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前证券交易琐忆:华北证券交易所工作回忆

解放前证券交易琐忆:华北证券交易所工作回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忠荃1945至1946年冬春之际,我曾在华北证券交易所第99号经纪人瑞隆行工作。当时各证券行都在六国饭店内租用房间,作为现场工作点,装有几部电话,直接与本行通话,随时报告市场行情,藉以与客户沟通。有些客户也直接来到交易现场,亲自观察动态。

解放前证券交易琐忆:华北证券交易所工作回忆

冯忠荃

1945至1946年冬春之际,我曾在华北证券交易所(地点在原法租界的六国饭店内)第99号经纪人瑞隆行工作。当时的经理是郑慈荫(原太古洋行买办)。我的具体工作是经纪人助理,直接下场买卖股票。当时各证券行都在六国饭店内租用房间,作为现场工作点,装有几部电话,直接与本行通话,随时报告市场行情,藉以与客户沟通。有些客户也直接来到交易现场,亲自观察动态(正式交易现场在六国饭店大厅,周围有木栅栏,客户只能站在栅栏外边)。

那时,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开盘,各经纪人和助理都带着袖章下场。交易方式很简单,只要价格吻合,双方经纪人互相击一下掌即算成交,彼此在场帐上盖章认可,作为根据。市场行情稳定时秩序倒也井然,而一旦升降幅度较大时现场顿时之间就非常紧张。买方经纪人伸出手向里频频摇动,同时大声高呼买价,表示急于买进;卖方经纪人则伸手向外频频摇动,表示急于卖出。这时行情变动很快,一时如不能及时买进、卖出,价格就会有所差别。当然客户委托时,也会给予一定的上下限价幅度,如不能按原要求买进卖出时,一要影响证券行的信誉,同时也会使客户遭损。兵贵神速,所以选用的助理经纪人一般都是由年富力强、头脑清楚、机警灵活的人员担任。

我当时约二十四五岁,初次下场时眼花了乱,与对手也不熟悉,曾经出过笑话。记得有一天滦矿股票行情变化快,一个客户是南皮人,说话口音“买”、“卖”不分,他说买几个““滦矿”(股票),我听成卖几个,我立即接受委托,转身杀进战场。看好对手有摇手报价的,不容分说立即和他拍手成交,等我回来与客户交待时,他非常着急,并连说他是买,不是卖。这时我急转身再次冲进场内,按原股数的2倍买了回来,半数抵补卖出数量外,多出的股数留给客户不误。幸亏当时价格差得不多,没受什么损失。但多买多卖的交易所佣金,只能认倒霉落到我自己的头上了。至于应交证券行的佣金,经过经理认可作为业务失误由行负担。后来为了避免失误,我们共同想出一个办法即改用英文SELLING、BUYING作为卖出与买入的术语。我从事这项工作约100天左右就跑掉了两次鞋后掌,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我曾在交易所现场冷静观察,当价格突涨或骤降时,围栏外各行号顾客的表情也跟着变化,一般买低卖高或卖高买低时便可盈利;如果适得其反,低价买进后价格暴跌,高价卖出后价格暴涨,就要亏损,那时有的客户面色惨白,说话都不自在了。据说也有跳海河自杀的。

当时交易所规定上午成交的,在下午必须交割;下午成交的,在次日上午必须交割。故投机者流一无实货二无足够的资金,只能当天买卖数量相抵,亏损时只能认输,没有缓期的余地,而一般证券行也都不做这方面的担保。(www.xing528.com)

行情涨落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政局、战局、通货膨涨程度、市场物价、货款利率以及外汇牌价、黄金价格棉纱、粮食、油料价格等等,都会波及,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大户操纵兴风作浪,涨跌无序行情紊乱,造成大鱼吃小鱼,零星小户倒霉吃亏,大户相互倾轧。社会游资宛如猛兽洪水,一会儿冲入黄金市场,一会儿冲入棉纱市场,一会儿又转向囤积居奇,东冲西撞,扰乱经济市场,危害很大。

我在瑞隆行工作也就三个月左右时间就退出了,听说不久华北征券交易所也停闭了。其后又形成了一个交易中心,在大沽路众诚行内开盘,不久也停止了。听说经理许炳南因亏累逃之夭夭了。

在此之前的时候,大约是1942年春天,我还一度是瑞隆洋行的挂名职工,大约有二三个月的时间。(因为当时燕京大学日本人接收,我失学了,作为无业青年,为了避免街道保甲的干扰通过父辈的关系寄名于该公司名下,每天也去上班。)这个行头原是英商,后由广东同乡世交邝某及郑慈荫接办,凡是专做国外股票生意的客户,大多是当时的知名人士和阔老们,实质是为了求得他们的财产有所保障,向国外投资实货交易。他们根据信息(当时主要有“路透社”电讯等,当天能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分析研究,对工业交通石油、飞机、汽车等不同产业的股价进行比较,还根据当时战争情况国际政局决定取舍。当时天津仅有一二家经营国外证券交易,用电报直接与纽约市场相关的经纪人挂钩进行买卖。

1946年冬我进中国银行搞外汇工作,1952年冬因我的专业是工程,就调我进建工局归队直到退休。回忆我参加证券行的经历,我认为交易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吸收社会游资、筹积建设资金的一种方式。当前,由于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引此还需借鉴当今国际上以及历史上的宝贵经验,使我们的证券交易更趋完善。我这篇短文只是粗浅地介绍了当时的一些见闻,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