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千年文祸:司马幼之的罪责与改革

三千年文祸:司马幼之的罪责与改革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主司马幼之是因为所上文表华而不实,有违诏命而得祸的。据《北齐书·阳休之传》,司马幼之在北齐为大理卿,国亡后征入长安。这些情况已不得而知。开皇四年“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的诏命和司马幼之的处罪,应是文帝作风在文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李谔上书的目的是提醒文帝进一步改革文风,整饬士习,彻底清除齐梁浮薄风气的影响。文帝非常赞同李谔的意见,把他的上书宣示天下。

三千年文祸:司马幼之的罪责与改革

说起隋代诗文祸,首先值得注意开皇年间治书侍御史李谔的一篇上书。在这篇被题为《请革文华书》的文章里,简单记述了一起特殊的文祸:

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隋书·李谔传》)

事主司马幼之是因为所上文表华而不实,有违诏命而得祸的。据《北齐书·阳休之传》,司马幼之在北齐为大理卿,国亡后征入长安。他所上的是什么文表?文表如何华艳?有司怎样治他的罪?这些情况已不得而知。要之,他可能是隋代因文得祸的第一人。(www.xing528.com)

隋文帝为治,一向崇俭务实。开皇四年(584)“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的诏命和司马幼之的处罪,应是文帝作风在文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李谔上书的目的是提醒文帝进一步改革文风,整饬士习,彻底清除齐梁浮薄风气的影响。他提议:今后若有作浮薄文字沽名钓誉、结党钻营者,交官府查办。文帝非常赞同李谔的意见,把他的上书宣示天下。今人常把李谔上书看作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隋文帝出身勋贵,起家军旅,即位后虽然有兴学征儒诸举,但并不真正崇好儒文,尤其厌恶齐梁浮薄风气。炀帝则正好相反,他喜欢读书,嗜好文学,也确有几分才气。早年为晋王和太子时就招聚了一百多位文人做学士,一时名流如柳巧、诸葛颍、虞世南、王胄等都被他网罗在身边。起初他还有几分虚心,与众学士相处如师友,所作诗赋常让众人评说指点。做了皇帝以后态度大变,藐视所有的文人学者,认为论才学自己也是天下第一,曾对侍臣说:“人们难道认为我是靠父祖登上帝位的吗?即使让我和士大夫比试才学,我也该做天子。”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自然不能容忍有才名的文士。唐太宗指出:“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册府元龟》卷五五四)薛道衡之死就是炀帝“疾学者”的显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