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赤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从执行十五到制订十二五计划

赤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从执行十五到制订十二五计划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世纪,抢抓新机遇,市委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十五”和“十一五”的辉煌成就。“十一五”计划的完成。“十一五”期末,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十二五”时期是赤壁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赤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从执行十五到制订十二五计划

进入新世纪,抢抓新机遇,市委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十五”和“十一五”的辉煌成就。

“十五”计划的执行。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2.05亿元,年均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6亿元,年均增长7.7%;第二产业30.77亿元,年均增长14.8%;第三产业19.72亿元,年均增长19.9%。实现工业总产值101.57亿元,超计划1.57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47.29亿元;农业总产值18.70亿元,超计划10.7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6.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0亿元,超计划2.2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8.89亿元;财政收入3.63亿元,超计划0.23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2.6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42元,超计划342元,比“九五”期末增加1049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9503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265元。为保证计划的完成,市委主要抓了3条:1.突出重点产业抓发展。全市以舞活工业经济龙头为重点,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促进全市从工业小市向工业强市转变。以开发“三乡四业”(“三乡”即楠竹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四业”即茶叶、猕猴桃、苎麻、楠竹四大产业)的优势资源为重点,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促进农业经济由资源约束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一线二区”(咸宁温泉——赤壁陆水——“三国赤壁”旅游线、陆水旅游风景区、“三国赤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由“一、二”产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主导型转变。以“一堤四网”(长江干堤、公路网、城乡电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城市推进”战略,促进城乡经济联系从城乡分离型向城乡一体化转变。2.突出产业政策抓调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认真清理“五小”(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小造纸、小火电)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制止重复建设,防止投资过快增长。“九五”“十五”期间,先后关停了市化肥厂、市交通水泥厂,赵李桥、凤凰山、官塘驿等镇办小水泥厂,荆泉、新店等镇办小造纸厂,官塘驿镇办、村办小煤窑。2006年—2010年调控见成效,全市电力建材纺织服装、造纸、机电、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特色凸显,交通、通信及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3.突出重点项目抓建设。1986—2005年,全市共竣工、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蒲圻电厂37.7亿元),5000万元至亿元项目12个,1000万—5000万元项目18个。30个重点项目中,2005年竣工投产19个,具有代表性的赤壁商城、人民广场、体育馆、陆水二桥、赤壁火车站、国家储备粮赤壁直属库、蒲圻电厂、中南水泥有限公司、赤壁晨鸣纸业有限公司、湖北银轮蒲起机械有限公司等10大工程竣工后,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五”计划的完成。2010年,赤壁市围绕“科技发展新赤壁”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建立科学发展新赤壁的体制机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期末,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9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6.6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51亿元,增长17.7%。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2.25万吨,比上年减产0.36万吨,减少1.6%;棉花总产量1295吨,减产30吨,减少2.3%;油料产量22539万,增产45吨,增长0.2%;水果产量12690吨,比上年增长5.3%。全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6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生猪出栏27.35万头,比上年增长6.5%;家禽出笼264.62万只,比上年增长12.7%。生猪存栏23.45万头,比上年增长8.6%。水产品产量达到7.2万吨,被湖北省确定为水产大县。2010年,全市农业经济作物产值达到131601万元,占种植业产值的69.9%,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3.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1.0%;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21.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46亿元,增长19.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2.05亿元,减少3.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45.8%。4.商业经济高速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增长31.5%。分城乡镇看,城市实现零售额42.1亿元,增长32.7%;农村实现零售额5.6亿元,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39亿元,减少15.8%;零售业42.3亿元,增长36.9%;住宿和餐饮业1.09亿元,减少2.7%。5.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0年,全市完成全地域财政总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36亿元,增长20.7%,其中,税收收入3.36亿元,增长24.0%。据城镇50户农村百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0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7044元,增长15.1%。(www.xing528.com)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十二五”时期是赤壁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赤壁市委关于制定赤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科学发展新赤壁为目标,以增后劲、调结构、促统筹、惠民生、强队伍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努力在经济发展上有新举措,在体制机制上有新创造,在转变作风上有新成效,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气象,实现发展质量有大的提升、发展效益有大的提高、发展规模有大的突破、发展速度有大的加快。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44321”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城镇化人口达到40万人,财政总收入达到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少于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少于1万元,把赤壁建设在发展基础坚实、产业结构优化、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特色彰显、人民福祉提升的中等规模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