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关键要素分析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关键要素分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力量。教师与高职院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因此,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责任内容、权力范围、反馈机制、个人发展等都应有相关政策规定与制度支持,使教师参与治理的责、权、利明晰化。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关键要素分析

(一)合理定位和确定角色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中,政府和高职院校领导层的主要定位和角色作用是指挥和控制;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多元化,强调各主体的贡献与协作。尽管组织必须有核心力量,政府与高职院校领导层在协同治理中仍然发挥核心作用,但其角色从主要管理者调整为主要引导者。其职能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调配、财政资源分配、目标的统筹规划、规则的制定、信息的制作、合作及共识的促进等,突出体现对创新思维的包容度。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问题,提高学术权力的地位和话语权,应坚持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应有的价值取向,确立教师的治理主体地位,重塑现代大学理念,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行民主治理和教授治校。教师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力量。教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理念的落实者、教育改革的推进者。高职院校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教师的个人发展,高职院校改革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接受、配合和落实程度的高低。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在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中发挥作用具有深刻的价值,可以使各项决策科学、合理,实现教师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思想共识(www.xing528.com)

陆韵(2018年)研究认为,思想共识即高职院校内部复杂利益相关者的共识,它是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促进有效治理的前提。教师与高职院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高职院校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强劲后盾,高职院校提供的学术条件和学术氛围决定了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硬条件和软条件,高职院校所处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身份地位。无数教师个人发展的合力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领域不能仅在住房、工资待遇、个人发展、考核晋升、教学管理等与教师利益切身相关的领域,学校的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等同样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教师参与的目的动机不应是个人获得相关利益,而应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促进学校发展。思想的共识包括相互信任、共同目标、利益平衡。规则和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适当调整,尽管不同利益群体诉求不同,但资源相互依赖,应在保证治理主体广泛、充分、多元的前提下,不断寻找治理主体之间的平衡点,保障各层次教师共同参与协商、话语权平等、表达真实意愿,从而达成思想共识,实现有效治理。

(三)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

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是高职院校获取公众信任、提高合法性、获取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有效参与可带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管理层需主动放弃独自决策的权力并授权其他协同方对决策施加重大影响,与教职工保持信息共享、开放沟通,使每个利益团体、参与方都为最终目标的达成贡献智慧。教师参与决策过程应该有可持续性的制度保障,明确界定各参与方的职责界限,赋予教师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魏叶美(2018年)研究认为,信息公开、协商民主、意见反馈和参与激励是协同治理的四大机制,它们为教师参与提供了可能性、可行性和动力源泉,是促进教师参与的基本制度逻辑。因此,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责任内容、权力范围、反馈机制、个人发展等都应有相关政策规定与制度支持,使教师参与治理的责、权、利明晰化。政策规定应围绕并依据教师的不同专业领域,灵活安排参与主体,高效发挥教师智力资源作用,激发教师的权责意识和参与兴趣。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除了制度保障外,还须有激励反馈措施,对提供有效建议者应提供额外激励,高职院校需完善奖励机制,关注教师参与决策的行为表现,避免利益分配的延时性和均等化,对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及时给予公正合理的报偿。另外,在财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支持、信息资源支持、时间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