承接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研究项目,高校无形资产发挥出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三、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尤其是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颁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得以明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诸多无形资产的价值被深入挖掘。1997年十五大召开以后,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学资金来源也逐步多元化,一批民办高校逐步发展起来。

随着思想的解放,面对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短缺、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政府也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投入主体逐步多元化,但国家经费投入仍占绝对主体地位。为了加强高校资产的管理,1997年国家颁发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这项制度明确提出了“资产”的概念,对于全面反映高等学校的各项资产,其中包括无形资产,要加强管理,防止流失。该项制度明确规定,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是合理配置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无形资产概念的提出及运营,将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都纳入高校资产管理的范围,全面反映了高校占有或使用的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各种有用资源。

同时期,由于占经济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高校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待遇的稳步提高,高校教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向企业流动的意愿降低,高校人力资本相对凝滞。高校对教职工的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逐步拉开了差距,但并不明显,仍有平均主义的倾向。

与此同时,国家准许高校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于是许多高校利用非经营性资产兴办校办企业。高校兴办的校办企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依赖有形资产到依赖无形资产的过程。高校起始创办的校办企业,是由一些小型的小卖部、印刷厂和招待所等慢慢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科技型企业逐步创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校科技型企业比重逐步上升,其他类型企业比重逐步下降。这些科技型校办企业中很多都是利用高校人力资本类无形资产、专业技术类无形资产、标识类无形资产及声誉类无形资产等创立的。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许多高校校办科技型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股权结构逐步多元化、治理结构渐渐优化、内部管理也趋于规范,其中一部分成为优秀的上市公司。

四、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方式

21世纪以来,在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顺应我国高校招生数量蓬勃发展的需要,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个时期,许多高校以银行作为后盾,利用贷款购买了土地、修缮了校舍、补充了大批仪器设备,突破了政府财政投资经费不足的瓶颈。银行贷款的利用,改善了高校办学的硬件与软件,助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时,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风险,对高校申请贷款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因此,资产管理者逐渐开始注重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年度1号文正式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2006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资产投入、资产处置、资产统计、资产清查、资产评估、资产使用的监督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是国有资产监管的主体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综合监管。这项制度的出台预示着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将通过强化财务控制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全面地整合。顺应政策要求,2006年底至2007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国有高校资产清查,发现校内非经营性资产闲置情况严重,同时存在经营性资产产权混乱,国有资产私有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都给国有高校的资产带来较大损失。

这一时期,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为将师资比调整到合理范围,高校大量引进高层次教研人员,教师队伍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巨大推力下,高校国际化程度呈现跨越式发展,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充实到高校教研队伍中,高校人力资本水平快速升级。然而,高校人力资本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一是公立高校教职工社会保障尚未完全社会化,而企业员工社会保障一般都已经社会化了,公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社会保障仍存在壁垒,这使得公立高校教职工向企业流动仍存在障碍;二是公立高校仍存在行政级别,行政化色彩非常浓厚,这导致教研人员目标多元;三是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仍有较大改进的空间。

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标识类无形资产、声誉类无形资产等的价值,开始对校名进行开发,出现了“名校办民校”的现象,一批打着名校分校的独立院校快速发展起来。这些独立学院利用知名高校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获取学生及社会的认同,以此实现招生计划。知名高校也从校名使用授权中获取一定的收益,补充办学经费。

此阶段,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高校产权主体从单一的事业单位法人衍生为高校法人、校办企业法人独立核算的实体法人等多个法人。由于产权模糊,经济往来关系复杂,同时,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缺失、体制不顺、统筹规划缺乏及信息沟通不畅等因素,以至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对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理论研究滞后的反映,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